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的魚兒們(3 / 3)

這項研究始於二十多年前,起初目的隻是調撥生物鍾以期延長人類生命,但隨著研究的深入,科學家們發現,盡管控製生物鍾可以減少自由基的產生,延緩肌體衰老時間,但意識的衰退乃至湮滅卻無法逆轉,最終導致腦死亡。他們發現,意識的衰老跟所謂“時間感”密切相關,從而又在鬆果體中發現了相關受體,經過多年臨床實驗,研製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時間感延宕治療法”。接受治療的病人,盡管身體處於正常速度的物理時空中,但意識卻停留於減緩了成百上千倍的時間流體中。

所以他們活著,或者說,半死不活著。

“可這跟你有什麼關係呢?”我記得自己這樣問道。

“住在一個寢室的女生,她們的生理周期會趨於同步,這個你總知道吧。”

我點點頭。

“所以我每年都需要來麗江一次,以消除延宕效應對身體機能的幹擾。”

在那一瞬間我有些眩暈。延宕治療仿佛隻用於一些行將就木的老不死身上,出於穩定股價或者公司權力鬥爭的需要延長他們的壽命,可如果用在正常人的身上呢?我努力想象著在一秒內經曆百年的感覺,但想象太無力了。如果將時間感延宕到無限長,也就是減緩到近乎靜止,那麼是否這個人,或者說這個意識就得到了永生?那麼肉體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你還記得我說過的吧?不是我選擇了你,也不是你選擇了我。”她有些抱歉地笑了笑。

我突然莫名恐慌起來,仿佛掌間又握滿了流沙。

“你是我的反麵,是我的補集,是我被宙斯的閃電劈開的另一半身體。”

這詩意泛濫的話在我聽來卻不啻於最最惡毒的詛咒。

9

女孩要走了,她說她的療養期限到了。

我們靜靜地坐在黑暗裏,玉龍雪山就橫亙在我們眼前,反射著銀色的月光。誰都沒有說話,我猜,該說的不該說的都已經說得太多,是時候閉嘴了。可那些對白,伴著那騸驢似的背景音樂,在我腦子裏循環播放個沒完沒了,特別是在夜裏。

“還記得你桌上的小鬧鍾嗎?”

我看著她那好看的側臉在黑暗中微微泛光,決定保持沉默。

盡管“時間感延宕治療”費用高昂,但它的反向操作卻是成本低廉。專家們開始論證這種被稱為“時間感凝縮技術”的商業化前景,在幾大財團的聯手下,這項技術迅速地被孵化,並在政府的默許下利用國際勞動法的空子,在跨國企業的發展中國家雇員間進行試驗。那台鬧鍾便是微型的“時間感凝縮器”。

“原來我們都是小白鼠。”我記得自己挖苦道,腦海裏浮現出老板的大餅臉,他不可能知道這些,因為他桌上也擺著小鬧鍾。

“這事說出去也不過是天方夜譚罷了,那項技術的理論基礎是不存在的。”

“不存在?”

“據說從理論物理的角度無法成立,所以他們將它依托在帕格森的哲學基礎上。”

“那又是什麼鬼東西?”

“不知道,也許也是扯淡吧。”

“也就是說,我的那些症狀,什麼狗屎PNFD二期,全都是時間感凝縮的副作用?我的意識時間跑得比物理時間快?難怪每天累得像條狗,生命不息,加班不止,真得感謝公司選我當優秀員工。哈哈哈——”

烏雲遮蔽了月亮,雪山的反光消失了,一束紅色激光打在海拔五千六百多米的雪壁上,演出開始了。高頻激光束在雪山上織就一張全息的光網,三維的圖案拚疊變換著,大概是開天辟地宇宙洪荒之類的神話劇。我無心欣賞,隻覺得那光晃得自己心神不寧。

凝縮技術盡管對提高社會勞動效率起著巨大的作用,但副作用很快顯現出來,時間感與新陳代謝速度的差異導致肌體機能紊亂失衡。財團撥款在發展中國家成立了康複中心,並通過影響勞動法形成製度化,一來借助時間感的調節恢複實驗者的身體機能,二來觀察時間感對人類生活方式的影響。而最重要的一個發現便是,凝縮效應正好可以與延宕效應兩相抵消。

“也就是說,我隻是他們安排為你采陰補陽的補品之一?”盡管早有預感,可一名中年男人虛弱的自尊心強迫我撕破臉皮,再次確認自己的尷尬處境。

“采陽補陰。如果你硬要用這種字眼的話。”她似乎表示十分同情。

“那麼騸驢呢?”

