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讓情趣在家中綻放——讓生活變得更美的密訣(2 / 3)

剛買回來的金魚要先連同塑料袋一起放入魚缸(池)中,當袋中水溫與魚缸(池)中水溫基本相同後,方可將袋中金魚撈出放入魚缸(池)中,但切忌將袋中的水一起倒入,以免帶入細菌和寄生蟲。一般當天不要投飼。

金魚的飼料主要有紅蟲、紅線蟲、魚蝦肉、螺螄肉、米飯和人工配合飼料(浮性和沉性)等。金魚的投喂,看似很簡單,其實是一項技術性很強,且極其細致的工作。要養好金魚必須要掌握好“四定”的投飼原則,所謂四定投飼,就是定質、定量、定時、定位。

(1)定質:投喂的飼料要活,要新鮮、不變質,過剩的飼料要及時撈出,以防水質腐敗。

(2)定位:在固定位置投喂,形成條件反射,使大部分魚都能及時吃到飼料。

(3)定時:一般情況下,在每天上午6~7時,當太陽曬及魚缸(池)時投喂。但夏天宜早,深秋稍遲,可在上午7~8時投喂;冬天宜在上午9~10時投喂;切忌在傍晚(4~5時)大量投飼。

(4)定量:正常情況下,每天上午投飼1次,投飼量要視氣候、氣溫、水質、魚體大小及金魚覓食情況靈活掌握,采取逐步增加、寧少勿多的原則。讓金魚吃到七八成飽就行了。一般以投飼後1~2小時內全部吃完為宜。

要注意給金魚換水,其目的是清除水中汙物(垃圾、魚糞便及剩餘飼料、雜質),保持水的清潔,調節水溫,增加水中氧氣,從而刺激金魚的生長發育。

(1)一般換水:每天或隔天吸除魚缸(池)底部魚糞便和髒物,換去陳水1/10~1/3。徐徐兌入等溫、等量的伏(新)水。

(2)部分換水:在水色過分濃綠、殘飼過剩等特定環境下,需要換去1/4~1/2陳水。而換入新水也必須等量、等溫。

(3)徹底換水:遇到水質敗壞嚴重或發生魚病,必須徹底換入等溫、等量伏水。在正常情況下,一般每隔7~15天徹底換水1次。

結合徹底換水時,定期對魚缸(池)及一切用具用高錳酸鉀或敵百蟲等藥物消毒和曬陽。

(4)換水時間:一般宜在晴天上午7~8時、下午2~4時換水,切忌中午換水。

養金魚換水雖然是一項很普通的工作,然而它是一項技術性很強、而且具有一定科學道理的細致工作。如水溫差不能超過0.5~1℃;換水時切忌猛衝、猛倒,更不宜衝及魚體;換水當天不宜投飼或少量投飼。否則,不但養不好金魚,而且會使金魚全部死亡。

金魚生活在水中,一旦生病,在治療和隔離上都比較困難。因此,早期預防是防止發生金魚生病的重要措施。

每次結合徹底換水的時間(7~15天),用2%的食鹽溶液或呋喃唑酮(痢特靈)水溶液藥浴金魚10~15分鍾。平時飼養水可按萬分之一或五千分之一的比例投放食鹽給予防病。也可按每50千克水中放0.1~0.2克的呋喃西林或痢特靈片進行防病。尤其在黃黴季節防病更為重要。

小貼士:

熱帶魚的飼養方法

熱帶魚成為人們的新寵,那麼怎樣才能養好熱帶魚呢?

1.水

(1)水質。人工飼養熱帶魚要求水質為軟水或低硬度水,酸堿度以弱酸性或中性為好。酸性較強,熱帶魚呼吸困難、生長緩慢;堿性較強,熱帶魚的鰓組織會受到腐蝕。

(2)換水。可以部分換水,就是用吸管將魚缸底的糞便、殘餌料及其他汙物吸出。吸水量以缸內水量的1/4為宜。然後,加入同量、同溫的經過晾曬或化學除氯的新水。兌水的次數以秋冬季每周2次,春、夏季每周3次為宜。

