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陳江話鋒一轉,讓萬輝和王作棟先總結一下此行出差的取得的成績。
萬輝的任務,除了為軸承廠囤積的產品找一個新的買家,最主要還是對廣東江門一帶的摩托車市場進行調查,實際上,他最終所找到的買家也是在江門市。
九十年代初是國內摩托車行業開始起步的階段,九二年之前,國內的摩托車行業主要是還是以貿易為主,廣東江門是當時國內最大的進口摩托車交易基地,國內市場有百分之五十的進口摩托車是從江門流向全國各地。
從去年開始,江門大長江集團有限公司的成立,標誌著江門的摩托車產業正式走向規模化、專業化的道路,成為國內摩托車生產行業的先驅者,成為行業的領頭羊。
陳江將中江公司未來的發展定位在實力生產路線,其中摩托車行業是陳江最看好的一個,國內摩托車市場現在才剛剛起步,遠遠未達到飽和的狀態,而且摩托車組裝不需要太過高深的科技,生產線相對容易建立,所以陳江才派萬輝到江門那邊去取經,為將要展開的事業做準備。
光達軸承廠生產的軸承配件,是專門為機械製造業而準備的,在江門那塊地方想要找一個買家並不難,基本上所有的型號都能夠找到合適的使用者,對這一點陳江早有計較,所以他才一直沒把這件事看得太重。
萬輝詳細地說了一下自己這次出差所取得成果以及一些見聞,最後根據他自己的看法提了幾點建議,許若菱臨時擔當起秘書的身份,用本子記錄了一下重點。潘偉目前負責的工作跟現在討論的事情差別太大,所以他隻是靜靜地聽萬輝的發言,沒有發表任何意見。
王作棟到北方,主要是去考察幾家國內摩托車企業的具體情況,他所考察的幾個企業都是相同性質的,屬於國有企業,與萬輝調查的對象不一樣。當然,他也完滿地完成了任務,與幾家國有摩托車企業都保持了密切的聯係,並取得了第一手詳細的資料。
陳江這樣的做法是想要雙管齊下,通過國有企業購買摩托車發動機配件,再借鑒江門新興的專業化生產線,在新明搞出一個完全屬於自己的摩托車生產基地來。
陳江記得,後世國內比較有名的摩托車生產企業力帆集團,它的創始人尹明善當初走的就是這條路子,他先是通過一家叫建設摩托的國有企業購買摩托車發動機的配件,然後自己投資生產線來組裝,從發動機中賺到第一桶金,才有了後世聞名全國的力帆集團。
有著成功模式的借鑒,陳江自然是充滿信心,何況他對接下來十幾年的行業市場有著比較清晰的認知,這是陳江最為依仗的資源,也是其他人無法比擬的,現在中江公司最欠缺的,是起步所需要的大筆資金。
——————————————————
求推薦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