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護蔬菜的營養、蔬菜烹調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一棵菜中,外層菜葉的維生素C比內層菜葉含量要多,葉部較莖部為多,所以要盡量少丟棄菜邊和外層菜葉。
(2)蔬菜要先洗後切,切塊均勻,急火快炒;少放水勿棄湯。
(3)蔬菜要隨切隨炒,不要放在水裏久泡,否則會使蔬菜中的可溶性維生素和無機鹽溶解於水中而損失。
(4)烹調蔬菜時適當加點醋,可以減少維生素C的損失。這是因為維生素C在堿性環境中容易被破壞,而在酸性環境中是比較穩定的。勿加堿。
(5)熬菜或者煮菜時應將水煮沸後再將菜放入,這樣可以減少維生素的損失,同時也能減輕蔬菜原有色澤的改變。
(6)菜應現做現吃,勿久置,切忌反複加熱。
防止肉類食物營養損失的烹調方法有以下幾種:畜禽肉類食物中所含的蛋白質、脂肪等在烹調中基本不受損失,各種烹調方法也影響不大。但維生素卻因烹調方法不同而有所損失,可采用下述方法加以保護:第一,掛糊上漿法:原料外部裹上一層“保護殼”避免原料與高溫直接接觸,從而保護原料中的營養成分蛋白質、脂肪、水、無機鹽,並使肉嫩味香。
第二,急火猛炒法:此法可使肉類的營養成分得到保護,尤其對維生素的保存率最高,據實驗豬肉用“急火猛炒”2~3分鍾,硫胺素保存率在87%,核黃素B2保存率為100%;如用燉煮法半小時硫胺素的保存率為53%,核黃素為85%。因此平時吃肉,最好切成絲、丁、條,用急火猛炒,並配以蔬菜,既保護營養素,又可使營養成分合理搭配。
第三,文火慢煮法:一般指煨、燉、燜、燒肉類食物。文火煮熟的方法,時間較長,易入味,一般在2~3小時;時間不足或過長都會影響風味、蛋白質和脂肪基本保護。
第四,熏炸煎烤法:熏烤煎炸肉類,風味獨特,熏烤多用木材、電烤箱等,一般認為營養成分特別是蛋白質、脂肪變化不大,產生有害健康的物質也不多,不會影響人體健康。但煎炸油不要反複使用,熏炸煎不要太焦,並應常配些蔬菜水果類食物。
雞蛋營養豐富,為了保護雞蛋的營養,宜采用煮、蒸烹調法。雞蛋不宜生食。
另外,豆類適宜做粥。豆類炒、爆烹調後,不易被人體消化吸收,最好煮、燜,不宜爆炒。
小貼士:
烹飪中的小竅門
要使食品達到預期的良好效果,竅門很多。總體來講,需要注意下列幾方麵。
1.火候與時間
火候即烹調時所需要的溫度。通常分為烈火、溫火和微溫火等幾種。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做法,需要不同的火候。炒腰花和炒青菜,為了使食品脆嫩,並保持青菜的營養,就必須分批少量,烈火急炒。溜魚片,燴生雞絲,就需要微溫的火候,食品才能嫩而漂亮。紅燒肉類需要放在微火上很長的時間,才能味美可口,軟細適中。
2.食物的選擇
