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以氣觀誌,以色觀人——氣色鑒(2 / 3)

人好靜好動,與氣沉氣浮相關,但不成正比,更多的是由性格決定。

二、觀色識人

“色”,指膚色,有白有黑,還與光澤相連。曾國藩認為:“誠仁,必有溫柔之色;誠勇,必有激奮之色;誠智,必有明達之色。”也就是說觀臉色,“色”是一個人情緒的表現,“色”愉者其情歡,“色”沮者其情悲。也有不動聲色之為,需從其他角度來鑒別他們的情緒狀態。

色的含義比較廣泛,是一個人氣質、個性、品格、學識、修養、閱曆等因素的綜合表現,與皮膚的顏色沒有直接的關係。一般來講,仁善厚道之人,有溫和柔順之色:勇敢頑強的人,有激奮亢厲剛毅之色;睿智慧哲之人,有明朗豁達之色。粗略地理解,色就是人的麵部表情。

春秋時期,梁國隻是一個小國,但梁惠王雄心勃勃,想有一番大的作為,因此頻頻召見天下高人名士,像孟子等都是他的座上嘉賓。

有人多次向梁惠王推薦淳於髡,因此,梁惠王連召見他三次,每一次都屏退左右,以與他作傾心密談。但前兩次淳於髡都沉默不語,弄得粱惠王很難堪。事後梁惠王責問推薦人:“你說淳於髡有管仲、晏嬰的才能,哪裏是這樣!要不就是我在他眼中是一個不足與言的人。”

那人以此言問淳於髡,淳於髡笑笑,說:“確實如此,我也本想與梁惠王傾心交談。但在第一次,梁王臉有驅馳之色,想著奔跑一類的娛樂之事,所以我就沒說話。第二次,梁王有享樂之色,想著聲色一類的娛樂之事,所以我也沒有說話。”

那人將此話告訴梁惠王,梁惠王大吃一驚,歎服淳於髡有聖人之明。據梁惠王自供,第一次與淳於髡相見,恰有人送上一匹駿馬,梁惠王躍躍欲試。第二次,恰有人獻上一組新曲和舞女,他急著想去聽。

後來安排了第三次見麵,連談三晚,但淳於髡最終沒有接受梁惠王的相國之職。

這就是觀色識人的一個案例。

俗話說,知人知麵不知心。況且人心總是變化著的,也總會用假象來掩蓋真實,往往是真假難分,虛實莫辨,稍一疏忽,就會鑄成大錯。

夫差就是這樣。他本來有雄才大略,不殺勾踐,允許他投降,也算得上是仁義。但不幸的是,他遇到了一個更為強勁、也更為狡猾的敵手,而他又過於主觀,不聽別人的勸告,最後不但自己丟了命,讓吳國也跟著滅亡了。

在一開始,勾踐的“功課”也確實做得很足。他對吳王百般依順,甚至在吳王生病時還要嚐他的糞便,表示對病情的關切。這些“糖衣炮彈”的確讓人難以抵擋。但放勾踐回國後,吳王如果不放鬆警惕,勾踐仍然難以有所作為。比方說,勾踐臥薪嚐膽,發展國力,訓練軍隊,如果吳王稍加考察,或聽了伍相國的話,就會把這些消滅在萌芽之中了,曆史也將會是另外的樣子。

吳王實在是太過自信了。他過於相信自己的感化力量,認為他真的會使一個戰敗的國君心悅誠服地歸順了自己。他也過於相信自己軍隊的威力,認為小小的越國翻不了天,但結果天真的翻了,而且還是小小的越國弄翻的。

勾踐做得實在是漂亮。在自然界也常有這樣的例子。有些動物在強大的敵手麵前會裝死,騙了對手之後,趁其不備,就逃之夭夭。但勾踐這樣做的目的不是逃命,而是趁其不備,給了對手致命的一擊。

這個教訓對於吳王來說確實太大,而且是不可挽回。吳王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和亡國的代價告訴後人,了解別人——包括自己的朋友和敵人——是多麼的重要,不要主觀臆斷,更不要輕易受到假象和謊言的蒙騙。

三、麵色識病象

我們看一個人,通常先要看他的臉色,用專業一點的詞叫做麵色。那從麵色上可以看出什麼呢?中醫裏講,“望而知之謂之神”,從麵色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病象。我們下麵一一講解都有幾種病象。

