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南北史演義(下冊)》(50)(3 / 3)

李密追擊宇文化及到魏縣,隨後又領兵返回東都,走到溫縣才聽說東都有變,便駐軍金墉城。這時東都遭遇大饑荒,流民都出都尋找食物,李密打開洛口倉賑濟難民,乘機收降了很多人。王世充假意與李密議和,願意用布換米。李密軍中多米少衣,便答應和他交易,於是東都百姓得到糧食後,沒有人再去往奔李密。李密這才知道中了王世充的奸計,便不再和他交往接觸。哪知王世充已經挑選精銳前來攻打李密。李密留下王伯當駐守金墉城,邴元真駐守洛口,自己率兵去抵禦王世充。王世充夜裏派遣輕騎潛入北山,埋伏在溪穀中。王世充又命令軍士厲兵秣馬,枕戈待旦,等天一亮就立即出發。李密有些藐視王世充,沒有設壁壘防備,被王世充率軍殺入,頓時隊伍大亂。再加上北山上的伏兵,從高處奔馳而下,銳不可當,李密軍隊大敗,逃回洛口。那時,洛口的邴元真已經投降王世充,緊閉城門不讓李密入內。李密隻好奔往虎牢關,王伯當也舍棄金墉城,來與李密商議行軍策略。李密決定入關,去投降唐朝,當時與李密同行的隻有王伯當一人,其他將領都投到王世充旗下。唐朝授封李密為光祿卿,賜爵邢國公,李密還是不滿足,後來又和王伯當叛變唐朝,最終被唐行軍總管盛彥卿所殺,王伯當也死了。隻有徐世勣曾被李密派去鎮守黎陽,不久後接到唐朝詔諭,賜姓李氏,得以免死。

李淵因為河東沒有攻下,曾派刺史韋義節前去攻打,還是攻不下來,於是再派遣華州刺史趙慈景和工部尚書獨孤懷恩去攻打。獨孤懷恩到達蒲阪時,沒有防備,被河東守將堯君素發兵偷襲,獨孤懷恩兵敗逃走,趙慈景挺身斷後,奮力拚殺,終因力竭被擒,斬首在城外。

趙慈景娶了李淵的女兒桂陽公主,李淵聽說女婿戰死,悲痛不已,桂陽公主更是哭得像個淚人,她極力請求父親出兵為丈夫報仇。李淵勸她回到家中守喪,又促令獨孤懷恩進攻河東,並且查到堯君素的妻室還在長安,特地派人將他的妻子抓住,押送到河東城下,讓她招堯君素投降。堯君素憤怒地說道:“天下臣子的名聲和節氣,豈是你等婦女所能知曉的?”說到這裏,他竟彎弓搭箭,將妻子射倒,又宣令部眾死守城池,誓不投降。後來河東糧食告罄,守兵驚慌,堯君素的部下薛宗竟然暗中刺死堯君素,並砍下他的首級出城投降。偏偏別將王行本又登城拒守,趁著獨孤懷恩沒有防備,率眾出擊,殺退獨孤懷恩。

隨後,王行本又從別處運來糧食,接濟城中的士卒。唐廷責備獨孤懷恩,懷恩懷恨在心,反而與王行本聯絡,商議歸附劉武周,後來經唐廷察覺,立即將獨孤懷恩調回治罪,另派遣將軍秦武通去攻打,才將河東給拿下,斬獲王行本,但這次整整花了兩年多的時間。

這兩年內,四方群雄競起,那宇文化及退到魏縣後,兵勢日漸衰弱,便埋怨宇文智及無故發動兵變,讓自己背負了一個弑君的惡名。宇文智及不服,於是兄弟倆發生了內訌,宇文化及自此也是眾叛親離。

宇文化及歎息地說道:“人生總有一死,隻要能當一日皇帝,死也甘心。”他毒殺了秦王楊浩,自己稱為許帝。才過半年,宇文化及就被唐淮南王李神通擊破,逃往聊城。恰巧竇建德率眾殺來,宇文化及等人抵擋不住,活生生被他擒住。這竇建德還算懂得臣子之禮,對著蕭後拱手稱臣,不敢褻瀆怠慢。隨後,他又命人為煬帝立了神位,素服發喪,把宇文智及等人全部斬首,祭奠煬帝。唯獨將宇文化及押送到樂壽,斬首示眾。竇建德並不好色,因此將隋家妃妾全部遣散,隻有蕭後無處安頓,令她安居在別室。後來突厥可賀敦義成公主派使來迎接蕭後,才送她出塞。還有煬帝的幼孫楊政道是齊王楊暠的遺腹子,也跟隨蕭後奔赴突厥。突厥立楊政道為隋主,令他與蕭後一同居住在定襄,蕭後方安心住下了。

王世充掌握東都後,漸漸地驕恣蠻橫起來,一會兒自封太尉、尚書令,一會兒又自稱鄭王,加九錫之禮。後來他又背棄前言,竟將皇泰主廢去,自己做了皇帝,國號為鄭。不到一個月,王世充又派人毒殺皇泰主。皇泰主臨死前說道:“願自今以後,不再生於帝王家。”於是,他取來毒酒一飲而盡,可是短時間內並沒有斷氣,最後被人用布帛勒死。至此,楊氏一族基本上死了個精光。唐朝諡封楊侑為恭帝,王世充也諡封楊侗為恭帝。《隋書》帝紀中,隻記錄了恭帝楊侑,而沒有記錄楊侗,這本書是唐臣書寫的,所以不免有些徇私。其實楊侑被廢後,楊侗才得以繼位,就隋論隋,卻也是一脈相承,楊侗也應該是隋朝皇帝之一。隋朝自文帝篡周開始,共經曆四位皇帝,總計在位三十七年。隋史自此告終,南北史也就此收場。正是:

南北紛爭二百年,隋家崛起始安全;

如何驟出淫昏主,破碎江山又蕩然。

六朝金粉盡成空,殿血模糊尚帶紅;

漫道帝王真個貴,誰家全始得全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