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還未曾進門,便已經哭得是老淚縱橫。
說來這李通判姬妾雖多,卻未曾留下一子半女,陳家自此無以為繼,怕是很快就要將奴婢小廝紛紛遣散。
常言道【太太死了壓斷街,老爺死了沒人抬。】
這話也算在李通判身上應驗了。
天熱不宜停靈。
李通判回家當晚便準備下葬。
前後不過一朝一夕的功夫,等縣衙一眾同僚前去吊唁時,便見昔日鄉紳名流來往絡繹的李府就已沒了往日的排場。
院內一片冷清,靈堂內唯獨七位年輕麗人身著素縞滿是淒風楚雨的矗立在側。
前來吊唁的人三三兩兩,兩隻手都數得過來,便有往來的,也是匆匆上炷香,連句場麵話都懶得交代,便如避瘟神一般甩著袖子離開。
如此來往一陣後,氣得那忠仆再也忍不住,站在門口低罵世態炎涼。
張恒誌吊唁完退出靈堂,正聽在耳中,也是唏噓。
剛準備上前慰問兩句,然而剛抬腳,就見李府門外來了個不速之客。
此人身穿一席青色道袍作道士裝扮,瞧著麵生的很,應當不是長治縣人。
奇就奇在,這李家辦喪事,是打眼就能瞧出來的事,可那道士緩步走來偏偏是一副笑容可掬的模樣。
看得院內眾人也是眉頭大皺。
眨眼,那道士便笑得滿麵春風旁若無人的跨步進門。
方一站定,開口便道:
“主家可否賞點齋飯。”
“你這人……”
張恒誌都氣笑了,正欲嗬斥兩句。
那早就憋了一肚子火的忠仆便忍不住了。
他方才站在門前盯著這道士旁若無人的走進來便大為震驚,此刻聽到他開口說這話,頓時也是火冒三丈的撲上前來。
“去去去!哪來的道士!”
老仆張嘴就罵:“你眼睛瞎!看不見我家主人故世了嗎?討你娘的齋飯!快滾!”
說著便拎上那道士的衣襟準備將他丟出去。
老仆雖說上了年紀,可憋著一口火氣,力氣屬實不小,直拎得那道士踉蹌後退,接著便被一把甩出門去又趔趄了好遠。
“嘿!”
那道士被聳得險些一頭蹌在地上,直起身來倒也不惱,轉頭看著火冒三丈的老仆竟還在笑。
“我又不白要,你這府上作這些法事都沒什麼用處,貧道倒是會一點小伎,能令你家家主還魂複生,”
他說話嬉笑,言語聽來也是大為荒唐。
老仆聞言足足怔愣良久,突然回身抄起門口掃把怒喝:
“你走不走?再不走我把你打出去!”
“你這人……”道士被威脅得又退幾步,最終搖搖頭走了。
張恒誌全程看在眼裏,隻覺方才發生這一場比說書還要荒誕,心裏不禁惦念著等回頭見到說書先生定要說與他一聽。
還魂複生?
何其荒謬,倒是個好話本。
念頭才起,就聽內堂傳來夫人的急呼。
原是老仆趕走了那道士後便進靈堂將事情原原本本的說與了她聽。
夫人一聽,登時便急了,嗬斥老仆。
“你一把年紀了怎還如此冒失!倘若那真是位遊戲風塵的世外高人,豈不白白錯過?你快去!快去把人找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