先是麵塵脫色。麵塵脫色的“脫色”是什麼意思呢?脫色的一個解釋是指沒有顏色,臉色一點兒都不紅潤了;還有一個解釋是說沒有表情,就是人如果血不足,那麼就會連表情都沒有了。古人曾經說,大丈夫要“喜怒不形於色”,就是說一個人要能沉得住氣,不要表現出來。“喜怒形於色”在中醫裏講就是腎精不足的象。有些女孩子動不動臉呼的一下就紅了,這就叫喜怒形於色,就是說馬上就會讓人看出你的羞怯來,或你根本就收不住這個臉色,這是沉不住氣的一種表現。而做大丈夫的就要高興與否根本看不出麵目表情。麵塵脫色在中醫裏邊指的是肝病,是血虛不能上榮之象,就是血太虛了,導致臉上沒有了表情,同時麵色慘白,甚至口唇都是慘白的顏色。

還有一種叫做麵如漆柴。這是腎病的表現。漆柴是什麼樣子呢?就像剛剛上過一層漆的柴火一樣。年長的人都知道,過去人老了家裏都要準備棺木,棺木是極講究的,要一層一層地打磨,然後再一層一層地上油漆,每年漆一次,最後上了十年或二十年油漆後,棺材的外觀非常之亮,叫做光可鑒人,這樣才算好棺木。這也就是說,哪怕是黑,也必須是很有光澤才好。

在中醫裏,人的神就像蠟燭的光一樣,是可以表現出來的,人臉上的光澤就是神的外現。如果你的臉像髒兮兮的木頭上刷了一層黑油漆,既黑又暗,還很憔悴,沒有一點光澤,就是腎病的象。五行中,黑色為腎所主。

如果麵紅,並且眼珠子黃,這是心包經的病。這樣的人老有點喜笑不休。

還有一種叫麵微有塵,體無膏澤。這種麵相是什麼樣呢?就像人的臉上蒙了一層塵土,身體也一點兒都不滋潤了。這實際上是膽氣被鬱,膽經生不起來,精氣不能上榮到身體的各個地方的象。

再有一種叫顏黑、鼽衄。這是什麼病呢?顏黑屬於胃腎病,這樣的人整個前額都是黑的,前額為脾胃所主,前額黑是腎水上泛的象,也就是水反侮了土。如果前額黑,同時還出現鼽衄,這是太陰脾不能統血了。人的血應該是下行的,如果從上麵的鼻子裏冒出來了,就是脾不能正常揮統血的功能所致。

如果一喝酒特別容易臉紅,那這種人就屬於肝有病,為厥陰肝經收斂不住造成的病。要是喝酒全身紅,更是肝功能出了問題。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一定要注意。

此外還有“肺熱色白而毛敗”,就是人身體上的汗毛卷曲、不潤澤。“心熱色赤而絡脈溢”,就是臉上有紅血絲。“肝熱色蒼而爪枯”,爪枯就是指甲出現問題。凡是指甲的病都是肝病。指甲上有豎棱兒是肝病,是肝氣被鬱的象;橫棱兒是肝病好轉的象。“脾熱色黃而肉蠕動”,因為脾主肌肉,脾有病的人臉和眼皮的肌肉總會不自覺地抽搐,這都是脾中風的象。“腎熱色黑而齒槁”,就是有腎病的人不僅臉黑,而且連牙齒也會幹燥、枯槁,容易碎。這些都在中醫古籍《黃帝內經·素問》“痿論篇”中提到過。

四、人以氣為主

人以氣為主,氣在內為精神,在外為氣色,把氣與色看作表裏性的一組概念。

“人以氣為主”,是說“氣”對人非常重要,處在主宰、根本的地位;“於內為精神,於外為氣色”,是說“氣”有內外兩種存在形式,內在形式是“精神”,外在形式為“氣色”。換句話說,觀察“氣”,既要觀察內在的“精神”,又要觀察外在的“氣色”。這兩句話實際上指出了觀察“氣”的門徑,也指明“精神”與“氣色”的實質。

曾國藩向來看重人生氣象,因此察人臉麵,也非常注意臉麵氣象——一種“胸懷浩大”的精神。胸襟開闊需涵養淡泊寧靜,表現出來便是平和空明。富有、顯貴、功績、聲名,這些都是人世間虛浮的榮譽,隻有心胸博大才算是真正的享受。

