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虎帶墓(1 / 3)

我的故鄉位於內蒙中西部的一個小縣城。過去這裏就是少數民族與漢族的交界地帶,這裏的居民大多是晉、陝移民和少數民族雜居,民風很淳樸,但卻迷信鬼神,由此,一些神秘故事不斷流傳。故鄉民風淳樸,鬼神故事,迷信傳說猶為眾多,而這些故事的出現,多是鄉村中的未知、危險、禁忌的一些事件,也許是鄉村人不希望好奇心極重的孩子們去探訪這些地方而編造出來的,也許是人們原始的本能促使著人們規避這些地方,也許是真的有什麼未知且危險的存在。

猶記得,小時候,鄉村的夏夜,在悶熱的夜晚裏。大家圍坐或躺在火炕上,看黑乎乎的天和天上的星星。聽家中的老人們講著鄉村裏那些有關鬼神的故事。其中關於墓虎的故事,更是傳得神乎其乎,有鼻子有眼的。

墓虎,是故鄉鄉村地區流傳的一種人死後的不腐屍體,發音是這麼發,不知道是不是這麼寫,我對墓虎的理解,應該就是大家所說的僵屍,即所謂的“南僵屍,北墓虎”。

提起“僵屍”二字,相信大家都比較熟悉,腦海中也會有一個印象。在《盜墓筆記》係列小說,電影,電視劇中大家都能夠見到。

與小說中“粽子”一樣,“僵屍”是指墓裏保存的比較完好,沒有腐爛但已經屍變的屍體。這些僵屍能夠直接掀開棺材蓋子跳出棺材,他們動作機械,但是力大無窮,喜歡吸人血,十分恐怖。而且被他們咬過的人,會中屍毒,要是不及時處理,就會死亡,後產生屍變。這些畢竟是電影中帶著傳奇色彩的描繪,看起來比較誇張和離奇。

但是在故鄉民間,直至今日,依然流傳著一種神秘的說法,其恐怖與離奇程度,絲毫不遜於僵屍,而且此類事件大多都傳的有鼻子有眼,甚至一個村子誰家出過這樣的事情,到現在還能指名道姓說出來。這就是故鄉的“墓虎反殃”。

厚土並沒有親眼所見的“墓虎反殃”事件,聽村中老人們講,最早的“墓虎反殃”故事,大約發生在清末,三台子村的山溝裏有一個天然的石頭洞穴。

清朝末年,從山西走西口出來流民穿邊一道道“邊牆”,即明長城。到土默川或大後山生存。流民都比較窮,在路上遇到意外,一般都是直接挖土坑埋了,不用棺材,不披麻戴孝草草了事。

一路可謂是屍骨遍野,淒慘無比。有一個逃荒要飯的乞丐,走到這裏。白天出去要飯,夜晚回石洞裏住。最後餓死在洞裏。死後村民們不知道,沒有安葬,又曬不到太陽。又心存怨氣,幾個月後,反殃成了墓虎。一開始,村民們並不知情。

直到各家各戶都開始死牲畜,先開始家裏的雞隔三差五的莫名其妙的死去,清末百姓生活條件不是很好,看著雞不像是病死的,就收拾收拾想要吃了,可是當把雞頭割了後,雞的屍體裏卻沒有一點血,像是殺了把血放幹的一樣。大家要知道,我們吃的肉食,牲口殺了後是一定要把血放幹淨的。人們就覺得奇怪,但是也沒太當回事。後來慢慢從雞,發展成死羊,後來死豬,最後家裏下地幹活的牛也死掉了,當時在一個農村家庭,驢啊,牛啊,騾子什麼的屬於大牲口,沒有了大牲口是應響下地幹活的。死了的羊,豬,驢都是屍體裏沒有血。連凝結了的血都沒有,就像是被殺掉,放幹了血一樣!

這在村民們中引起了極大的恐慌,農村本身迷信,大家都說感覺不對,要找人看看了。於是派人請了一個陰陽回村看看。

到了陰陽所在村裏後,已是傍晚了。到了陰陽家裏,和陰陽聽說了這件事後,感到情況嚴重,掐算了半天,於是對村民說:“你先回哇,我明天去,看這個情況,怕是反殃了成了墓虎。”陰陽留下村民吃了飯後,已是半夜了。這個人膽子大,陰陽留他過夜。他說家裏頭還忙了,得回了。騎上兒騍就往回走。一路上都平安,可就是走到石窯溝這,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