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眼店家說完這話,並不反抗,閉目束手就擒。
陳捕頭道一聲謝謝,也不綁他。二人如常人一般,一前一後向州大牢走去。
是夜,風雪突烈。
遂州城西,臥龍山北麓。
州監大牢戒備森嚴,靜悄悄無一絲聲息。
雞鳴五更時,州衙得快馬飛報。
醜時三刻,一白衣人夜闖大牢,來去如風。眾獄吏大嘩,尚未看清來人麵容,白衣者已掠獨眼店家遁去。
陳豫川聞訊,策馬趕到州牢。
然遍尋大牢內外,竟未發現一絲一毫痕跡。
準確地說,連白衣人的腳印,都沒有找到一個。
陳捕頭二目炯炯,標杆般直挺挺地站在大牢前,望著漫天亂雪發呆。
心,一陣陣緊縮……
二
城東犀牛堤,聖蓮湖北碼頭。
北碼頭建於前明崇禎年間,土著人謂之“新津”。
“新津”規模不大,總計才十個泊位,叫渡口似乎更為合適。
“新津”渡口雖小,也不及“南津”那般繁忙,寧靜中卻多了幾分高貴。
鄰近“新津”的玉堂街,曆為達官顯貴居家所在地。
據老輩人講,這裏原本是片河灘地,下苦力的販夫走卒們,大多在此聚集棲身。
清一色的茅草窩棚,鳥巢一般,胡亂搭在涪江邊上。
前明成化年間,工部尚書黃軻奉詔帥蜀,駐節遂州六載。
黃尚書駐節遂州期間,時常感慨萬千。遂邑雖扼巴蜀水陸要衝,卻無舟輯運輸之便。遂表奏朝廷,耗巨資打造“南津”
碼頭,以利蜀中物流。
說起黃軻大人,遂州百姓莫不讚許。
曾籌巨資,建鄉賢祠以祀。
土著人口口相傳,大明二百七十五年間,遂州三大家族,黃氏位列其首。明武宗皇帝欽賜其鄉,曰“黃榜鄉”,至今地名猶存。
黃大人初蒞遂州時,經常一個人背著雙手,城裏城外到處亂轉。
繼成功打造“南津”後,他又愛上了這片河灘地。不惜舉全州之力,強勢加以整治。
工程曆時三年,耗資百萬,玉堂街成了遂州名片,名揚巴山蜀水間。
縱觀玉堂一街,群山環繞而襟帶涪江,實為龍翔鳳飛之所。
黃尚書認個死理,要死要活愛上這塊風水寶地。
他聽信一幫風水先生胡謅,擇吉日奠基開工。在臨近聖蓮湖“凸”出的地塊上,精心打造了一座府邸。
但凡到過遂州城的人,說起玉堂街上的黃府,無不蹺起大拇指,讚一個“肥諾”。
黃府占地二十畝之闊,在玉堂街上十分顯眼。
從州衙大門口直行,數百步後左拐,進入蓮池小巷,再繞過天上宮高大的戲樓,遠遠就能看見黃府布滿銅包釘的大門,以及兩側威猛無比的石獅子。
宏闊的廣場上,矗立著十丈高的桅杆。上掛一麵六尺杏黃旗,威風凜凜地飄揚在半空中。
府邸大門正上方,橫懸一塊金絲楠木匾額。
橫匾上題“黃府”二字,為遂州名士周小樓所書。
字大如鬥,流光溢彩,燦爛炫目。
現如今府邸的主人,同樣是遂州最高行政長官,同樣也姓黃。但他與前朝的黃軻大人,一點關係也沒有。
如今這個黃大人,名叫黃中玉,本是川北劍閣大山裏的人。
前明萬曆三十一年,川北大旱。黃氏先祖逃荒,舉家內遷至遂州城。經過數十年慘淡經營,家業日漸興旺。到了黃中玉這一輩人,黃氏一門,已為遂州數一數二的名門貴族了。
皇朝康熙五年春,為籠絡漢人文士學子之心,朝廷特開恩科取士。
黃中玉赴省垣成都鄉試,中得頭名解元。意氣風發地趕赴京師,參加禮部會試,再中會元。
終以一甲第三人及第金榜,授翰林院編修。
又三年。
黃中玉得邑人張鵬翮賞識,向朝廷力薦其知任遂州。
《遂州誌》載:張鵬翮,字運青,號寬宇,遂州小溪人。
時任吏部尚書,為官清廉有直聲,好提攜後進,對鄉黨尤愛之。
黃中玉得張鵬翮鼎薦,三年前走馬上任時,還不到三十四歲,好不春風得意。
誌書上寫得明白:“……權謀善變,風流倜儻有才情,政績斐然頌四方。”
黃中玉到任遂州三年,口碑甚佳。
每年春上,他都要想些花樣,搞一些親民活動。尤其春節期間,三天“迎春”的春戲,更是他年年必做的功課。
考據方誌,遂州“迎春”始於隋唐,興於宋元。前明嘉萬年間,盛極一時。
立春前一日,不論城市鄉村,人們見麵時都相互說吉利話,彼此間索要少許錢物,謂之“報春”。
立春之日,州屬各縣的戲班子,便齊聚南津碼頭“望鶴樓”
下,大唱百鑼“迎春”大戲。
扮春官者穿五色彩衣,隨著鑼鼓之聲,舞於戲台前。逐一向官爺們討要“春喜”,謂之“迎春”。
再一日,春官手持柳條兒,遊於城內的大街小巷。見人就打,謂之“打春”。
“打春”者,意為“迎春”已經結束。各家各戶應抓緊時令節氣,蓄積草木肥或牲畜糞水,以備春耕。再不可遊手好閑,到處貪玩貪耍了。
今年的立春日,黃中玉想玩一個新花樣,欲仿效前朝舊製,在州城中央的蓮花廣場上,舉行盛大的“迎春祈福大會”。
屆時,他將親率州衙百官,前往城西臥龍山廣德寺,迎奉該寺鎮寺之寶“觀音珠寶印”,置廣場中央社稷壇上,供遂州百姓觀瞻。
州牧大人瘋了嗎?
