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找了借口推脫,使得戴笠至死都沒有見到羅斯福。但是這充分表明,在美國人的眼中,蔣介石所領導的國民黨政府是無能和低效的,而戴笠的軍統局以極高的工作效力,給美國在軍事上帶來了極為重要的戰略價值,這不能不使美國人另眼相看。
2.“四一”大會太鋪張反遭疑
到重慶後,隨著蔣介石的個人獨裁不斷加強,戴笠的特務“事業”也不斷發展。僅局本部就達到1000多人,所屬特務不算武裝部隊,有5萬多人。除了本部的快速發展外,其基層組織也迅速增加,共有16個區、41個站、17個辦事處和各種各樣的訓練班。
因為是在1932年4月1日成立了複興社,戴笠也當上了特務處的主任,告別了跑單幫的日子,真正有了自己的小衙門。從那之後,他就對“四一”這個日子特別重視。1942年4月1日是軍統成立10周年的日子,這年也是重慶軍統局擴大成立後的第二年,軍統內外活動和形勢趨於穩定。戴笠決定熱熱鬧鬧的辦一場“四一”大會,揚揚軍統的威風。
當天,戴笠親自接來了蔣介石。當他們的車子停在大禮堂門口時,幾百名特務隊伍在周圍鴉雀無聲地站隊,等待他們進入大禮堂,雷動的掌聲幾乎要掀翻了屋頂。同時軍樂隊也彈奏了起來。整個場麵極其熱烈。
蔣介石對周圍人一邊揮手,一邊順著人群讓出的甬道走向主席台。他嘴邊帶著微笑,眉頭卻緊鎖著。他對這麼多人對自己如此忠心的擁戴感到滿意,可是此外,有一種說不清楚的感覺卻讓他很不舒服。
戴笠跟著蔣介石踏上主席台後,轉身一抬手,全場立刻安靜下來。戴笠說:“向領袖敬禮。”
立刻有人站出來指揮:“敬禮。”場內刷一聲,無數雙手臂一致地抬起。“禮畢。”又是刷一聲,無數雙手臂一致放下,動作規範得令人瞠目。戴笠滿意地點點頭,轉身向校長鞠了一躬,宣布道:“下麵歡迎領袖為我們講話。”
蔣介石此刻的心情是複雜的,他的目光自然瞟到了主席台邊的一副對聯:“從四條巷到羅家灣,組織雖有前後精神還是一個;改特務處為軍統局,同誌遍布中外忠奸決不兩全”看到這副對聯,他心裏又是一顫。因為這副由毛萬裏撰寫,戴笠選中並修改的對聯說的正是軍統的發展曆程,而這發展又是在蔣介石的扶持和默許下進行的。到現在蔣介石卻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姑息養奸,縱容了自己的下屬力量過分膨脹。比如今天這樣的場麵,萬一戴笠要對自己下手,豈不是甕中捉鱉嗎?
蔣介石身上冒冷汗,麵上卻並不表現出來,他講了幾句老調重彈的勉勵話,並和早期的“十人團”成員逐個握手、頒發獎金。
接下來戴笠宣布進行“公祭”。他一聲令下,主席台頂端和背後的布簾被撤掉,懸掛著的許多軍統死難人員的照片和陳列的500多個靈位一下子顯露出來,令人毛骨悚然。戴笠帶著悲愴的語調沙啞地說:“我們的組織,我們的團體,10年來,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跟軍統人員的獻身是分不開的。今天我們在此悼念他們的離去,激勵諸位繼續努力,為了革命事業繼續奮鬥。”
聽著介紹人的發言,眾人依次向“殉難”、“殉職”、“殉法”的死難者行注目禮。“殉難”指的是為團體戰鬥而犧牲的;“殉職”指的是因公積勞成疾不治而亡或自殺的;而“殉法”則指那些因違犯集團紀律而被處決的。戴笠一麵殺人,一麵還要彰顯自己的寬容和恩慈,表現自己的大家長身份。這樣的手段讓在場的人都感到莫名的陰森。
蔣介石在戴笠的引導下,看完500多位死難者的靈牌和遺像,然後對死難者家屬代表進行慰問、接見,發給大筆獎金和撫恤金。
公祭結束後就是聚餐。戴笠照例走到擴音器前,端著一杯斟滿的酒,叫所有的人起立,高聲叫著:“第一杯酒,祝領袖身體健康,大家幹杯!”現場歡聲雷動,蔣介石也笑著舉杯示意。
戴笠接著又命斟上第二杯,喊道:“第二杯酒,祝所有的同誌們身體健康,幹杯!”大家幹杯了之後,戴笠便請蔣介石坐下。而現場沒有人敢跟著坐下,而是等著接下來的命令。
這時大會指揮官傳令斟上第三杯酒,大叫:“第三杯酒,祝戴先生身體健康,幹杯!”
