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讓情趣在家中綻放——讓生活變得更美的密訣(3 / 3)

六是“消”。即消毒滅菌,主要是防止微生物繁殖而堵住導管;首先花瓶等容器必須清洗幹淨,可用高錳酸鉀稀溶液浸泡消毒,插花用水也要幹淨,最好是用冷開水或井水,每天換一次水;另外在水中還可加入酒精、抗生素類物質及8-羥基喹啉鹽等,也可延長切花壽命。

七是“養”。即增加營養保鮮,花卉折下後,仍需要吸收養料,在花器中放入2%的糖類、1%的維生素等營養劑,可起到保鮮作用。

教給你簡單的編織技巧

diy已經成為許多人的休閑方式。diy要的不僅是成就,更重要的是心情。享受diy帶給你的樂趣,你會擁有很多美好的回憶。當家中到處可見自己動手製作的小物件,這何嚐不是一種享受?

編織是最常見的手工。手工編織本來就是一種靠智慧和耐力,一針一線完成的工藝美術品。一個編織者經過反複構思、設計、施工,才能把精美真品奉獻給每一位受益者。她給你帶來自豪、美麗與幸福。一件精美的手工編織毛衣,也和羊毛衫、名牌西服一樣,會給你帶來自信、成功和喜悅。編織者也在不斷完善並創新,研究開發出改善右手掛線這一傳統編織方法的左手帶線編織法。

左手帶線編織法,其優點如下:

1.左手帶線而不是掛線,這樣就省去了右手需劃弧繞線的時間,因此,至少可提高編織速度1/4左右。

2.由於是左手直接帶線,編織時隻有兩隻手在動,而不需小臂再做頻繁激烈的運動,因此還可大大降低體能消耗,所以就可降低勞動強度。為此,便可稱之為節能型編織方法。

3.由於是左手在針上直接帶線,織正、反針同樣可容易地掌握帶線的鬆緊度,並且編織出來的產品,其平整度和鬆緊度都非常均勻。

4.由於正反針的帶線方式相同,編織花樣時或幾種彩色線搭配時,效果更佳。

5.假如你既會左手又會右手(傳統編織方法)編織的話,左手帶一條線,右手帶一條線,左右手先後一起編織,兩條線互不幹擾。這是傳統的右手帶線方法所不能實現的。

除了編織以外,還有布藝、陶藝等。總之,找到自己喜歡的手工,多做幾件自己喜歡的飾品,給你的家帶去驚喜的同時,還能讓閑暇過得更愜意,何樂而不為?

小貼士:

布藝調情

每個女孩子的居室夢想裏都少不了布藝,那些朦朧飄逸的窗簾,那些浪漫華麗的床幔,那些可愛貼心的抱枕……家是我們起航的地方,也是我們棲息的港灣,家中溫暖的布藝,給我們一個簡單而純粹的夢境。

布藝的顏色可以根據居室的風格和個人的喜好自由選擇,通常以淺淡的顏色為主,比如粉藍、粉綠、米色等,都給人帶來清爽、素雅、自然的感覺。

在布料方麵,灰色薄紗、提花及蕾絲麵料都極具典雅浪漫,很受年輕女士喜愛。絲絨、綢緞的華麗可以為居室增添成熟的風味,但是打理起來需要更多的細心。

布藝除了用來做簾子、沙發罩和臥具之外,還可以有其他的用途:(1)優質的家具昂貴也耐用,可是一不小心很快就會“落伍”。更換?那不是懶女孩們會做的選擇。給古舊家具做身新衣,就可以使它們“返老還童”。

