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主要的是肉類,讓簡言去附近找一個荒山荒地多的村子,寄養一批牛羊幼崽,村民由此增添些許收入,自己的原材料供應也有保障,而且還能降低成本,利人又利己。
還有暄王府的買賣,先著手永盛糧鋪的改進,聽了大掌櫃彙報才知道,大批量糧食有固定客戶,鋪麵買賣僅是維持日常開支就可以。
喬璟妍大致有所了解,讓大掌櫃回頭各送五十斤陳米和碎米來,並邀請他明天來王府用午膳。
第二天,當大掌櫃看到王府後廚門前晾曬的米粉條,眼睛裏冒著金光,尤其是餐桌上透著香味的炒米粉,涼拌米粉和湯粉,一樣來上一碗,太好吃了,實在是肚子裝不下。
“請教王妃,這米粉是不是打算拿到糧鋪去賣?”大掌櫃覺得王妃應該是這個意思,可他還是想得到肯定回答。
喬璟妍不僅肯定了他的問話,還對以後作了一些安排。“大掌櫃,米粉作坊最好是安在脫粒作坊一起,你也看到了,這些米粉都是府裏的人做出來的,到時候請管家派幾個師傅去教。”
王府的下人全隨主子姓,所以稱呼上就免去了周字,管家和大掌櫃同時應承。
喬璟妍接著安排。“城外有個京都學院正在建設,把這封信交到駙馬爺手上,以後那裏也會是你們的固定大客戶。”
長公主大婚後,駙馬爺的京都學院才會慢慢傳開,商機得提前抓住,皇家人親戚很多,但也要講個先來後到。
大掌櫃接過丫鬟傳遞的信封愣神,京都學院怎麼沒有聽說過?有多少學子?今年糧鋪的庫存可能供不上。
喬璟妍不管他的反應繼續說:“這兩件事要抓緊時間辦,馬上就是晚稻收獲期,你還得親自去一趟泰寧鎮收糧。”
大掌櫃聽到收糧立刻解釋。“王妃主子,收糧沒有那麼簡單,每家糧商都有自己的地盤,不能壞了規矩。”
喬璟妍笑道:“我不會破壞別人的規矩,萬一不放心讓簡行陪你過去,兩三萬擔糧食還是收的到。”她的竹緣山莊跟河西村加起來,除去稅糧應該有這個數。
就在她忙於謀劃賺錢大計時,太後聽到了一件非常氣憤的消息,從而作出了果斷決定 ,她要馬上替暄王迎娶側妃。
緣由來自一段小插曲,林懷宇忙於新鋪子開業,沒把退出玉竹軒的事告訴家裏人,中秋節後妻子去買竹玉齋的點心,才知道兩個鋪子已經在暄王妃名下。
林懷宇解釋過後妻子更加生氣,兩個鋪子一年收入四五萬兩銀子,放在當丞相的父親眼裏也不是小數,何況是居家過日子的女人。
盡管林懷宇再三跟父母妻子解釋,新鋪子得到了王妃的很多幫助,年收入肯定會大於那兩個鋪子,可是他們仍然覺得吃虧太大。
於是林懷宇的母親專程進宮,她和太後是姑嫂關係,有事沒事總會來坤德宮走走,嘮叨一些家庭瑣事也屬正常。
太後氣的火冒三丈,直罵暄王妃惡毒好算計,一麵阻擾王爺娶側妃納妾室,一麵用計謀霸占王府財產。
她得趕緊派人去守住王府的家業,而這個合理又可靠的人是誰呢?當然是即將成為暄王側妃的杜尚書嫡女杜清。
有句話叫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當然這個禍犯是已經存在,隻是由此提前引爆了。
喬璟妍正在練習琴藝,門房來報坤德宮的邱嬤嬤來了,她不慌不忙走入堂屋,剛坐下就聽邱嬤嬤說:“奴婢見過暄王妃,太後讓奴婢傳話,暄王府不日將迎娶側妃,請王妃安排下人收拾一個院子。”
喬璟妍好氣又好笑,不日是哪一天?難道是暄王在回京的路上?“王爺什麼時候到達京城?”
“奴婢不知。” 邱嬤嬤如實回答。
“邱嬤嬤請回吧,本妃身子有點不適。”得不到有用消息就沒必要廢話,直接下逐客令。
邱嬤嬤也不是容易打發的,板著臉進一步說:“請問王妃準備撥哪個院子給側妃,奴婢回宮好稟告太後。”
喬璟妍故意笑著回答:“王爺娶側妃當然要他親自挑選院子。”
太後幾乎猜到了結果,聽完邱嬤嬤的彙報,臉上並沒有表現多少怒容,心裏卻早有盤算。
僅僅隔了一天,太後的鳳輦直奔暄王府,隨行太監宮女一大溜,看熱鬧的老百姓以為王妃產下了世子,太後來看望親孫子。
喬璟妍感覺來者不善,吩咐貼身丫鬟在大門外守著,她不想任何一個娘家人參與進來,自己由下人攙扶著趕到大堂屋。
太後端坐高堂之上,目光犀利表情嚴肅,太監宮女矗立兩旁,王府下人堆縮在一起,這陣勢還真叫人膽怯。
“太後大駕光臨,兒媳未能遠迎,請母後寬恕。”喬璟妍拖著笨重的身子緩慢的屈膝施禮,大概是路走的急有些氣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