“那是調諧雙方波段的一種方式,我早說過。”

我沉默了,等著她說我比她以前的抵消拍檔更帥、更有情趣、更特別之類安慰的話。可她什麼也沒說,也許她知道這並不會讓我更好受些。

“那些狗呢?”我已經黔驢技窮了。

“它們很正常,隻是在時間場的紊流中產生了腦神經結構的變異而已。”

“我隻有最後一個要求,”我望著她黑暗中閃閃發光的眼睛,像一對寂寞的螢火蟲。“陪我再看一次那些小魚兒,也許這世上隻有它們是真實地活著。”

那對螢火蟲更亮了,她輕輕撫著我的臉,仔細端詳,說:“其實……”

我捂住她的嘴,搖頭示意她不要說下去。我想,我們不必把那三個字說出口。

她輕輕地掰開我的手,吐出了那三個字:

“別傻了。”

10

我孤單地蹲在麗江的水溝邊,看著遊來遊去的魚兒們。她走了,甚至沒有留下聯係方式。掌心的沙子硌得我生疼,無論我握得多麼緊,它終究還是流走了。

魚兒啊魚兒,現在隻有你們陪著我了。一瞬間,我突然強烈地羨慕甚至妒忌這些不舍晝夜的魚兒,它們的生命簡單而純粹,隻有一個方向,而無需在無窮多的選擇麵前優柔寡斷進退維穀。可如果真的將這樣的生活強加在自己身上,恐怕又會怨天尤人了吧。永不知足,是否這就是人性無法戰勝的軟肋。

突然間,我很想朝自己的自戀自憐自怨自艾狠狠吐一口唾沫,但終於我還是咽了下去。

我看著那條小黃魚第三次被水流衝離隊伍,搖晃著掉到後麵,又奮力擺著尾巴回到原位。真他媽頑強!我暗暗讚歎並用以自勉。

且慢——

難道每次都是它?每次的動作和軌跡都如此相似?毫厘不爽?我心情矛盾地等待著。大約過了二十分鍾,那條天殺的小黃魚再一次以同樣優雅的動作、同樣的軌跡掉隊、落伍而後迎頭趕上時,我已經將手中的石塊高高舉起。

石頭穿越魚群的全息影像,緩緩沉入水底。

我拳頭裏的最後一粒沙子也滑落了。

我的療程結束了,抱著不那麼健康的心情和不那麼愉快的身體,我登上了返程航班。飛機還沒起飛,鼾聲已經此起彼伏,看來康複療效顯著。可突然,我對回歸那座充滿鬥爭與壓力的水泥森林充滿了恐慌,因為我不知道什麼是值得依靠的,一切都那麼浮誇而虛假,包括自己。

飛機起飛了,地麵漸漸遠去。城市、道路、山川、河流……世界縮小成一麵由不同方格組成的棋盤,每個方格中,時間或快或慢地流淌著。那些螻蟻般的人群,便被一隻看不見的大手操控著,撥拉成幾堆,填塞進不同的方塊裏。時間飛快的,窮人、勞工、第三世界;時間緩慢的,富人、老板、發達國家;時間近乎停滯的,領袖、偶像、神……

突然,兩隻胖乎乎的小手把整個世界都攥在拳頭裏,手背向上,擺在我的麵前。

“左,還是右?”

我惶恐地瞅瞅左邊,再看看右邊,猶豫不決。

一陣尖利的嘲笑聲。

我狠狠心,一把抓住那兩隻胖手,用力在日光之下攤開,結果無論左右,都是空空蕩蕩,一無所有。

“先生,先生……”

漂亮的空姐把我叫醒了,托她的洪福,我終於記住了那個夢的內容。那是我一肚子壞水的表哥,他最喜歡玩的遊戲,就是讓我猜他哪隻手裏藏有巧克力,他總是利用我優柔寡斷的性格,盡情玩弄。

“先生,不好意思,請問您要可樂、咖啡、茶,還是要……”

我看著空姐漲紅的臉,微微一笑,“還是咖啡吧,不加奶,不加糖。”

也許,這便是我在這世上僅有的自由選擇。

⊙文學短評

為了提高社會勞動效率,技術的全麵介入,人的身體不可避免地出現機能紊亂或神經官能症,於是,“強製療養”成為了“作息規律得近乎病態的辦公室白領”們的必修課程。在陳楸帆的《麗江的魚兒們》中,麗江古城成為一片自我放逐者的樂土,在此兩位療養者發生了一次別出心裁的豔遇,然而故事的主人公終究洞悉了這一切的秘密:現代理性控製人的身體,控製人的日常生活,甚至包括這次精心安排的“豔遇”,都是“強製療養”的一部分,而一切的目標都是為了提高勞動生產率。在這個“楚門的世界”裏,小說驚心動魄地揭示了現代資本主義時代技術理性全麵操控的可怕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