觀察一個人的“氣”,可以發現他的沉浮靜躁,這是做大事的必備素質。

沉得住氣,臨危不亂,才能擔重任,幹大事;浮躁不安,毛手毛腳,做事隻能虎頭蛇尾、半途而廢。底氣足,做事精力集中,而且能持久;底氣虛,精神容易渙散,遇到困難就不了了之。要注意活潑與文靜不是沉浮躁靜,文靜的人也能動若脫兔,活潑的人也能靜若處子。而神浮氣躁的人,大大咧咧,遇事糊塗,該小心謹慎的地方也大而化之,不能靜下心來仔細思考問題,遇事又慌張,稍有風吹草動,就氣浮神驚,這樣的人能成什麼大事?

魏明帝曹睿臨死前,曹爽命手下執曹睿的手強行做了一份詔書。使自己得以主持朝政,當時,何晏、丁謐、鄧揚、李勝四人都有才氣,但為了能夠富貴就趨炎附勢。曹爽輔政後。視四人為心腹手足。四人替曹爽出謀劃策,剝奪了司馬懿的實權,所以被升為尚書、校尉等。四人勸曹爽伐蜀,結果大敗而歸,又讓曹爽專執朝政,修改製度,搞得朝廷上上下下、裏裏外外烏煙瘴氣。

何晏問前程於精通術數的管輅,管輅勸他說:“如今你位高權大勢重,卻離德背心,不是求福之道。如能扶貧益寡,以德行政,才能順應天意,否則恐遭天譴。”管輅的舅舅責備他說得太直白,管輅說:“與死人語,何所謂也!”後來曹爽被司馬懿奪權殺死,何晏四人被夷三族。有人問管輅事先如何知道的,他說:“鄧行步如鬼躁,何如魂不守舍,血不華色,精氣煙浮,容若槁木,此為鬼幽,故知其敗也。”

陳壽在《三國誌》中記載,說何晏、夏侯玄、鄧揚三人想與傅嘏結交,傅嘏卻不買賬。有人問他為什麼,傅嘏說:“夏侯玄誌大才疏,有虛名而無實才;何晏喜歡談古論今,但為人虛偽而無誠意,是以口舌亂國政的人:鄧揚有始無終,好虛名虛利,吹捧同類,排斥異己,妒忌心也重,我看這三個人都是亂德敗性之人,躲避還來不及,哪能與他們親近呢?”後來果然如此。

五、觀其氣而識其心

依靠觀察神氣來識人,這是除了依靠觀察性情德行之外的又一識人方法。神由心立,氣由性達。觀其神氣,即能察其心術,知其德性。道家主張“氣是神之本,神因氣而顯”。神能在氣中觀察到,氣能在神中觀察到。合神氣為神,合氣神為氣,二者可以由一變為二,也可以由二歸為一。豁達與放蕩,節儉與吝嗇,謹慎與拘束,簡默與深險,倜儻與輕佻,慷慨與浮靡,坦白與獷野,鎮靜與空疏,忠厚與顢頇,粗明與刻薄,外表都極其相似,二者之間實則南轅北轍。所以看人不如看神,看神不如看氣。

豁達的人氣博大,放蕩的人氣渙散;節儉的人氣固執,吝嗇的人氣緊縮;謹慎的人氣鎮定,拘束的人氣呆滯;簡默的人氣和順,深險的人氣沉澱,倜儻的人氣超然,輕佻的人氣薄弱;慷慨的人氣豪爽,浮靡的人氣流竄;坦白的人氣真質,獷野的人氣鄙陋;鎮靜的人氣凝固,空疏的人氣頑囂;忠厚的人氣寬闊,顢頇的人氣遲鈍;精明的人氣清秀,刻薄的人氣緊促。用這些方法去識人、用人,與人相交,大概不會錯。

進一步說,有太和之氣的人,是聖人氣象;有忠貞之氣的人,是賢人氣象;有俠義之氣的人,是英雄氣象;有浩然之氣的人,是豪傑氣象;有純真之氣的人,是君子氣象;有嚴格之氣的人,是誌士氣象;有陰陽之氣的人,是奸人氣象;有浮泛之氣的人,是小人氣象;有卑下之氣的人,是鄉願氣象;有庸俗之氣的人,是凡夫氣象。氣象,顯示其神,在神上顯示的,即是其氣。觀其神氣,便可知其人品。這是百無一失的知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