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後自承冊立以後,果然視太子衷如己出,無奈衷生性愚魯,後每勸帝為之選擇師傅,以冀啟誘其聰明。元皇後服滿,即擬為之冊立元妃。當時衛瓘、賈充,皆有女可入選,衛瓘女美而賢,賈充女醜而妒。充思藉女以自固其位,因賂帝後左右,極稱其賢,遂定立賈氏為太子元妃。妃奇妒,而有權術,長太子二歲,太子頗畏之。
楊後又賜謝才人與太子。未幾,謝才人有孕,賈妃聞之,大怒,佯召才人與宴,借故發怒,親起驅逐,才人急走,妃取壁間畫戟,遙擲才人。才人舉手格之,戟墜地,妃意將藉此而隕其孕也。而才人卒生一子,名遹,遹生而聰明,帝每謂其似宣帝。【夾】司馬懿。遹年五歲,適宮中夜失火,帝登樓望之,遹牽帝衣至暗處。帝怪問何故,遹曰:“暮夜倉猝,宜備非嚐,不可使人望見人主。”帝自是愈奇之。
其時太子昏愚,朝臣共知,尚書令衛瓘,每欲與帝議易儲,而不得其便。一日,帝賜群臣宴於淩雲台。【夾】在洛陽縣,魏文帝所造,登之可望見孟津。瓘佯醉,以手撫禦榻曰:“此座可惜。”帝會其意,而不便明言,因佯作大笑曰:“卿真大醉耶!”不料衛瓘言時,賈充恰好在旁。宴會散後,充即使人以此事密報賈妃。賈妃大懼,遍賄外廷及東宮諸臣,使暗輔太子。
話說武帝自聞衛瓘之言,心中迄自悶悶。一日,帝擬召東宮官宴,密書一疑難事,將在席間使太子麵決,以試之。時帝後左右皆賈妃心腹,帝後之一舉一動,賈妃莫不知之。是日有人密報此事,賈妃聞報,一麵使人探聽所書疑難事係何事;一麵使人暗召給事張泓,密與計議。泓曰:“元妃放心,倘探得所書疑難事,臣自有處置,總不使太子蒙譏也。”正說話間,武帝身邊近侍,探得所書疑難事,抄錄送來。賈妃大喜,重賞內侍,即以抄錄之稿,交與張泓,曰:“卿好為之,他日必不相忘。”泓袖稿辭出,即往見太子,代為擬定判斷之詞,令太子熟讀,不可忘一句一字。又囑抄寫數遍,務極純熟。
不數日,帝果大宴東宮官,兼召太子與宴。酒過數巡,帝出一紙,命太子曰:“此有一疑難事,汝試判斷之。”一時東宮師保驟聞此言,都麵麵相窺,明知太子姿質愚平,平日又不肯讀書,今日麵試,他如何判斷得出?少不免要耽一個“訓迪無方”之罪。正在憂慮出神,隻見太子取過那紙,看了又看,故意沉吟了一會,【夾】愚蠢人做起鬼來,便不愚蠢。請了紙筆,一揮而就,呈上武帝。帝接過一看,不覺喜形於色,仍命行酒。眾師保見帝麵有喜色,方才放心,然而又不解太子何以忽然一旦能立決疑難?是日盡歡而散。
次日,帝大會群臣於殿廷,出太子所判語,與群臣共觀,而先示衛瓘。瓘視之,慚惶踧踷,不能自安。自此武帝易儲之念盡消,而宮廷之禍根伏之愈深矣。不知後事若何,且聽下回分解。
晉武號稱英明之主,吞蜀,篡魏,滅吳,不可謂非一時之雄才也,然不納郭欽之言,致召外侮於日後;誤冊賈充之女,致釀內亂於目前,英明果安在哉?
作小說難,作曆史小說尤難;作曆史小說,而欲不失曆史之真相尤難;作曆史小說不失其真相,而欲其有趣味,尤難之又難。其敘事處或稍有參差先後者,取順筆勢,不得已也。或略加附會,以為點染,亦不得已也。他日當於逐處加以眉批指出之,庶可略借趣味以佐閱者,複指出之,使不為所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