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小紅一心敷衍了事可稱得上是混吃等死。卻不想有一回在園子裏拾花木枯枝的時候遇到了小姐來園子打秋千。

自古就有“悠一悠,不長秋”的說法,說是春天打了秋千,秋天不招瘟疫。因此,男女老少,都熱衷於春天“悠一悠”,閨閣女子更是喜歡這項活動。

秋千有兩種形式,一種叫“轉秋千”,驚險刺激多為街頭賣藝人的把戲。一種叫“月秋千”,是一般人家所架的秋千。

崔家小姐耍的自然是月秋千。

小姐身後領著一串的丫鬟婆子,小紅自是低頭避讓。待到片刻之後秋千架歡聲笑語不斷,小紅耐不住好奇心悄悄往那邊瞧了幾眼。

便是這幾眼就坑苦了小紅。

“目標:相府小姐崔鶯鶯。任務:不嫁張珙嫁鄭恒。完成獎勵:容貌出眾,聲若鶯啼。”大神冒出一句之後再無聲息。

小紅實在是很想一把甩了簸箕裏的枯枝,這是西廂記!

張珙應該是張生沒錯,可是鄭恒是誰?西廂記確實是我國著名古典戲曲,可重點是小紅她沒、有、看、過。

對,沒有看過。

畢竟依依呀呀的戲曲年輕人都看不進去,自詡三觀端正的她也就大概了解劇情,偷香的張生、思春的鶯鶯、拉皮條的紅娘!

小紅幾次深呼吸,勸誡自己既來之則安之,還是快點想辦法接近小姐或者夫人,完成任務速速脫身吧。

還沒等小紅想好拿點什麼去賄賂一下管家家眷,就被餡餅砸頭上了:她被挑中去小姐院子補了二等丫鬟的缺,一同補進去的還有小青。

看來小青的荷包沒有白送。

至於自己為什麼會得到好差事,細細思索後才記起自己的便宜老娘和夫人身邊的得意人趙媽媽是族姐妹,趙媽媽是大管家的媳婦。七彎八拐,原來自己還和大管家有親,隻不過進府之前小紅被家人叮囑過,萬不可給大管家他們添麻煩,所以稍有些小機靈的小紅一直沒有去攀關係,倒是讓大管家高看了一眼:小丫頭還是沉得住氣的。

不過太穩了不努力往上爬也不好,便使了法子讓她進了小姐院子,好歹比做閑散丫鬟有前途。

關照了族妹的女兒,自家姨婆對著族妹也算有交待了。再者自己孫女兒在院子裏有個幫手也是好的。大管家打了一手好盤算。

塵埃落定,同屋的小藍派去了偏院蘭夫人那裏,因為撞了名兒,被改為草兒。

小墨在大家眼裏最是交了好運,分到夫人的院子,被賜名寫意。

小青和小紅都被小姐取了鳥兒的名,小姐第一回給下人賜名很是興奮,小青改名青鳥,小紅變成紅鸞。

小青私下對小紅,哦不,以後都改稱為紅鸞的小紅抱怨,覺得自己青鳥的名兒沒有紅鸞好聽。

紅鸞隻能嗬嗬嗬,都是鳥兒,誰比誰好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