(2)寫意地將一大塊裝飾布罩住沙發或者桌子,這比給它們量體裁衣做罩子要隨性得多,也浪漫得多,不想用的時候扯下來,還是一塊完整的布料,可再做其他用途。

自己動手做風箏

風和日麗的日子,出外放放風箏,既能放鬆身體,又有利於身體健康。放風箏前自己動手製作一個風箏是很重要的環節。

1.風箏圖樣的設計

設計風箏圖樣時,將紙對折,設計圖隻要畫一麵即可,利用燈光透視畫另一麵。

2.剖竹的方法

將竹子鋸成需要的尺寸,先劈半,再劈半架木片,用刀的反麵擊打裂開。

削去竹子的內竹結,不可以為了美觀去除外竹節,以免造成竹子斷裂。

劈竹子時,如果竹片粗細不均勻,劈刀應該往粗片處施加壓力。

3.整形

用刨刀刨平或用小刀刮平。烤火除外,不可隨意彎曲,以免傷及竹片纖維。

兩根竹條先讓一邊完全對齊,左手拿緊竹條放平,右手放開,用細鉛筆,在長竹約1/2處,同時在兩根竹條上畫一橫線。

長竹不要動,將短的一根反轉過來和長竹比對,有差距時對齊長竹的記號,在短竹畫第二次記號。

取短竹上兩點的中心點,此點就是短竹長度的中心線。竹條內麵向下,小刀刃放在中心線上,秤秤重量,看兩邊是否平衡。也可以將一短竹的中心點放在主軸上,試試其是否會平衡。雙手輕壓,使其彎曲,視弧度是否均勻。

4.骨架的固定

竹條先畫上記號,用酒精燈熏烤。熏烤時,竹片不可離火過近或過久,竹條受熱時,雙手宜稍加用力於竹條兩端,使其彎曲。竹條過幹時,要浸水約2小時。

烤翅膀時,翅膀末端需比設計圖高約5厘米,使其粘上風箏布時,有彈性撐開。

比照設計圖之角度,糊上白膠,用棉線,以十字形交叉綁牢。

比照設計圖綁翅膀,兩翅膀尾端須向上高約5厘米。

5.剪裁

裁剪翼麵時,多留1厘米為粘竹部份。

6.糊麵

在骨架上糊白膠,白膠務必塗在外竹節處,千萬不要塗在內竹節。塗好後貼於布上,如果蒙麵是絹,下料時應注意經緯。

7.裝飾美化

可使用奇異墨水上色,如果要調淡顏色,可以加上甲苯稀釋,也可使用水性的廣告顏料。

8.提線

提線時,要提在風箏的正麵(沒有竹條的那一麵)。提線的角度可視風箏的大小、構造、重量及風的強弱而調整角度。而提線的長度為風箏主體寬度的1/2最適宜。

9.提線綁接辦法

不論是上提線或是下提線,其末端都要綁在竹條上,此為了防止緩扣、滑脫。

10.放飛線與提線的連接

單環活結連接放線穿過抗扭接頭,繞放線一圈,在圈上打一個活結,拉緊鎖住。

做風箏是一門學問,放風箏同樣是一門學問。別看一支簡單的風箏,真想把它放得又高又遠而且身心得到放鬆,也要講究竅門。放風箏者有“四項注意”不容忽視;一是要選擇好場地。因為在放風箏的過程中,人經常要倒行,所以需要特別注意防止摔傷。要選擇寬敞的非交通道路或空曠之處,仔細觀察周圍地麵情況,路麵要平坦,沒有溝溝坎坎,並要注意運動範圍內的建築物情況。

二是要看清空中。放風箏時要注意觀察上空是否有電線,防止因風箏與電線接觸而發生事故。要盡量保持風箏的幹爽,如果掛在電線上不要貿然去取,防止觸電和摔傷。此外,一些人使用漆包線或者較細的電線放風箏,這種做法十分危險。

三是要留意天氣。放風箏中要注意風向與太陽的關係,根據天氣變化做好皮膚和身體各器官的保護,尤其要注意防止太陽光反射對眼睛造成的傷害。在乍暖還寒的春季,老年人更要注意氣候變化和運動量的適當,既要防曬,也要防止因長時間站立導致手腳凍傷。

四是要注意身體。由於放風箏的特性,需要長時間仰頭,同一個姿勢要保持較長時間。因此,老年人和脊椎動脈供血不足者在參與此項運動時,要盡量避免突然轉頭,以防腦血管的突然收縮;同時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調節參與運動的時間長短。

小貼士:

