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玫瑰》reference_book_ids":[7161004937474739208,6589900827542948872,7012873192846920741,7012873192846920741]}]},"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1.戴老板揚名西方蔣不爽
太平洋戰爭使正在苦苦抗擊日本軍隊的蔣介石有了喘息的時機,也給戴笠提供了與美國人合作的機會。原本驕傲的美國將軍們這才認識到中國軍統的特殊作用,一個個都服氣地低下頭,主動前來尋求合作。正是與美國人的合作,戴笠終於走到了他一生最得意的時候。
戴笠想要和美國人進行合作,無非就是尋找一個洋主子作為靠山,進一步穩定和發展軍統,加強自己的勢力。而美國也是有圖謀的。他們從珍珠港事件中發現了中國破譯日本密電的能力,希望很快地能掌握軍統幾年所積累下來的對日本空軍密碼研譯的技術經驗。而戴笠不但不打算把自己懂得的一些東西讓美帝了解,還希望美帝能向中國提供一套研譯密電碼的科學設備。雙方各自心懷鬼胎,所以最初進行的工作,隻限於雙方交換有關對日寇的密電碼的偵收研譯。一年過去了,美國隻提供了一批普通的無線電製造器材,而戴笠也不肯把真正懂得這方麵的技術人員派到中美所,隻提供一些研譯出來的材料。雙方都沒有撈到好處,可是也都看出了對方可利用之處還很多,於是彼此不肯就此散夥,將就著“合作”下去。
漸漸的,從美國又來了八十多名美國特務,逐步深入到軍統的各個部門和中國民間,也看出了戴笠特務係統在中國蔣管區內的特權。美帝國主義又有了想法,他們認為可以借助戴笠種種為所欲為的作法,進一步把美國特務勢力伸到中國來,便重新調整了策略,主動向中國方麵示好。
戴笠看到美國願意主動提供武器彈藥、氣象器材、交通運輸工具、醫藥設備等來協助軍統,把密碼研究擴大到情報交換,心裏止不住的高興。雖然他明知美國人內心裏在打小算盤,可是這小算盤裏也挾帶了給軍統的好處,他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在雙方合作彼此都感到滿意的情況下,終於決定正式簽訂合同。
中美所第一次合同簽訂後,蔣介石極為高興,決定把侍從室主管情報的第六組組長唐縱,派兼軍統局幫辦,協助戴笠處理軍統方麵的一些業務工作,好讓戴笠騰出手來與美帝緊密合作。之後,美國特務開始在中國大肆活動。
由於第一次合同中有些問題沒有列入,中美在1944年秋天又補充簽訂了第二次合同。除了正式規定美國為軍統訓練新式特務分子及供應有關器材外,並答應由軍統選派大特務40名分兩批赴美留學,為軍統培養出一批高級骨幹分子。除來往旅費及製裝費由軍統負擔外,所有在美國受訓時費用由美方供給,每人一萬美元。
在第二次合同中,規定美方供應的武器、交通工具等在數量上均有增加。僅十輪卡車便增加到2000輛和全部維修設備,中小吉普增到120多輛,其他醫藥、電訊製造器材等也有所增加。而抗日戰爭結束後,“好心腸”的山姆大叔仍怕特務部隊屠殺中國人民的武器不夠用,又從衝繩等地送來3000噸各式武器給軍統,並海運至秦皇島。後來因戴笠死去,內部爭權奪利,對這件事未即處理。蔣介石知道後,便全部撥交前往東北的新六軍軍長廖耀湘接收了。這批武器雖未送到軍統手中,卻同樣達到了以中國人用美國武器殺中國人的目的。美帝這一陰謀,實現得可謂是天衣無縫,梅樂斯也因此在幾年間由一個中校連續被提升到了準將。
美帝對梅樂斯與戴笠的合作越來越重視,除了美國總統代表赫爾利到中美所視察過外,美帝第七艦隊司令柯克上將也前往視察,對該所工作極為滿意。戴笠更興高采烈,特意隆重設宴招待這位海軍上將,國民黨一些高級將領如程潛、張治中以及周至柔等都被邀作陪。由於梅爾斯在中國取得很大成績,美帝的其他特務機關便非常眼紅。杜諾萬到重慶時,曾與梅樂斯商談要他把一些有關情報分別供應給陸軍方麵和在華美軍高級將領。但是梅樂斯不同意,結果被杜諾萬把他扣留在美駐華大使館一天多,才放他出來。由於梅樂斯一向氣量狹小,受了這一打擊,竟弄得神經失常,1945年春回美國醫治了幾個月,直到“二戰”快勝利時才病愈返回重慶。戴笠去世後,他也送去了挽聯和花圈,並親自到場表示哀悼。
如果說戴笠和梅樂斯的感情還是出於私人情誼,那麼他對美國太平洋第七艦隊司令柯克的關係則更多的是借以利用。1946年初,戴笠還邀請柯克到北平一遊,這是戴笠與柯克的最後一次見麵。當時柯克即將退休歸國,以美國海軍耆宿的地位,仍然不失為海軍界的紅人。
戴笠這幾年通過梅樂斯的牽線搭橋,與美國海軍界有了相當的默契。美國海軍部甚至答應戰後以部分海軍艦艇援助中國政府作為條件,來達到換取支持戴笠出任中國海軍司令的目的。
戴笠一直認為,陳誠、胡宗南等都握有雄厚的武力作為後盾,而他隻有一些特務,恐一旦蔣介石死了,無所依歸,在國民黨陸軍方麵沒有基礎,不能與陳、胡抗衡。當時陳紹寬所主持的海軍總司令部已無軍艦,戴笠因為和美海軍情報部門關係密切,梅樂斯答應向美海軍部接洽,以一部分軍艦援助國民黨,由戴笠來主持海軍,並以中美所訓練武裝的特務部隊的一部分改編為海軍陸戰隊。在軍統局即將化整為零的情況下,戴笠認為隻要自己能當上海軍司令,那麼就可以將軍統所屬的部分特務武裝改編為海軍陸戰隊。而在這方麵,柯克無疑比美樂斯更有發言權。戴笠一再拉攏他,就是為了能夠在美方的支持下,獲得海軍的領導權。由於戴笠覺得自己在海軍中的資曆不夠,想要讓國民黨海軍“宿將”曾以鼎(是戴笠的親信、中美所主任秘書潘其武的四舅父,即曾流雋的四弟)出任海軍部部長,戴笠和桂永清分任次長(那時桂任駐英武官,新由英回到重慶,住在戴笠的公館),由桂在海軍部負實際責任;該部所屬的艦隊和陸戰隊,由軍統掌握運用,以作戴笠的後盾。
1943年8月份,梅樂斯赴印度視察時,在阿拉哈巴車站遇刺受傷。戴笠下令軍統在印度的組織徹查,很快弄清是日本間諜所為。梅樂斯聞訊極為高興,稱讚軍統的力量確是不凡,並大力在美國國內替戴笠進行宣傳,以至引起了美國總統羅斯福的注意。再加上美國情報人員傳來大量關於軍統和戴笠的情報,於是,在開羅會議上,羅斯福總統向參加會議的蔣介石提出,他想見戴笠。此舉無疑使蔣介石內心極其不快,並產生警覺。蔣曆來認為特務工作決不能讓其他勢力染指,特別是像美國這樣的國際強國,一旦戴笠被其控製,後果將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