也可以全部換水,將魚缸裏所有設備取出,將水草及魚撈出,放在與原水同溫的其他容器裏,用海綿將缸壁及缸底擦洗幹淨。每3個月~4個月換水1次。

2.水溫

熱帶魚對溫度極為敏感,如果溫度不適宜,很快就會死亡。不同種類的熱帶魚,對水溫的要求是不同的。大多數熱帶魚的水溫以20℃~24℃為宜,在繁殖期的水溫以25℃~28℃為宜,白天和黑夜溫差不能超過4℃。

3.氧氣

應該在魚缸裏種植一定數量的水草,因水生植物光合作用時會產生氧氣,使水中含氧量增加。同時,及時清除汙物、經常換水等,也可以增加水中溶解氧。

4.光照

在有陽光的房間擺放魚缸,最好在早、晚陽光不足時,各接受1小時左右的陽光照射。如果在沒有陽光的房間擺設魚缸,應該采用燈光照射水草,用60瓦的白熾燈泡或者40瓦日光燈每天照6小時。光照可使熱帶魚生長更快,使魚體更加絢麗多彩。

5.放養

缸養熱帶魚,放養密度視魚缸的大小而定。對於初次養魚的人,密度越小越好,並需添置充氣泵。對於同缸魚的搭配,文靜的魚不能和具有進攻性的魚混養;大型魚不能同小型魚混養。熱帶魚的飼料有多種選擇,如魚蟲、紅蟲或適合不同種類熱帶魚的包裝飼料等。生餌、活餌均要洗淨,以控製病源。

室內養花的技巧

沒有人不喜歡花卉。它們能帶給人美的享受。養花,可以豐富和調劑人們的文化生活,增添樂趣,陶冶性情,增進健康,為樓房裏枯燥的顏色又濃墨重書了一筆。

現在人們一般用花盆養花。

養花用什麼樣的土壤好呢?盆栽花卉,由於它的根係隻能在一個很小的土壤範圍內活動,因此對土壤的要求比露地花卉更為嚴格。

一方麵要求養分盡量全麵,在有限的盆土裏含有花卉生育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另一方麵要求有良好的理化性狀,即結構要疏鬆,持水能力要強,酸堿度要合適,保肥性要好。正是因為如此,養花時應盡量選擇有良好的團粒結構,疏鬆而又肥沃,保水排水性能良好,同時含有豐富腐殖質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這種土壤重量輕、孔隙大、空氣流通、營養豐富,有利於花卉根係發育和植株健壯生長。如果把花卉栽種在通氣透水性差的黏重土裏,或栽在缺少營養,保水保肥性又差的純沙土裏,或栽在堿性土壤裏,對於絕大多數花卉來說,都易引起生長衰弱,甚至死亡。但是上麵談到的土壤條件,是任何一種天然土壤所不具備的。

因此盆花用土,需要選用人工配製的培養土。這種培養土是根據花卉植物不同的生長習性,將兩種以上的土壤或其他基質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以滿足不同花卉生長的需要。

用花盆養花,澆水的多少也是關鍵的環節。澆水過多或者過少都不利於花卉的生長。

用什麼水澆花好呢?水可按照含鹽類的狀況分為硬水和軟水。硬水含鹽類較多,用它來澆花,常使花卉葉麵產生褐斑,影響觀賞效果,所以澆花用水以軟水為宜。在軟水中又以雨水(或雪水)最為理想,因為雨水是一種接近中性的水,不含礦物質,又有較多的空氣,用來澆花十分適宜。如能在雨天接貯雨水用於澆花,有利促進花卉同化作用,延長栽培年限,提高觀賞價值,特別是性喜酸性土壤的花卉,更喜歡雨水。因此雨季應多貯存些雨水留用。雪水澆花效果也很好,但要注意需將冰雪融化後擱置到水溫接近室溫時方可使用。若沒有雨水或雪水,可用河水或池塘水。如用自來水,須先將其放在桶(缸)內貯存1~2天,待水中氯氣揮發掉再用,較為穩妥。澆花不能使用含有肥皂或洗衣粉的洗衣水,也不能用含有油汙的洗碗水。

此外,澆花時還應注意水的溫度。不論是夏季還是冬季澆花,水溫與氣溫相差太大(超過5度)易傷害花卉根係。因而澆花用水,最好能先放在桶內(缸)晾曬一天後,待水溫接近氣溫時再用。

