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成考政治(1 / 3)

第三章 事物的聯係、發展及其規律

考點1 聯係的定義及其特點

所謂聯係,是指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和事物之間相互影響、相互製約、相互作用的關係。聯係具有客觀性、普遍性、多樣性和條件性的特點。

考點2 發展的定義及其實質

唯物辯證法所講的發展,是指事物由低級向高級、由簡單向複雜、由無序向有序的運動。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考點3 新事物必然戰勝舊事物的原因及意義

新事物是不可戰勝的,這是因為:

(1)就新事物與環境的關係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為有新的要素、結構和功能,它適應已經變化了的環境和條件;舊事物之所以舊,是因為它的各種要素和功能已經不適應環境和客觀條件的變化,走向滅亡就成為不可避免的。

(2)就新事物與舊事物的關係而言,新事物是在舊事物的“母體”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舊事物中消極腐朽的東西,又保留了舊事物中合理的、適應新條件的因素,並添加了舊事物所不能容納的新內容。這也正是新事物具有強大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新事物必然戰勝舊事物的規律,在社會領域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把握這一規律,對於我們在現代化進程中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蹄疾步穩推進多而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方法論意義。我們應該把曆史必然進步的信念融入踏踏實實的具體工作中,既不因暫時的困難和挫折而喪失前進的信心,也不因曆史必然進步而放棄我們的努力以求坐享其成。

考點4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係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矛盾的共性和個性是辯證統一的關係。這主要表現在:第一,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相互區別。即共性是無條件的、絕對的,個性是有條件的、相對的。第二,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相互依存。即共性寓於個性之中,沒有離開個性的共性,也沒有離開共性的個性。第三,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即隨著事物的發展和條件的變化,共性與個性可以相互過渡、相互轉化。

考點5 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的原因

(1)對立統一規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聯係的根本內容和變化發展的內在動力。

(2)對立統一規律是貫穿唯物辯證法其他規律以及基本範疇的中心線索。

(3)矛盾分析方法是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考點6 質量互變規律的方法論意義

(1)既然任何事物都是質與量的統一,就要把對事物的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結合起來,定性研究是認識的基礎,定量研究是認識的深化和精確化。

(2)既然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特定的度,就要使我們的認識和實踐與事物本身的度相適合,掌握適度原則。

(3)既然事物發展變化是量變與質變的統一,就要處理好量變與質變的關係,既要重視點滴的積累,又要善於抓住機遇,將事物推向新的發展階段。

考點7 否定之否定規律的方法論意義

否定之否定規律揭示了事物發展的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按照否定之否定規律辦事,要求我們對待一切事物都采取科學分析的態度,反對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學否定觀。同時,又要求我們正確看待事物發展的過程,既要看到道路的曲折,更要看到前途的光明。

考點8 現象與本質的辯證關係及其方法論意義

現象與本質是對立統一的辯證關係。

(1)現象與本質是相互區別、相互對立的。首先,現象是個別的、片麵的、表麵的東西,是事物本質的具體表現;本質則是同類現象的共性,是事物內部深藏的東西。其次,現象是多變的、易逝的,具有較大的流動性;本質則是相對平靜、相對穩定的。最後,現象是顯於外部的,可以為人的感覺器官直接感知;本質則是隱於內部的,隻能靠人的理性思維才能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