選擇原料時,除了注意質量好壞和是否新鮮以外,還應注意選擇適用於某種烹製法的品種和部位。炒肉絲最好選用裏脊,蒸米粉肉需用五花,做扣肉則以後臀尖較為合宜。如部位選用不當,就會影響烹調的效果。除此之外,每項食物在切法上各有其特點,要加以注意。
3.作料
作料與烹調的顏色濃淡有密切的關係。一般應選用上等的作料。作料中最需要的是好湯(雞湯、肉湯)、好醬油、料酒、蔥、薑、蒜、鹽、醋等。
4.顏色
為了使製品美觀,除了食物本身之外,常常還需要加上其他顏色的配菜。例如香酥雞的旁邊可襯上生菜和胡蘿卜,這樣就顯得分外美觀;在製備時,為了使紅菜更紅,就需要加醋;要使青菜更綠,就需烈火爆炒。每一種做法應保留其固有的顏色,例如清蒸的食品,不應加醬油,顏色就比較好看。
5.製品的溫度
熱菜必須熱食,冷菜則必須冷食。食物烹製之後,應立即食用,否則會影響味道和外觀。
主動飲水保證身體需要
如果把體內的水看成是一條河,生命的各種新陳代謝活動就在其中航行。如果沒有水,新陳代謝活動就不能進行,各種營養素就像散落在幹涸河床上的沙礫。
飲水不足還會使人發胖,這是因為新陳代謝也需要用水分去“燃燒”脂肪。
家中的白開水其實是最好的飲料,長期飲用汽水和含有咖啡因的飲料都對身體有害無益。科學家研究發現,白開水進入人體後可以立即發揮新陳代謝功能,調節體溫,輸送養分,增進免疫功能。習慣喝白開水的人,體內脫氧酶活性高,肌肉內乳酸堆積少,不容易產生疲勞。
飲水還應達到一定的量,成人每日大約需要2 200毫升的水,從食物中可得到約1 000毫升,其餘的1 200毫升則需飲水來補充。但這並不是絕對的,可根據具體情況調整飲水量。如在發燒、服藥時需要多喝一些水。如果因運動量大而出汗過多,可在白開水中適量加些鹽。
專家認為喝水“適時”也很重要。一般人都是渴了才想起來去喝水,其實當我們感覺到渴時,細胞已經處於不同程度的脫水狀態了,此時新陳代謝會變得紊亂,血液中毒素也會增多,免疫力自然也會減退,所以我們應隨時注意為身體補充必要的水分,不要等渴了再喝。
掌握正確的喝水方法對健康非常重要。
(1)不喝生水。生水中含有各種各樣對人體有害的微生物。科學實驗證明,一滴生水中大約有4 000萬個細菌,另外還有寄生蟲卵;其中的傷寒、痢疾杆菌在水中可以活到1個月。這些病菌喝到人肚子裏以後,容易使人患急性胃腸炎、傷寒及痢疾等傳染病。
(2)口渴時不要大量飲水。一下子飲水過多,會使胃液中斷,導致胃腸的吸收能力減退。大量的水集聚在胃腸中,還使人的胸腹感到脹滿,因而有礙於健康。
(3)大量出汗後應喝鹽開水。大量出汗會使人體耗去大量水分,這時應該及時予以補充,以免導致脫水。
但在大量出汗的時候,隨著汗液的排出,鹽分也會隨之排出人體,因而需要喝一些含有鹽分的開水,一般以500毫升水放1克鹽為宜。
(4)飯後不宜馬上飲茶。據營養學家分析研究,飯後飲茶會導致人體內鐵質不足。因為茶葉中的單寧酸和食物中的鐵質混合後會產生沉澱,這就妨礙了人體對鐵質的吸收利用。
(5)睡前不宜飲茶。在晚上睡前如果飲了茶水,其中的茶堿會對大腦皮層產生興奮作用,會引起多尿和失眠。
我們一天應該喝多少水呢?