澆花時間的控製也很重要。通常情況下,喜濕花卉應多澆水,喜幹旱花卉宜少澆水;球根類花卉澆水不能過多;草本花卉含水量大,蒸騰度也大,澆水量比木本花卉要多;葉大而軟,光滑無毛的花卉多澆,葉小而有蠟質層、茸毛、革質的花卉少澆;生長旺盛期多澆,休眠期少澆;苗大盆小的多澆,苗小盆大的少澆;天熱多澆,天冷少澆;旱天多澆,陰天少澆等。對於一般花卉來講,四季的供水量是:每年開春後氣溫逐漸升高,花卉進入生長旺盛期,澆水量應逐漸加多。早春澆水宜在午前進行。夏季氣溫高,花卉生長旺盛,蒸騰作用強,澆水量應充足。夏季澆水宜在晨、夕進行。立秋後氣溫漸低,花卉生長緩慢,應適當少澆水。冬季氣溫低,許多花卉進入休眠或半休眠期,要控製澆水,盆土不太幹就不要澆水,以免因澆水過多而爛根、落葉。冬季澆水宜在午後1~2時進行。

小貼士:

如何判斷缺不缺水

1.敲擊法

用手指關節部位輕輕敲擊花盆上中部盆壁,如發出比較清脆的聲音,表示盆土已幹,需要立即澆水;若發出沉悶的濁音,表示盆土潮濕,可暫不澆水。

2.目測法

用眼睛觀察一下盆土表麵顏色有無變化,如顏色變淺或呈灰白色時,表示盆土已幹,需要澆水;若顏色變深或呈褐色時,表示盆土是濕潤的,可暫不澆水。

3.指測法

手指輕輕插入盆土約2厘米深處摸一下土壤,感覺幹燥或粗糙而堅硬時,表示盆土已幹,需立即澆水;若略感潮濕、細膩鬆軟的,表示盆土濕潤,可暫不澆水。

4.捏撚法

用手指撚一下盆土,如土壤粉末狀,表示盆土已幹,應立即澆水;若封成片狀或團粒狀,表示盆土潮濕,可暫不澆水。

以上測試方法均為經驗之談,它隻能告訴人們盆土幹濕的大概情況。如需要準確知道盆土幹濕程度,可購一支土壤溫度計,將溫度計插入土裏,即可看到刻度上出現“幹燥”或“濕潤”等字樣,便可確切知道何時該澆水。

怎樣插出自己喜歡的花?

在居室裏放上幾組色彩鮮豔的插花,一定會增添不少歡樂祥和的喜慶氣氛,使人賞心悅目。

其實插花並不難,難的是如何用鮮花恰到好處地裝飾居室,這裏麵就有學問了。現代人崇尚自然,在插花時可以將水果、蔬菜等必不可少的食品巧妙地融入花藝中,創造鄉村原野的獨特氣氛,充分表現自然情趣。如客廳的空間較大,又是節日家人團聚的主要場所,可以選擇一款花色熱鬧、花器高挑的插花擺在玻璃茶幾上。上有花草,下有蔬菜、水果,通過玻璃的反射,整個客廳會顯得活潑靈動。

(1)花器。平時人們對花器的概念往往局限於花瓶,其實家裏任何能找到的容器,無論是玻璃、金屬還是陶瓷質地,也無所謂大小和形狀,都可以用來插花,有時還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冬季插花所使用的花器並不一定要透明的,相反用一些陶瓷的器皿來做花器會讓人感到舒服,顏色最好是明亮的紅色、藍色、金色或銀色,或者是這些顏色的搭配。

(2)搭配。插花時可以將許多種顏色組合在一起,例如白色、淺紅色與金色、銀色,會讓人感到溫馨、舒適。單獨使用一種顏色可以使人覺得簡潔、輕鬆,例如橙色、黃色等。同時,為更好地營造氣氛,建議把一些色彩歡快而又較相近的花和飾物組合在一起,如蠟燭和金色或銀色的細金屬鏈都是插花很好的搭配,還有絲帶、鈴鐺等,你甚至可以把一個香熏的小爐子擺在已經完成的插花作品中間。

(3)派式。插花方法主要有東方式插花和西式(歐式)插花兩種。東方式插花流派頗多,但它的構圖都是以三個主枝為中心,這三個主枝各自有附屬的從枝,從枝不能比其附屬的主枝高,但可以高過其他主枝。西式插花結構均衡、重心穩重,顯得四平八穩,其結構多以圖案型為主,具有濃鬱的裝飾味。所以,目前在家居陳設中西式插花較受歡迎。

