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廣陵散(2 / 2)

長樂亭主點點頭,隨即從旁邊的靈兒手中拿起了那把嵇康最心愛的琴。她顫巍巍地遞給了丈夫。

嵇康拿起了他平生最喜愛的古琴。他選了一塊平坦的草地,坦然地緩緩坐下,然後把琴放在膝蓋上。數千圍觀者全都平心靜氣地看著他,一時間鴉雀無聲。

嵇康麵朝著人群,用他那天籟般的嗓音輕輕地說:

“我曾經去往西域遊玩,住宿在一個叫華陽亭的地方。在一個月光明媚的晚上,我拿出隨身攜帶的琴彈奏。一曲彈畢,忽見身邊有一人在聽。我問客從何來,他沒有回答,我感覺來者必為高人,於是極力邀請他彈奏一曲。來人彈奏了一首精妙絕倫的曲子。我問他是否可以傳授。他說可以,但必須有個承諾,即此曲不可再傳第三人。這就是我今天要彈奏的《廣陵散》,也叫做《聶政刺韓傀曲》。這位高人,就是著名音樂家杜夔的兒子杜猛。”

嵇康說完,就雙手撫摸著他心愛的片玉古琴若有所思。隨後,他便用他那修長的雙手,撥動了銀色的琴弦。

琴聲一響,喧鬧的刑場立刻平靜了下來。嵇康的琴聲曼妙而又空靈飄逸,令人感覺仿佛置身於秀美的山巔,望著煙霧繚繞的層層白雲,感受著大自然的偉岸神奇。隨後,琴聲又變得慷慨激昂,讓人感覺置身於血染的戰場,感受到生命的拚搏殺戮,以及頑強不屈。再之後,琴聲又變得清靈溫婉,似乎讓人置身於清粼粼的河邊,看著生生不息的清泉流淌,感受到大自然的永恒和圓滿……

嵇康的親友,三千多太學生們,還有慕名而來的百姓們,全都靜靜地聆聽著嵇康最後的琴曲——他用生命演奏的美妙音樂……

最後,在場的所有人,甚至包括一些士兵和監斬官員,全都忍不住淚如雨下泣不成聲……

最後的樂曲彈罷,嵇康不無遺憾地說:“當初袁淮曾讓我教授他《廣陵散》,可是,我因對杜猛有過承諾,故沒有答應。如今這曲《廣陵散》從此就成了絕響。”

隨著劊子手舉起的屠刀,嵇康這個曹魏時期最俊美而又最具才華的男人,走完了他那39年的生命進程……

霎時間,日月黯淡無光,天地為之慟哭……

圍觀的上萬群眾,無不哀婉痛惜。嵇康的幾位鐵杆朋友,山濤,阮籍,劉伶,向秀,阮鹹,王戎,都遠遠地站在外圍,他們不敢上前,怕引起刑場執法者們的驅趕,更怕與嵇康對視,那必然是無可奈何的情緒失控局麵……

263年這個朔風瀟瀟,滿目蒼涼的日子裏,魏晉時期最具才華、顏值最高的嵇康——嵇叔夜,如同一顆巨星隕落……從此,在中華曆史上,以嵇康為核心的這群魏晉頂尖文人,永遠地載入了華夏史冊,成為一個反抗傳統禮教,藐視混亂朝代的標誌性符號——竹林七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