保證充足的攝水量對人體生理功能的正常運轉至關重要。那麼我們每天究竟該喝多少水呢?一般而言,人每天喝水量至少要與體內的水分消耗量相平衡。人體一天所排出的尿量約有1 500毫升,再加上從糞便、呼吸過程中或是從皮膚所蒸發的水,總共消耗水分大約是2 500毫升。而人體每天能從食物中和體內新陳代謝中補充的水分隻有1 000毫升左右,因此,正常人每天至少需要喝1 500毫升水,大約8杯。
通常每個人需要喝多少水會根據活動量、環境、甚至天氣而有所改變。正常人喝太多水對健康不會有太大影響,隻是可能造成排尿量增多,引起生活上的不便。但是對於某些特殊人群,喝水量的多少必須特別注意。比如浮腫病人、心髒功能衰竭病人、腎功能衰竭病人都不宜喝水過多。因為喝水太多會加重心髒和腎髒負擔,容易導致病情加劇。這些人該喝多少水,應視病情聽取醫生的具體建議。而對於中暑、膀胱炎、便秘和皮膚幹燥等疾病患者,多喝水則可對緩解病情起到一定效果。此外,人在感冒發燒時也應多喝水,因為體溫上升會使水分流失,多喝水能促使身體散熱,幫助病人恢複健康。而懷孕期的婦女和運動量比較大的人水分消耗得多,也應多喝水。
小貼士:
早起一杯水
每天早上喝一杯水,並能做到持之以恒,對健康和延年益壽有如下好處:1.利尿作用清晨空腹飲水,15~30分鍾就有利尿作用,其效果迅速而明顯。
2.促進排便
清晨飲水可預防習慣性便秘。由於胃腸得到及時的清理洗刷,糞便不會瘀積幹結。同時,飲水對胃腸也是一種輕微的刺激,能促使胃腸蠕動,有利於排便。
3.排毒作用
許多家庭有晚餐吃得豐富的習慣,因此,晚餐攝入的動物蛋白及鹽分進入體內較多。動物蛋白質在體內分解代謝會產生一定的毒性物質,早晨起床及時飲水,可通過促進排尿,盡快把它們排出體外。
4.預防高血壓、動脈硬化
若在早晨起床後馬上喝杯溫開水,有利於把頭天晚餐吃進體內的氯化鈉很快排出體外。平時飲水多、愛喝茶的人,高血壓及動脈硬化發病率就低。
5.預防心絞痛
人體通過一夜的睡眠後,體內水分隨尿液、汗液和呼吸丟失許多,血液會變得黏稠,血管腔也因血容量減少而變窄,這常使供給心髒血液的冠狀動脈發生急性供血不足,甚至發生閉塞。因此,心絞痛及心肌梗塞多發生在清晨及上午九點左右。老年人如在清晨喝杯水,就能達到補充水分、降低血液黏稠度和擴張、複原血管的目的,從而減少心絞痛及心肌梗塞的發生。
清晨飲水應以白開水為好,飲水量一般宜為200~400毫升左右,過多飲水對胃不利,也影響早餐進食,故要適量。
需要注意的是,飯前飯後和食中均不宜大量飲水,那樣會衝淡胃液,影響消化。適宜的時間應是:晚上臨睡前,早上起床後和白天的兩餐飯之間的時間內。
選擇適合自己的茶
茶的健康功效早已成了定論,健康地飲茶讓你受益終生。
21世紀是人類對生命科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研究的重要發展階段,茶含有人體所需要的營養成分和有利於人體健康的生物活性物質,可稱得上是最理想的飲料。
我國茶葉遍布大江南北,祖國各地均有茶的栽培,據專業人員統計,現在已有兩千個左右的花色品種。一般分為綠茶、紅茶、花茶、白茶、烏龍茶和緊壓茶六大類。
1.綠茶
綠茶是經過高溫消毒,但未做發酵處理的茶。因此,所含有效成分變化較少,基本上保持了原茶的本質,營養與保健價值較高。綠茶屬於涼性,有輕度苦味。適合夏秋氣候炎熱天氣飲用,有解熱、清暑作用。體內有熱、身體壯實者,宜飲綠茶;但脾胃虛寒、畏寒怕冷者,則不宜飲綠茶。
2.紅茶
紅茶是未經消毒,但經發酵處理過的茶,內含成分發生了較大變化。紅茶的品格與綠茶迥然不同。綠茶是以保持天然綠色為貴,而紅茶則以紅豔為上。紅茶對人體的作用比綠茶平緩,有和胃健脾功效,適合脾胃虛寒者飲用,這一點與綠茶正好相反。
3.花茶
花茶又名熏花茶、香片。是用茶葉和含苞待放的鮮花窨製而成。其特點是保持了濃鬱的茶味,又具有芬芳的花香。花茶性質平和,適合大多數人飲用。
4.白茶
白茶是采自優良品種茶樹的幼嫩尖芽,經過自然萎凋和文火烘焙加工而成。此茶既不像綠茶那樣翠綠,又不像紅茶那樣紅豔,也不像烏龍茶那樣紫褐,而是色白如銀,泡出的茶顏色較淡,故名白茶。其性類似綠茶,屬涼性。
5.烏龍茶
烏龍茶既是茶名,又是品種名,就像人的乳名和大名一樣是一個名。是采用萎凋和發酵方法,又用了綠茶的殺毒方式加工而成,稱為半發酵茶。其性不寒不熱,既有綠茶的清爽芬香,又有紅茶的濃鮮風味,適合大多數人飲用。
6.緊壓茶
緊壓茶一般是用茶的枝梢製成黑茶、老青茶,或用綠殺、紅茶片末為原料,經蒸壓處理而成不同形狀的茶,如茶磚、茶餅、茶球和窩頭茶等。此類茶的特點是久藏不易變質,便於儲運,很受邊疆少數民族和牧民們的歡迎。比較有名的有普洱茶。
由於人們居住的地區、環境不同,飲茶習慣不太一樣,身體素質差異,飲用哪一類茶合適,需要結合自身的需要來選擇,以上六類茶,哪一種茶適合你飲用,請根據自己的愛好、身體狀況、茶的品格與性質,加以選擇。讓茶為你帶來健康,願茶助你健康。
飲茶也有許多要注意的地方,你知道嗎?
