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你們未來得生產摩托車。爭取在五年之內,讓華夏家家都能夠騎的上摩托車。”

“少帥,您放心,我們正在往這方麵發展,可是發動機一直無法攻克。”

李學森聽到點了點頭。

在這樣一個一窮二白的地方,想幹出發動機,有些困難。

“你們派人到軍工廠取經,他們連坦克和喀秋莎火箭炮車都能做出來。生產摩托車發動機簡直小意思。”

“是……”

“你們廠生產的自行車銷量如何?把會計找來,我問問。”

“是……”李永久向旁邊的會計招了招手。

“少帥,我們永久自行車廠,迄今為止已經生產銷售了五千多輛自行車,咱們生產出來的自行車根本就不夠賣的。”

“好好……你們定價多少?”

“二八大杠自行車,五塊大洋一輛。絕對貨真價實、物超所值。”

“少帥,我們工廠的訂單,都已經排到了五年之後。就算是年產一百萬輛,也得兩年能生產出來。”

李學森聽到點了點頭:“五塊錢一輛有些貴了。我們東北百姓買車,你把價格定在三塊錢一輛。”

“少帥,要是定在三塊錢一輛,咱們就白忙活了。

到時候,連工人工資都發不出來,隻能勉強維持工廠運營。”

“我給補貼。”李學森說道,“東北百姓,每買一輛車,我給兩塊大洋的補貼。我這兩塊大洋的補貼,直接給你們自行車廠。

你拿銷售證明到財政局審核,審核完畢以後,我讓財政局的人,按月發給你們。”

“是……可是,這樣一來,大帥您就虧了不少錢。”

“我不虧,這些錢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麻。”

……

營口港。

一輛輛滿載商品的貨輪,拉著長長的汽笛聲,向全國各個沿海城市運送。

短短半年之內,李學森工業園區的產品就成了華夏家家戶戶耳熟能詳的產品。

收音機、自行車、鍋碗瓢盆、生活用品、農業生產工具……

然而,李學森對此很不滿意。

他知道,這些都是低附加值商品。

要想科技興國,要想讓華夏立足民族之林,就得工業強國。

工業強國不能光依靠自己的係統,還得培養大量的人才才行。

現如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培養各方麵的技術人才。

技校、理工類、電子類的大學都應該提上日程。

朱傳武拿起電話打給了市長吳東方。

半個小時之後,市政府的一行人開車來到了大帥府。

“少帥,你找我們,為辦學的事?”

李學森點了點頭辦學的事情,刻不容緩,不能再拖。

東北有講武堂,也有東北大學。

但是無論是講武堂還是東北大學,培養的人才,遠遠滿足不了李學森的要求。

“這一次我找你來,主要有三件事。”

眾人全都坐了下來。

李學森已經占領了東北全境三個省,幾十個市都需要大量的管理人才。

工業要發展,人才儲備必須得行動起來。

在小鬼子的日戰區,這些百姓剛剛被解救出來,需要大量的金錢和糧食去救濟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