天下人誰不知道,滿人定鼎北京後,取消了前明一切舊製。
尤其禁止地方各州府衙門,舉行各種與漢人有關的祭祀活動。
“立春”為漢人二十四節氣首節,到達時間為正月初一前後。與農人耕作息息相關,曆為漢人所重。
滿人乃遊牧之輩,哪知“立春”“雨水”為何物?
“立春”之日,黃中玉欲祭天祀地,以祈“春福”。他這麼鋪排,不怕犯了當朝權貴禁忌嗎?
州牧大人不是傻子,他當然知道其中的厲害。
但是,他仍然要做這件事。
今年的年份很特別,立春日為正月初一。而明年的立春日呢,則罕見地為臘月三十。
遂州土諺雲:“一年兩頭春,黃豆貴如金。”
老輩人說,“兩頭藏春”的年辰不好,農人地裏必欠收成。
應向上蒼祈福,以佑百姓。
黃中玉應父老之命,奏請朝廷恩準,恢複遂州春日祈福大會。
消息一經傳出,周鄰各鄉縣民眾,紛紛擁入遂州城,以觀其盛。
臘月初九,黃中玉知會州衙各僚,聲言“祈春福”大會如期舉行。
捕頭陳豫川聞訊,心裏著實犯難。
時滿人入主中原不久,世道遠非太平,各地盜賊強徒神出鬼沒。“觀音珠寶印”乃國之重寶,豈可輕易置於大庭廣眾之下?
然州牧大人堅持己見,一衙同僚皆擁戴。
陳豫川無可奈何。
他小小一介捕快,怎敢拂了一州之長的美意?
坊間白衣賊傳聞甚囂,陳捕頭怎不憂心忡忡?隻得提前安排,暗中密布眼線,做些防衛準備。
正月初一。
立春。
遂州城西,臥龍山廣德寺,燈火通明。
寺內寺外,人山人海,鑼鼓喧天。
由紅色毛毯鋪成的大道,寬約四尺。從山腳下的“觀音道場”牌坊,一直鋪到大雄寶殿前的“聖旨坊”下。
計約二裏許。
紅色毯道兩旁,四百名廣德寺僧,雙手合十肅立,口誦《阿彌陀經》。
經聲清越洪亮,一裏之外,清晰可聞。
黃中玉身著官服,率百名州衙僚吏,一步一叩地跪拜至“聖旨坊”玉石階前。
高高的玉石階梯,計有九十九級。
玉砌階梯欄杆,皆飾以滾龍抱珠,氣勢恢宏。
莊嚴肅穆的“聖旨坊”,建在玉石階梯的最上端,乃大唐僖宗皇帝十一妹封遂寧公主時,聖天子頒詔所建。曆為廣德寺僧眾迎接“聖旨”的地方。
高大的“聖旨坊”下,當代廣德寺主持雪珂禪師,寶相莊嚴,正身披紅色木棉袈裟,肅立於坊前。
“聖旨坊”左前側,立一主禮僧,手捧一卷《疏文》。
雪珂禪師身後,置一四方紫檀案。案上琉璃罩裏,赫然罩著遂州百姓心中的聖物——“觀音珠寶印”!
印大如升,瑩瑩放出溫潤的光澤。
四名偉岸的武僧,身著絳色僧袍,緊緊護衛在紫檀案四圍。
子時。
藏經閣的鍾樓上,“當……當……當”撞響了108 次新年鍾聲。
悠揚悅耳的鍾聲,一聲接一聲不斷地響起,久久回蕩在臥龍山幽邃的深穀裏。
“聖旨坊”下,百名州衙官員,在黃中玉率領下,齊齊伏拜於地。
雪珂禪師左掌立胸前,右手撚佛珠,口誦《妙法蓮花經》。
經聲清越,似天籟之音,縈繞四野。
寺院佛樂隊,管弦齊奏《觀世音菩薩心咒》。
佛樂聲中,主禮僧展開《疏文》,高聲誦曰:伏以護法諸天,大權真宰,身居上界,德禦人間。施擎天立地之功,有護國安邦之力。廣化眾生,救渡群品,發宏誓願而助佛宣揚,顯威神力而除邪罰惡。成就眾生,功證佛果。如是,皈投金相,瞻禮威容,仰天限以遙觀,望他心而洞鑒。不違本誓,滿所祈求。
主禮僧誦畢《疏文》,躬身退步至坊後。
頓時,莊嚴的“聖旨坊”下,引磬音落,木魚聲起。
四百僧眾雙手合什,齊聲唱偈。
偈曰:
佛慈廣,感應無差,寂光三昧遍河沙。願不離伽倻,降福齋家,金地湧蓮花!