1.飲茶適度,衝泡得法
不要用沸騰的水沏茶,水溫過高會破壞其中的維生素。最好現衝現喝,浸泡時間過久,茶葉中原有的極少量有害物質可能流入茶水中。
2.忌喝濃茶
茶葉過濃或飲用過量對身體都不好。患心髒病、神經衰弱、高血壓、消化性潰瘍病、貧血、甲狀腺功能亢進、失眠、便秘等病人不宜飲濃茶。
3.忌空腹飲茶
空腹飲茶會衝淡胃酸,不利於消化,尤其是飲濃茶對胃黏膜有刺激作用,如果有晨起空腹飲茶的習慣,最好先吃些點心。
4.忌睡前飲茶
臨睡前飲茶或飲茶過多會因精神過於興奮而影響入睡甚至引起失眠,尤其老年人會因睡前飲茶而增加排尿次數,睡眠不安。
5.忌用茶水服藥
茶葉中含有大量鞣酸,有很強的收斂性,易與藥物中有效成分起化學作用而影響藥效。一般認為服藥後應過3小時左右再飲茶。
小貼士:
茶的八大保健作用
茶葉成分對人體的生理、藥理功效是多種多樣的,歸納起來主要有如下八大保健作用:1.興奮作用茶葉的咖啡堿能興奮中樞神經係統,幫助人們振奮精神、增進思維、消除疲勞、提高工作效率。
2.利尿作用
茶葉中的咖啡堿和茶堿具有利尿作用,用於治療水腫、水滯留。利用紅茶糖水的解毒、利尿作用能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
3.強心解痙作用
咖啡堿具有強心、解痙、鬆弛平滑肌的功效,能解除支氣管痙攣,促進血液循環,是治療支氣管哮喘、止咳化痰、心肌梗塞的良好輔助藥物。
4.抑製動脈硬化作用
茶葉中的茶多酚和維生素C都有活血化瘀、防止動脈硬化的作用。所以經常飲茶的人當中,高血壓和冠心病的發病率較低。
5.抗菌、抑菌作用
茶中的茶多酚和鞣酸作用於細菌,能凝固細菌的蛋白質,將細菌殺死。可用於治療腸道疾病,如霍亂、傷寒、痢疾、腸炎等。皮膚生瘡、潰爛流膿,外傷破了皮,用濃茶衝洗患處,有消炎殺菌作用。口腔發炎、潰爛、咽喉腫痛,用茶葉來治療,也有一定療效。
6.減肥作用
茶中的咖啡堿、肌醇、葉酸、泛酸和芳香類物質等多種化合物,能調節脂肪代謝,特別是烏龍茶對蛋白質和脂肪有很好的分解作用。茶多酚和維生素C能降低膽固醇和血脂,所以飲茶能減肥。
7.防齲齒作用
茶中含有氟,氟離子與牙齒的鈣質有很大的親和力,能變成一種較為難溶於酸的“氟磷灰石”,就像給牙齒加上一個保護層,提高了牙齒防酸抗齲能力。
8.抑製癌細胞作用
據報道,茶葉中的黃酮類物質有不同程度的體外抗癌作用,作用較強的有牡荊堿、桑色素和兒茶素。
健康飲食遠離暴飲暴食
暴飲暴食是一種不良的飲食習慣,它會給人的健康帶來很多危害。
暴飲暴食後會出現頭暈腦漲、精神恍惚、腸胃不適、胸悶氣急、腹瀉或便秘,嚴重的會引起急性胃腸炎,甚至胃出血;大魚大肉、大量飲酒會使肝膽超負荷運轉,肝細胞加快代謝速度,膽汁分泌增加,造成肝功能損害,誘發膽囊炎,促使肝炎病人病情加重,也會使胰腺大量分泌,十二指腸內壓力增高,誘發急性胰腺炎,重症者可致人非命。研究發現,暴飲暴食後2小時,發生心髒病的危險幾率增加4倍;發生腹瀉時,老年人因大量丟失體液,全身血循環量減少,血液濃縮黏稠,流動緩慢,而引發腦動脈閉塞,腦血流中斷,腦梗塞形成。一旦出現上述不良後果,症狀重者應及時就醫,進行正確處理,以防延誤。
為什麼暴飲暴食會造成這些危害呢?
