第2章 通判之死(1 / 2)

張恒誌皺了皺眉,第一反應就是。

“他殺?”

“眼下還不確定。”

“哎呀!你先跟我們回去再說吧!”

衙役們也是著急,一個叫薑成的衙役更是急的火上房的脾氣,當即不由分說的扯了張恒誌就跑。

張恒誌被扯的一趔趄,隻來得及回頭衝茶館裏的說書先生喊一句“幫我收拾東西!”,就被拉跑了。

從南街一路奔回西街,遠遠的就看見縣衙門口聚集著不少看熱鬧的百姓。

長治縣素有二十四裏臥牛城的說法,東南西北四座城牆一圍,攏共就那麼大點地方,稱得上有頭臉的人物掐著指頭都數得過來。

李通判更是其中名頭響亮的一個,又突然暴斃在千春樓那種風流地,百姓們自然也是免不了好奇,湊過來看看議論兩句。

隨著張恒誌和衙役們一到,議論聲瞬間戛然而止。

不過張恒誌還是聽到了一耳朵。

大抵都是在說李通判這個人本就不學無術,讀書不怎麼樣,全靠著家裏財帛豐厚才捐了這麼個通判的職位。

還有說他平日作風的,如今突發意外怕也是被酒色掏空身體所致。

張恒誌心知他們說的也都屬實,便也沒說什麼。

隻拉著幾位吹胡子瞪眼的衙役們趕緊往縣衙裏走,抓緊去記錄驗屍的情況。

仵作這會已經在等。

見到張恒誌他們來,簡單打了句招呼便立馬忙活開來。

張恒誌便從旁記錄著。

由於身份原因,到底要保留死後的體麵,不好像庶民奴隸一般剖解驗屍,仵作也隻是從口鼻,頸脈處下針,試試是否中毒。

話說這李通判,百姓說的也沒錯,他確實是靠祖產豐厚才捐了這麼個官職。

官階雖不高,權柄卻重,也是個肥差,本也算對得起祖宗留下的大筆遺產了。

奈何紈絝出身,陋習難改,整日不見他在政務上用心,倒是對聲色犬馬一事尤其耽溺。

才二十七歲,就已經娶了妾室外室整整六房姨太太,一妻六妾,可謂是享盡齊人之福,在廣西官場上也是大大有名。

可縱使如此豔福,也擋不住他夜夜笙歌,訪勾欄,吃花酒,偎紅倚翠。

早些時日坊間就在流傳說他如此行徑下去,早晚要被言官擼下馬。

不想朝廷的罷免文書沒到。

他人就先歿了,一時間竟也說不出是好事還是壞事。

前後不過一盞茶的功夫,仵作該探的也都探了,最後方才拔出銀針,轉身對張恒誌緩緩搖了搖頭。

“身上沒有外傷,口鼻並未發烏青,銀針也沒變黑,不是他殺。”

張恒誌低頭如實記錄好才問。

“那是……”

“唉!”仵作聞言又是搖頭長歎一口氣,感慨道:“如此夜夜聲色犬馬,即便消耗的是家財,到底有傷官體,陽氣耗盡,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張恒誌聞言靜默片刻。

亦不知是該悲還是該歎。

隻低下頭將仵作的話再次如實記錄在冊。

隨著最後一筆落下,這李通判的一生也就宣告落幕。

接著便是家裏人來領屍體。

來的是李通判家中一位忠心耿耿的老仆。

老仆年歲已有五十,兩鬢生白,已然已經是已經伺候了李家上下兩代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