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一舉兩得(2 / 2)

冬天的暖陽照著楊府後院,灶房前大小火鍋桌擺了五張,喬璟妍一個人坐了一張小桌子,楊管家和府裏的丫鬟小廝坐了兩桌,服務生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先當客人,另一部分當服務生。

一個女服務生走到喬璟妍桌子邊,遞過菜單怯生生的說:“客官請點菜,您隻要在喜歡菜名旁勾畫一下,然後把菜單交到櫃台付銀兩,馬上就會把菜品送過來。”

喬璟妍等了一會見沒有下文便問:“這樣就行啦?”

服務生雙手握在胸前,笑的實在別扭。“客官,前麵有各式調料,您可以隨意取。”說著一隻手指了指放調料的位置。

第一次接待客人就不苛刻她了。“還行吧,記得先在菜單上注明桌號,然後再雙手遞給客人,膽子大一些,去別桌多練練。”

男服務生膽子明顯大許多,靠近桌子的同時就遞出了標有桌號的菜單。“客官請點菜,您隻要在菜名旁勾畫一下,拿到櫃台付了銀子,菜品馬上就會送過來,調料在前麵您可以隨意取。”

喬璟妍餓了,在菜單上勾畫了幾下,現在隻是訓練服務生,實際準備的菜品不多,隻能就現有的下單。

服務生接過菜單很快報出一個數字。“您點了六樣總共是十八文。”

起身準備拿調料 的喬璟妍猛然一驚。“你叫什麼名字?數算的這麼快讀過書嗎?”

“大少爺,我叫葉明朗,六歲開始給主家少爺當小廝,他上課我在窗外偷聽,少爺不願意寫作業就交給我做,先生知道了讓我坐在後麵旁聽,縣試時少爺躲在花樓碰到了老爺,我挨了板子後被發賣。”也許每一個下人都有一部心酸血淚史。

這個人當服務生有點可惜。“葉明朗,從明天開始,早飯前半個時辰教大家識字算數,所有人都要參加。”崗位暫時不變,再觀察一段時間作調整。

申時不到,楊鬆林帶著妹妹全家到了,喬璟研裝了一籃子點心帶回竹俢園。“小姑、姑父一路上辛苦了,突然讓你們過來陪我實在是過意不去。”

宋天保的性子比較隨和,知道他是姑娘家也沒有外男的感覺:“不累不累,以前來府城賣山貨都是坐牛車趕來回,這次能住進這麼大的府邸,回去得可勁嘚瑟嘚瑟”。

楊梅趕忙拉著孩子上前。“我這大侄子長得真好看,毓文毓斌毓姣快來叫大哥哥。”

三個孩子齊聲叫了聲‘大哥哥’,眼睛卻盯著她手上竹籃,聞著花味了。

喬璟妍把竹籃打開放到他們麵前。“這是剛做出來的點心 ,你們拿著慢慢吃。”

楊梅拉著喬璟妍坐下說話。“煥城啊,謝謝你邀請我們來住,小姑做夢都想來府城看熱鬧,這回是夢想成真了。”

“小姑,以後你們來了府城就住這兒,我會交代管家的。”這麼多空屋子,偶爾給家人親戚尋個方便也好。

“大哥哥,我們想到外麵去玩?”毓文早已安耐不住,進園子的時候一路上看見假山小橋,池塘裏還有好多魚在遊動。

“要不我帶大家一起逛逛,先熟悉一下這個院子。”其實她自己也隻是知道個大概,其他園子裏麵還沒進去看過。

楊梅不習慣使喚下人,寧願自己留下整理衣物,給他們準備的兩個房間都是嶄新鋪蓋枕頭,寬大的雕花大木床擦得光亮,像做夢似的一下子被眼前的富貴砸懵,大哥讓他們全家到府城住幾天,沒想到是個這麼大的府邸。

三個孩子蹦蹦跳跳走在前麵,自然而然的被香味帶到了竹茹園,好香好暖和好多人,製作點心的工人分工有序的在忙碌。

宋天保感歎道:“要是靠牆地方掛兩排粉條,半天就能幹透。”他的粉條作坊做了六十多天,雖然九月的陽光不夠熱烈,他的產量卻沒減多少,當天沒曬幹的晚上收攏蓋上厚草簾防露水,第二天繼續曬,真是留戀每天有進賬的日子。

提到粉條喬璟妍立刻問:“姑父,家裏還有粉條嗎?”

“沒有了,最後一次多了三百斤也被拉走了,本來是想分點給各家各戶嚐嚐的,後來我和梅子兩個人在家裏做了一些送大家。”夫妻兩個做了三天才完成心願,受到了全村人的感謝,樸實善良的農家人,自己還沒脫貧還能想著他人。

“白大少爺真有遠見,現在我的鋪子得花三十文一斤買他的粉條,說不定還得漲兩文,虧大發了。”後悔也來不及,竹林苑的存貨僅夠縣城那邊的鋪子使用。

“我們自己做唄,圍在烤箱邊上晾曬,一天準能出個三四百斤,要不現在就試試?”宋天保提起做粉條就來勁,簡單比劃了一番晾曬架的位置,不得不再次佩服勞動人民的智慧。

六台烤箱間,竹竿一頭搭在圍牆上一頭放在烤箱頂,兩根竹竿間又架了好幾根短竹竿,林懷宇過來看見烤箱周圍掛滿了粉條,覺得這個方法非常可取,馬上讓工匠在鋪子烤房外牆上釘木架,一杆杆粉條架整齊圍掛在牆麵,既不影響工作,又滿足了鋪子的需求,還降低了運營成本,真是一舉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