在夏天,由於天氣熱,一下子飲用過多的飲料等也會增加胃的負擔。暴飲暴食,還會使血液過多地集中在腸胃等消化器官,使心髒、大腦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應嚴重不足,使人困倦,學習效率下降。
計劃自己的飲食。想想你多久吃一些特別的食物。也許你會吃驚地發現,一些你向往已久的美食並不是經常能吃到的,所以在吃這樣的食物時要盡情享用。
計算熱量。將經常吃的東西的熱量標出來,在吃的時候先將這些食物的熱量對比,盡量選擇熱量低的食物。
吃東西時盡量有一些間隔時間,另外,最好在肚子飽的時候吃東西。餓的時候吃東西,大腦會促使你吃得很飽。因為大腦接收胃部已經飽了的信號需要大概半個小時,而在這個時間裏,你可能多吃了上百卡的熱量。另外,英國的人體學專家發現,在餐後15分鍾,人體對食物的渴望會迅速降低,不管你是否真的吃飽了,都會感覺對於繼續吃下去沒有多大興趣。這就是為什麼當我們吃飯的時候被打斷了,就很難再吃下去的原因。另外,科學證明餐後再吃甜點是很明智的,至少可以控製情緒化飲食。
俗話說得好:“少吃多滋味,多吃少滋味”,“一頓吃傷,三眉渴湯”。為了你能有個好身體,請千萬不要暴飲暴食。
那麼如何從根上根除暴飲暴食這個壞習慣呢?
1.生活要盡量規律、放鬆心態,做好預防工作,增強抵抗力,少熬夜,多吃清淡健康食品。
2.定時進餐,並且最好在肚子飽的時候吃東西,不要等很餓了再進食。
3.對美味佳肴應該以品償為主,一次不宜吃得過多、過飽。
4.在烹調菜肴時,最好不加或少加味精,多吃富含纖維素、維生素的新鮮蔬菜、水果,以促進胃腸蠕動。
5.不要用食物來使自己平靜。有一些小的動作,也能讓你感到輕鬆和舒服,吃東西並不是唯一方法,比如擦亮自己的指甲、讀幾行小詩等,隻要每天計劃性的做一兩件事,就可以緩解由壓力導致的暴飲暴食。
暴飲暴食常常源於情緒的異常激動,所以在美酒佳肴、一醉方休麵前要懂得駕馭自己的情緒,用理性來控製自己的暴飲暴食。
小貼士:
不能用暴飲暴食發泄情緒
75%體重超重的人潛意識裏把吃東西當作一種自我安慰的方式。
人們越來越習慣用吃東西來滿足饑餓以外的需要:緩解工作壓力、掩飾不安的情緒、消除緊張感覺……和體重正常的人相比,75%體重超重的人潛意識裏把吃東西當作一種自我安慰的方式,而這與饑餓無關,卻與肥胖息息相關。
了解自己暴飲暴食的動機能幫助你改掉這種毛病。如果單純為了解壓而暴飲暴食就會讓你陷入另外一種尷尬的境地,為了以後減肥的麻煩,戒掉暴飲暴食的毛病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