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顯示自己沒有政治野心,在1945年5月召開的國民黨六大上,戴笠堅辭中央執委。蔣本來已把他圈定為中央執委,但戴笠考慮,多年來自己樹敵太多,特別要防陳立夫和陳果夫犯難作對,與其讓他們做手腳,不如自己幹脆謙讓給鄭介民、唐縱二人,既抽身退步,潔身自好,又讓二陳找不到把柄,還籠絡了鄭、唐,蔣也會減少對己的戒心。果然,戴笠的做法受到蔣的好評。
1946年1月,由於戴笠日益擴大的勢力引起了蔣介石的恐慌,以及戴笠與其他勢力的矛盾,再加上國共兩黨經過43天的談判,簽訂了《會談紀要》。這個紀要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國民黨迅速結束訓政,召開政治協商會議,保證人民享受一切民主國家人民平時應享受的權利,嚴禁司法和警察以外機關有拘捕、審訊和處罰人民的權力等。這在蔣介石來說,雖然並沒有要真正遵守執行的打算,但為了做些表麵文章,也是出於抑製和打擊戴笠勢力的需要,向戴笠秘密發出了撤銷軍統局化整為零的指令。
戴笠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接到了蔣介石的命令,他就搶先拿出一套辦法來對付蔣介石。
蔣介石的命令頒布之後,戴笠連夜起草了一份改組計劃:
一、把軍統局原先主管的軍事情報、軍事稽查業以務及軍隊中各級諜報參謀方麵的力量都獨立出來,使得軍統局的情報機構得到削弱;
二、把軍統局原先主管的特工警察力量分化出來,使得軍統局不再掌管警察行政大權;
三、改組軍統局主腦部分,使其成為隸屬於司法行政部之下的一個調查室;
四、削減軍統局本部及各外勤機關,化整為零。
另外戴笠還要軍統局堅決貫徹他提出的“裁弱留強,裏外三百”意圖的同時,在內部體製上減少指揮層次,下令撤消所有區一級的組織,恢複在省範圍內以省站為最高指揮機關。原來歸屬區一級指揮的特務人員,在絕對保密的情況下全部轉入地下,不再以公開機關和任何名義作掩護。在此基礎上,戴笠迅速清理整頓軍統內部的貪汙受賄問題,以免被蔣介石和政敵抓住口實。他指示毛人鳳成立一個財產清理委員會,自己也迅速到各地去清理財產。
蔣介石收到這份計劃的時候,心中還有一些疑問。因為他不相信戴笠會這麼幹脆地做出對他力量如此不利的削減。所以他表麵上對戴笠的決定表示肯定,但是私底下卻派人繼續調查。這一查卻發現了諸多的疑點。
首先戴笠雖然削減了軍統局內部的軍事部門,卻掌握了軍令部第二廳,把軍事情報、軍事稽查業務以及軍隊中各級諜報參謀方麵的力量都撥歸進去,全部抓到手中,成立軍事特工方麵的獨立係統。
其次戴笠掌握了內政部警政司,並將警政司擴編為內政部的警察總署,把軍統局原先主管的特工警察力量劃撥過去,形成警察行政業務與警察特工業務一把抓。
戴笠另外改編了忠義救國軍和軍統局的特務團,再加上軍委會的別動軍、交通警備司令部所屬的各團、交通巡警總隊和軍統局掌握的部分國民黨稅警部隊,把約10萬人組建成了交通警察總局。
盡管戴笠削減了各內外勤機構,但是他並沒有解散削減下來的人員,而是把這些人安插到各個司法行政部門,形成軍統化整為零後的基本力量。同時也成立了一個調查室,安頓下軍統局主腦部分的主腦部分。
最讓蔣介石氣憤的是戴笠竟然默許軍統內部成立一個叫“警壇社”的秘密組織。而該組織成立的目的甚至是明確地表示要爭奪全國的警察大權。經過這幾步計劃,軍統力量沒有被削弱,反而比原來還要更加強大。
這個消息傳到了蔣介石耳中,他沉默了很久,最後憤憤不平地說:“這個戴科長鬧昏頭了,他得明白他自己的位置。”
為了加強對情報機構的控製,蔣介石下令除了在原先情報特工部門建立的甲種會報和乙種會報之外,又建立了年度會報和月度會報。第一次年度會報是在蔣介石的官邸舉行的,並由蔣自己主持。月度會報地點設在軍統局大院對麵的漱廬,由唐縱主持。曾經是戴笠下屬的唐縱搖身一變以蔣介石代表的身份,對軍統局及其他情報部門呈送的情報提出意見和指出應當注意的問題。除了重大情報由蔣介石自己親自掌握外,其他的情報和行動全由唐縱整理分析後上報。這就使唐縱有了更重要的地位,對戴笠及軍統局內部存在的問題能及時如實地向蔣介石密報。相比之下,此時的戴笠除了負責召集和接待外,在月度會報上沒有更多的地位。可見他在蔣介石心目中的地位已經逐漸下降了。
長期以來,蔣介石手下的嫡係派別中,雖然山頭林立,派係紛呈,但是誰也難以對蔣構成威脅,蔣要削弱或打擊誰,也隻是舉手之勞。但隻有對戴笠,他不敢這樣做,以當時戴笠的勢力來說,早已是無孔不入,無所不在了,就是在蔣身邊的侍衛和警衛人員中,到底有哪些是戴笠的心腹殺手,這是蔣永遠無法弄清的,也是蔣始終不敢想象的。蔣、戴的矛盾發展到這一步,使得兩人從過去主子和奴才的關係,變成現在戴笠讓蔣介石感到如芒在背、如鯁在喉。蔣介石不得不采取最終極的手段對付戴,這就是蔣要成立五人小組秘密監視戴笠的原因。
五人小組由錢大鈞、胡宗南、唐縱、宣鐵吾組成,由蔣介石親自進行領導。這些人中,宣鐵吾是戴笠的冤家對頭,又是新任上海市警察局長。唐縱是全國各特務係統的總協調人,也是安插在戴身邊的釘子。這兩人負責對戴笠進行近距離監視。就錢大鈞來說,由於先後兩次出任侍從室一處主任,在軍界、政界屢任要職,所以不但與蔣關係很深,而且同僚友好、門生故吏等遍布各界,吸收他入組便於了解掌握戴笠言行,所以也實屬必要。
而對胡宗南來說,蔣介石明知道他是戴笠的密友,卻仍然把他吸收到五人小組中,甚至將他列為五人中的核心組長,這對他來說是莫大的榮耀和知遇之恩。他跟戴笠也心照不宣地保持無話不談的關係,然後轉而向蔣介石密報戴笠的情況。因為他們知道隻要一個人的地位保住了,就有東山再起的機會。所以蔣介石的一著險棋卻收到了奇效。而蔣、胡、戴三人之間互相拉鋸,互相欺騙又互相利用的關係卻一直保持了下去。
五人小組成立以後,不但戴笠和軍統的活動大都在蔣的掌握之中,而且對軍統勢力的抑製和削弱也都有了明顯的成效。蔣、戴的較量進入最後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