“祝戴先生身體健康,幹杯!”喊聲讓地麵都微微震動。戴笠開懷地笑起來,這才命令:“開動。”
他沒有注意到,蔣介石的嘴角已經開始抽搐。聚餐到一半,他就借口有公務在身,告辭離去。在特務們歡送的掌聲中,他坐上自己的轎車,駛離了軍統局本部,這心才算安定下來。
而“四一”大會還在繼續。晚上是羅家灣的聯歡晚會。現場張燈結彩,一片燈火輝煌。各內外勤單位、特訓班都有節目演出,有京劇、現代戲、歌舞,還有散打、擒拿氣功等等,一個接著一個,沒完沒了。戴笠最愛聽京戲,而不喜歡看話劇和電影。軍統的晚會也是以京戲為主。因一些話劇劇本多帶有進步性,很少能合他的口味。他對電影選擇很嚴,隻喜愛陳銓所編導的像《野玫瑰》、《天字第一號》等為軍統特務工作作宣傳的一類東西。開場時候,禮堂裏是座無虛席,戴笠在視野最好,也最隱蔽的位置看著一切,滿意地笑了。
隨著演出進行,許多特務覺得無聊,想溜。可是跑到出口一推門,卻發現大門是鐵將軍把守,全部上了鎖了。
一個資格較老的特務看到沈醉在禮堂外守衛,叫了一聲:“沈醉,快來把門開一下,我要出去。”
沈醉走過來,非常抱歉地說:“對不起,老板喜歡大排場。他吩咐,這樣熱鬧的場麵實在難得,還是請諸位回坐位去好好看戲罷!”
特務們無奈,又不敢露出什麼抱怨的聲色,隻好假裝高興地坐回位子繼續觀看。直到4月2日清晨5點,戴笠宣布“四一大會圓滿結束”之後,禮堂大門的鎖才被打開。
而此時在蔣介石的府邸,他剛剛醒來,在案頭批改文書。可是“四一”大會卻一直像一個心結一樣,哽在他心頭難受得很。軍統的發展,戴笠手中的權力、地位、實力,都已超過讓蔣放心的程度。他不由得開始猜忌,擔心有一天戴笠會超出他的控製,轉而對他不利。
蔣介石暗暗下定決心,從此要開始限製戴笠和軍統的擴張,提防他一手栽培出來的學生又轉過頭來害他。
一次原本想在蔣介石麵前邀功討好的“四一”大會,卻成為了兩人關係惡化的導火索。蔣戴之間由過去的兩無猜忌變成相互戒備。戴笠在籌備使一切都萬無一失時,卻唯獨忘記了,盛極必衰的道理。
3.伴君如伴虎折翅摒聲息
從1942年的“四一”大會開始,蔣介石就開始加倍提防戴笠。但是在抗戰時期,他並不敢輕易打破人員設置上的平衡,怕黨內的不穩定加劇了局勢的混亂。因此他冷眼看著戴笠在抗戰中東奔西走,不但建立了自己的武裝,還跟美方的關係越來越近,勢力一步步地壯大,心情越加的沉重和不安。所以他暗中在試探戴笠是否還在保持忠心,是否依然隨叫隨到,便於控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