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喬治定律:(1 / 3)

成就人際,贏在溝通

【喬治定律由美國學者家小克勞德·喬治提出,指有效地進行適當的意見交流,對一個組織的氣氛和生產能力會產生有益的和積極的影響。

克裏斯勒夫婦在身陷絕境的情況下成功地驗證了喬治定律。他們在一座

大山裏考察的時候,無意之中踏入了陌生狼群的勢力範圍。12 隻狼把他倆的帳篷團團圍住,而夫妻倆隨身未帶任何射擊武器。就在情況危急萬分之時,露易絲急中生智,她撕心裂肺般地嚎叫起來。群狼竟然馬上跟著嚎叫起來,

有幾隻狼還俯首帖耳地趴到露易絲的腳下。不久,12 隻狼立起身來,懶洋洋地跑開了。狼群有著自己的溝通“語言”,給其他同伴發出不同的聯絡信號,以相互協作配合,更好地生存。而人類在生活和工作中也處處離不開溝通。】溝通是搭建人脈的第一橋梁

人際關係由許多因素組成,但幾乎無一例外,第一項是信任,第二項就是溝通。

經驗告訴我們,有時候沒有信任可能也有溝通,然而沒有表達清楚的溝通則不可能有信任。公司中的員工可以通過開誠布公的溝通和交流來解決問題,沒有溝通就會出現機能障礙。

我們渴望被交往的對方理解,同樣對方也希望我們能夠體會他們的心理。要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隻需要一個有效的溝通途徑。

以管理為例,許多管理者以為“溝通”隻要人際交往時不隱瞞、真實地表達本意就行了,其實這是很不夠的。確實,不以誠相待就根本談不上良性溝通,但往往真知灼見合理碰撞時也會不歡而散。因此,溝通不僅需要真實,也需要技巧。

所以說,溝通是一門藝術,藝術就需要技巧。

從目的上講,溝通是磋商共同的意思,即雙方必須交換和適應相互的思維模式,直到每個人都能對所討論的意見有一個共同的認識。說簡單點,就是讓他人懂得自己的本意,自己明白他人的意思。隻有達成了共識才可以認為是有效的溝通。

最有效率的溝通方式,並不是喋喋不休式的嘮叨,而是能夠真正針對需要,一針見血地切中目標,完全了解人性當中最深層的微妙之處。

高超的溝通能力可以提高你的辦事效率,增加你的成功砝碼,而缺乏相應的溝通能力,注定你隻能平平庸庸。

在事業中溝通能力太差,你就可能成為失敗者,或者至少不能挖掘自己的潛能。學會熟練地溝通,你就已經踏上了成功之路。

“隻有不說的事,沒有說不清的事。”表達清楚的溝通,不僅可以消除你與老板、客戶、同事之間的障礙,而且還有利於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為自己的成功打開心靈之門。

溝通為成功打開心靈之門

高超的溝通能力可以提高你的辦事效率,而缺乏相應的溝通能力,注定你隻能平平庸庸。烏托的故事就很好地說明了溝通的作用。

烏托從商店買了一套衣服,很快他就失望了,衣服會掉色,把他的襯衣的領子染上了色。他拿著這件衣服來到商店,找到賣這件衣服的售貨員,向他陳述事情的經過。他倒是希望能得到商店的理解,可售貨員總是打斷他的話。

“我們賣了幾千套這樣的衣服,”售貨員聲明說,“你是第一個找上門來抱

怨衣服質量不好的人。”他的語氣似乎在說:“你在撒謊,你想誣賴我們,等我給你個厲害看看。”

吵得正凶的時候,第二個售貨員走了進來,說:“所有深色禮服開始穿時都會褪色,一點辦法都沒有。特別是這種價錢的衣服,這種衣服是染過的。”

“我差點氣得跳起來,”烏托後來敘述這件事時強調說,“第一個售貨員懷疑我是否誠實,第二個售貨員說我買的是二等品,我氣死了。”當時烏托準備對

他說:“你們把這件衣服收下,隨便扔到什麼地方,見鬼去吧!”正在這時這個部門的負責人來了。他很內行,他的做法改變了烏托的情緒,使一個被激怒的顧客變成了滿意的顧客。他是怎麼做的?

首先,他一句話也沒講,聽烏托把話講完。其次,當話講完後,那兩個售貨員又開始陳述他們的觀點時,他開始反駁他們,幫顧客說話。他不僅指出衣服的領子確實是因衣服褪色而弄髒的,而且還強調說商店不應當出售使顧客不滿意的

商品。後來他承認他不知道這套衣服為什麼出毛病,並直接對顧客說:“你想怎麼處理?我一定遵照你說的辦。”

9 分鍾前烏托還準備把這件可惡的衣服扔給他們,可現在烏托回答說:“我想聽聽你的意見。我想知道,這套衣服以後還會再染髒領子嗎?能否再想點什麼辦法?”經理於是建議他再穿一星期,“如果還不能使你滿意,你把它拿來,我們想辦法解決。請原諒,給你添了這些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