放風箏有益身體健康

我們在周末或假日裏可以到郊外去進行各種健身活動,以便調節心理,緩解壓力。選擇放風箏就是調節心理、緩解壓力的一項健身的好活動。

1.可以防治關節疼痛

放風箏可活動手、腕、肘、肩、腰、腿、足等多個部位,長期堅持下來對關節炎、腰椎痛、肩肘炎、頸椎痛等有極好的療效,結實了肌肉,增強了身體活動能力。

2.可以舒筋活血,醫治疾病

從醫學角度解釋,放風箏可以改善血液凝固係統和溶解係統的平衡,有助於預防血液高凝狀態的發生,能有效防治腦血栓、冠心病、高血壓等疾病。

3.可以調節視力

放風箏可以調整視覺,要前後左右轉動眼睛,長期下來可預防兒童、青少年近視,中老年人遠視,推遲老花眼期。正如清代富豪敦崇的《燕京歲時記》中所載,“風箏在天,以能清目”。

4.可以修身養性

人如果長期受焦慮、惱怒、悲傷、抑鬱等負麵情緒的影響,容易引起心髒病、動脈硬化、神經係統等疾病,嚴重的還可導致癌症。而放風箏多在野外等較為開闊的地方,那裏空氣清新,容易使人神經鬆弛下來,而且風箏(紮、糊、繪、放)四藝也會讓人聰明、智慧、心情舒暢。放風箏可排解雜念,陶冶情操,增加生活情趣,使人健康長壽。

怎樣跳好友誼舞

陽光普照的午後,打開音樂,放上一首輕快的舞曲,在寬敞的客廳裏和愛人共舞,是不是很浪漫的事情?交誼舞,不管是哪一個舞種,不管跳得怎麼複雜,它都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而在這每一步中,都包含著速度、距離和方向。我們把它歸納成“步速、步距、出步方向”,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步法三要素。

1.步速

這是指運步的速度,是舞步中一個時間概念上的元素。交誼舞的步速有常步、快步、慢步、超快步、加長步、“靜止”步。

(1)常步。這是根據不同舞曲具體情況而首先確定的基本步速。也就是說,在不同的舞曲中,跳舞的人首先要根據舞曲不同的節拍,確定一個和舞曲節拍相匹配的常步。有了這個常步作為一個“標準單位”,舞步速度上的變化才有對照的依據。我們平常所說的“有沒有踩準拍子”就是指的舞者的常步確定得是否準確。

(2)快步。快步就是比常步快的步速,一般情況下,一個常步占一個時間段,我們把它稱為一個“常步時”,一個快步就是1/2個常步時。

(3)慢步。慢步就是比常步慢的步速,一般情況下,一個常步時為1,慢步時就是1+1。

(4)超快步。這還是以常步為衡量標準,比快步更快的步速。一個超快步隻占1/4常步時,甚至更小。

(5)加長步。這是一種特殊處理的步速,它既不是常步,也不是慢步,通常情況下,它是比常步要長一點的舞步,約是1.5個常步時。

(6)“靜止”步。這也是一種特殊處理的步速,交誼舞中沒有絕對的靜止,隻有相對的靜止,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看似不動而又感覺在動的舞步。

2.步距

這是舞步中一個空間概念上直線度量的元素,它指的是交誼舞運步中每一步定位的瞬間,兩腳間的距離(兩腳支撐點間的距離)。交誼舞的步距一般分為一步、半步、超大步、碎步、立步。

(1)一步。以中國人的形體平均常數為依據,通常的一步,兩腳間的間距是75厘米。因此,交誼舞舞步一步的步距就是75厘米。

(2)半步。兩腳間間距不足40厘米的,我們稱為半步。

(3)超大步。兩腳間間距超過75厘米的,我們稱為超大步。

(4)碎步。兩腳間間距小於40厘米,並且破常規快速運步的舞步,我們稱為碎步。

(5)立步。兩腳合並在一起的舞步,我們稱為立步。

步距的大小,一是體現每一個舞步是否展示得到位、飽滿、恰當;二是關係到前後舞步的展示質量;三是關係到舞伴間的配合效果。在通常情況下,凡是旋轉,大角度變方向時,步距就要相對縮小。這個常識要經常念叨,成為一種下意識的技能最好。交誼舞是舞蹈藝術,不是機械加工。上述的數據都是參考標準,交誼舞實踐中,大家一定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