縱使同一種花,也最好同時兼有花蕾、半開、盛開的花朵,以表現花開放程度的變化。所以采購鮮花前,就應有所考慮,有目的地去選購。剪取花枝時要在枝上留有一部分葉片,並將葉麵汙物清理幹淨。枝條長短應根據花瓶高度而定,一般要遵循黃金分割的比例規律。

(1)弧形插法——以三枝不同長短和不同方向的花枝為基礎來插花。一般多用弧線凸形的插法,也有使弧線開成凹形的插法。

(2)三角形插法——以主體花枝為中軸,左右對稱、角度平衡,顯出莊重整齊。這種插花富有禮節性。

(3)盆景式插法——多根據花枝、花朵、花色的變化,在構思畫麵的基礎上加以安排。花枝不同,亦應“因材定型”,如單插梅花,花枝不要過多,枝條宜橫斜交錯,忌筆直。若配以鬆枝,紅綠相間則更具情趣。無論哪一種插法,都要使插花作品達到和諧、平衡和富於韻律。

家庭插花的具體搭配方法:

(1)色彩搭配法。濃色的花朵應插低,淡色的花朵應插高,使花型有穩定感。

(2)自然式插法。就是突出植物的自然姿態,注意色彩協調,重心平穩。

(3)圖案式插花法。一般用於盆景式插花。首先根據花枝、花朵、花色構圖,然後再依圖插花,以產生出和諧的美感。

另外,還可以給一些新手介紹一些插花的小竅門。

(1)虛實相宜。花為實,葉為虛,有花無葉欠陪襯,有葉無花缺實體。做到實中有虛,虛中有實。

(2)高低錯落。花朵的位置切忌在同一橫線或直線上。

(3)疏密有致。每朵花、每張葉都具有觀賞效果和構圖效果,過密則複雜,過疏則空蕩。

(4)顧盼呼應。花朵、枝葉要圍繞中心顧盼呼應,在反映作品整體性的同時,又保持作品均衡感。

(5)上輕下重。花苞在上,盛花在下;淺色在上,深色在下,顯得均衡自然。

(6)上散下聚。花朵枝葉基部聚攏似同生一根,上部疏散多姿多態。

小貼士:

延長插花壽命的方法

一是“適”。即取材時間要適宜,一般冬季應在中午采花,春秋以清晨和黃昏采集為佳,夏季最好在清晨和雨後采集。根據不同的花卉種類,采集的方法也各不相同。

二是“噴”。即噴灑高分子膜,可以封閉部分氣孔,達到防止缺水、延長保鮮的目的,噴灑的高分子膜一般是用醇類和蠟類等物質。

三是“補”。即補充能源物質,一般在水中加些食糖,使水濃度達到3%~5%,在室溫28℃~30℃條件下用3%的糖水能使翠菊、金魚草、萬壽菊等的保鮮天數分別達到8天、6天、7天。

四是“防”。即防止水分蒸發,可采取水中切割,將花莖基部浸在水中剪去一段,擴大莖基吸水麵,將花莖基部切成斜麵或十字,用錘將莖基部敲碎;也可用深水醒花,即對將要萎蔫和脫水的切花,可將花梗末端放在水中剪斷後,把花全株浸入水中,促進花枝吸收水分;對多漿多汁花卉,應采取燒灼浸燙的方法,將花梗基部放在火上烤或水中浸燙,可防止植物汁液外流。

五是“暢”。即保證切花導管暢通,切花剪取的方法要合理,適時剪取花枝,宜在含苞待放時剪取,如月季、唐菖蒲、鬱金香、金魚草、晚香玉、百合等;菊花、大麗花、百日草等應在盛花期剪取;山茶、芍藥、馬蹄蓮宜在半開時剪下,寒冷季節則可選用開花盛期的花枝,以免溫度低而花蕾不易展開;切花應在早晨或下午日落後,或植物水分含量充足時用鋒利的刀具剪取,以免花朵萎蔫,剪下的花枝應立即浸入水中,使切口立即與水接觸而避免空氣進入切口而在導管中形成氣泡,使切花吸水順利,以延長觀賞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