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龐吉領旨謝恩後,立刻回營分配好左右兩翼,把兵器資糧都收拾準備妥當。
第二天,龐吉又將三營五哨的將兵齊集在一處,自己坐在帳中,威風凜凜,一聲號令,頃刻之間,眾將都披好鎧甲,三聲炮響之後,大家一齊拔寨而行。這正是:
大將南征膽氣豪,腰橫秋水雁翎刀。
大軍一路經過的州縣,地方官都來跪道相迎。哪個地方如果沒拿東西出來孝敬,就在這地方屯兵養馬。百姓人人想逃,地方官也是苦不堪言,不得不出來安撫百姓。這正是:
奸雄橫擾驚人怕,屈殺忠良又害民。
仁宗隻知美色做伴,哪裏還顧念江山社稷?龐吉在朝,到底是忠是奸,他也不明辨,如今差他領兵捕捉呼延家兩兄弟,龐吉經過的地方,百姓連連受害,仁宗又哪裏知道。龐妃這妖女,迷得他昏天黑地,連民情也不聞不問。官兵在此經過,就任由他們騷擾百姓,就是州縣官府,也沒辦法。
話說包拯告病回鄉不覺已有一年,眼下身體漸漸康泰。這一日,杜珩到府,原來是皇上特派他來召包拯回京的。
包拯接過聖旨,對杜珩道:“我自從告病還鄉,得蒙天恩庇護,如今身體已經痊愈。本來想以後就在這山林裏終了此生的,誰想又蒙聖恩特召,有勞杜兄跋涉到此了。”
杜珩道:“包大人客氣了,這是下官的榮幸。”
包拯又道:“我久離官場,恐怕現在回到朝堂會失了規矩,況且我聽聞朝綱現在是由龐吉在主持,老夫現在回朝,隻怕有些不合時宜,還請杜兄寬坐片時,等小弟寫一個謝恩本章,請兄長代為上奏。”
杜珩道:“包大人,難道沒有聽說過《四書》上道:‘君命召,不俟駕而行?’況且其他輔正大臣與我都在期盼大人回朝,如此才可整頓朝班啊。”
包公道:“既然皇上和諸位大人都倚重老夫,老夫怎敢不從命。”
就這樣,包拯和杜珩二人連帶著幾個隨從即日起程。這一路匆匆行來,數日後便到了京都。
到了次日五更時分,殿上靜鞭三響,皇帝升殿。
包拯伏在金階上,奏道:“臣包拯啟奏陛下,臣因病請歸故裏,幸蒙皇上福氣庇佑,如今已經痊愈,臣正要來京謝聖,恰好碰上杜衍奉命敕召我回朝,臣歸回之心就更加迫切了。”
仁宗道:“朕治理朝政的時候,廷臣總沒有能像愛卿這樣明智敏銳的,所以朕命使臣敕召卿來,入閣辦事,希望愛卿盡忠職守,不要辜負朕恩。”
包拯謝恩退出。這正是:
君王勤政名空在,承露恩綸世已無。
唯有紫苔偏稱意,年年因雨上金鋪。
包拯回到府中待了一段日子。這一天,家將報說王員外差人請他前往府中一敘。
包拯就立即請了十日的假期,仁宗準假。
包拯飛馬趕到王家莊,王員外和呼延守勇一同出來迎接,大家來到書房裏邊分賓主坐定。
包拯道:“老夫日前欽召回京,沒來得及與員外辭別,所以賢侄聘娶貴千金的事,老夫的確不知道,真是失禮了。難得員外盛情,把小姐許配給了呼延賢侄,這正是門戶相當。”
王員外道:“包大人,我們都是通家世好,說這話就見外了?”
呼延守勇道:“大人之恩,守勇銘感五內。不知大人回到京城,關於小侄家中之事可打聽到什麼嗎?”
包拯道:“不要提了,聽說你家人葬在獄墳裏,外麵立了一座大石碑,碑上刻著‘呼家將之獄墳’,四麵有人看守。”
守勇聽了包拯的話,頓時淚如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