3.出步方向

這是舞步中一個空間概念上弧線度量的元素。指的是交誼舞運步中,腳形的變化方向。通常以腳尖、腳跟、腳內側、腳外側為參考點變化腳形。出步時腳形方向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交誼舞動作的質量。特別是在大角度旋轉動作中,腳形方向的正確是旋轉角度到位的關鍵因素。常用的出步腳形方向有直步、橫步、切步、扣步。

(1)直步。麵向舞程線,雙腳並攏,腳尖方向為正前方,腳跟方向為正後方。保持腳形方向前進或後退就是直步前進或直步後退。

(2)橫步。以直步為參考點,向腳外側方向平移的舞步就叫橫步。有左向橫步、右向橫步。

(3)切步。以直步為參考點,向前運步時,動作腿的腳形由直步形態懸空變化成腳內側朝向前進方向的舞步叫切步。一般切步腳形變化的角度為90度,也有左右兩種切步。

(4)扣步。以直步為參考點,向前或向後運步時,動作腿的腳形由直步形態變化成腳外側朝向前進方向的舞步叫扣步。一般扣步腳形變化的角度也是90度,也有左右兩種扣步。

出步方向的腳形變化在交誼舞實踐中還有很多細微的具體情況,在180度的每一個點上,都有其具體的腳形方向,但基本上是分屬上述四種腳形方向。

交誼舞是一種雅俗共賞、全民參與的舞蹈,從舞蹈體裁的特性上說,交誼舞的舞步是沒有什麼高難度舞步的。不管是學舞,還是跳舞,你隻要從這步法三要素上去琢磨,再難的舞步都不難學。交誼舞的身法、手法也可以參考這三要素。

任何一種交誼舞都離不開這三個要素。這也是跳交誼舞的基礎。隻要你能掌握好跳交誼舞的基礎,學好任何一種舞蹈都不再是難事。

小貼士:

提高舞蹈水平的方法

1.努力提高節奏感

在準確的節奏指引下,舞者在舞池中表現力是最好的,不能夠準確地按照節奏進行舞步,讓人一看,有非常痛苦的感覺,這樣就傳遞不了舞蹈的動作美和音樂美。舞蹈是音樂的靈魂和身體語言的優美結合。

2.舞姿雅致

要做到上體保持直立,但不緊張,而是自然直立,像是一棵婷婷玉立的桂花樹。如果不能做到上體保持直立,在遠處的燈光下一看,好似塌陷的雪雕,根本談不上優美。

3.眼神

所有舞蹈魅力的傳達有兩種形式,一種是舞者的眼神,另一種是舞者的肢體語言。充分領略舞伴的眼神和扶在你腰間的手,眼睛會示意你如何跟隨,而腰間的手則會指引你在舞池中的位置,兩者相輔相成,要點是時刻與對方的眼神保持一致,在一條線上。經常跳舞就可以領略到了。要是情侶之間跳交誼舞,那麼他們之間的眼神就是一條熾熱的電波,動情處會忘記了周圍人的存在。

4.自我表現力

當你的交誼舞比較熟練了,你就可以發揮自己的自我表現了,舞蹈的自我表現力是你個人對舞蹈以及伴奏音樂的理解,是你對舞蹈以外的空間的理解。兩個交誼舞高手在一起跳舞時,彼此可以閉上眼睛而不擔心會踩到對方的腳,與此同時,彼此的手中會覺得對方輕飄飄的,像輕紗一樣柔軟,似乎不存在,但確確實實,就在你眼前而且和你同舞一曲,彼此宛若驚鴻,翩似遊龍。

5.自信

舞蹈的靈魂是自信,沒有自信,所有的舞蹈都是失敗的。

可以預見,你存在的問題是:你未能上體保持直立,不是硬挺挺的直立,不是僵直,而是自然豎直,做到婷婷玉立,柔和而不呆板。然後再努力跟進節奏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