子時二刻,佛樂隊再奏《大悲咒》。
隨著佛樂又一次緩緩響起,四位武僧動作整齊劃一,齊齊將四方紫檀案抬上肩。在雪珂禪師率領下,向城中蓮花廣場進發。
佛樂隊笙簫齊鳴,走在隊伍最前麵。
黃中玉領州衙百官,亦步亦趨地跟在後麵。
成千上萬的善男信女,手執小紅燈籠,口念“阿彌陀佛”,緩緩移步其後。
火龍般的護寶隊伍,蜿蜒行走在山道間。
隊伍所到之處,沿途住家百姓莫不開戶燃燭鳴炮仗,跪迎道旁。
寅時二刻,護寶隊伍緩緩過郪水。
安瀾橋一拱如虹。
突一白衣者,從橋孔臨水處淩空躍起,瞬間掠過“火龍頭”。
其疾如風,常人莫能辨焉。
火龍般的護寶隊伍,竟未受絲毫驚擾,依舊緩慢而行。
隱於人群裏的陳豫川,暗道一聲不好,急施“淩空飛渡”
之功,大鳥般掠到隊伍最前麵。
四位武僧腳履沉穩,肩輿紫檀案安然無恙。
雪珂禪師見陳豫川飛掠而至,意味深長地望了望他,又滿臉祥和地繼續引導隊伍前行。
陳捕頭一臉困惑,不解地搖搖頭,再次隱於人群中。
他很奇怪,明明見一白衣人從橋下躍起,難道自己眼花了?
卯時一刻,紅日東升,霞光萬丈。
瑰麗的晨曦裏,祥雲繚繞。
浩浩蕩蕩的護寶隊伍,次第進入城西“登龍門”。
卯時二刻,蓮花廣場上,廣德寺佛樂隊奏響《心是蓮花》。
佛樂空靈明淨。
廣場萬民,如沐春風。
在雪珂禪師導引下,四位武僧抬著紫檀案,緩緩走上社稷壇。
社稷壇高一丈八尺,上設先農神牌。
神牌高二尺四寸,寬六寸。座高五寸,寬九寸五分,紅牌金字。四圍幔仗垂幕,重重疊疊。儀注祭品,分列兩旁。計有香、花、燈、水、果、茶、食、寶、珠、衣“十供養”和豬、牛、羊“三牲”。
另有紙紮的金馬一對,碧雞一對。
社稷壇前設蒲團九個,上鋪金黃色錦緞。正中一個略大,為掌壇師專座。
其餘八個稍小,以掌壇師專座為界,左右各四,為敲打犍椎法樂的佛樂僧人,臨時演奏之位。
卯時三刻,社稷壇掌壇師垂手以迎。
雪珂禪師雙手合十,領四位武僧至壇上,輕輕將紫檀案放下,穩穩置於先農神牌前。
四位著彩衣的童男童女,先獻紅綢覆琉璃罩上,再置鮮花簇擁四圍。
“安聖”畢。
辰時。
州衙儀仗隊,鳴火銃三十六響,緊接著又鳴鞭炮一萬響。
司儀高聲宣布,“迎春祈福大會”正式開始。
州牧黃中玉淨手,正衣冠,在掌壇師引領下,徐步至先農神牌前,依朝廷禮部所頒儀程,行“耕籍禮”。
州衙百官齊跪,領百姓望闕。先跪拜天地,再向先農神牌而拜。
八位樂僧神態肅穆。
在掌壇師指揮下,手裏的笙、簫、笛、雲鑼、嗩呐、小鼓、磬、木魚齊鳴,七奏“豐收”大樂。
司儀依序“三獻”。
一獻“十供養”,二獻“三牲”,三獻金馬碧雞。
“豐收”大樂凡七奏。
初奏迎神樂,演奏“永豐”之章。
黃中玉率百官領萬民,齊唱“受福”頌詞:句芒秉令,土牛是驅,天下一人,蒼龍駕車。念彼田疇,民命所需。生民有德,尚式臨諸。
二奏奠帛初獻樂,演奏“時豐”之章。
黃中玉率百官唱“初獻”詞曰:
先農神哉,耒耜教民。田祖靈哉,稼穡是親。功德深厚,天地同仁。肅將幣帛,肇舉明禋。厥初生民,萬彙莫辯。
神錫之庥,嘉種廣誕。執茲醴齊,農功益見。玉瓚椒醑,肅雍舉奠。
三奏亞獻樂,演奏“鹹豐”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