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喬治定律:(2 / 3)

烏托滿意地離開了商店。7 天後,衣服不再掉色了。他完全相信這家商店了。

傾聽是最好的溝通

信息是決策基礎,信息不清楚是無法獲得正確決策的。傾聽是獲取信息的方法,隻有認真地傾聽,才能獲得準確的信息,而許多準確的信息可為準確的決策提供依據。

英國作家拉迪亞德·吉卜林曾經這樣描述恰當的提問與回答:“我有6個忠

實的仆人,他們可以告訴我所有想知道的事情。他們的名字是:什麼、為什麼、何時、何地、怎麼樣、誰。”在你傾聽別人談話的時候,如果你確保掌握了吉卜林的6個“忠實仆人”的要素,會對你有很大幫助。

國王收到了三個一模一樣的金人,但進貢人要求國王回答問題:三個金人哪個最有價值?無論是稱重量還是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樣。最後,一位老臣拿著三根稻草,插入第一個金人耳朵裏,稻草從另一邊耳朵出來。第二個金人的稻草從

嘴巴裏掉出來。第三個金人的稻草掉進肚子裏。老臣說:第三個金人最有價值!

使者默默無語,答案正確。善於傾聽,才是最有價值、成熟的人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金人”故事的實質其實是“善於傾聽,才最有價值,講一定要講得精悍。”

這也就給“費斯諾定理”下了個概念:人要善於傾聽,獲取對方的信息越多,理解對方的意思就越明確,才能給予對方精悍而正確的答案。

作為一位領導者,首先要傾聽問題,然後再去指導,這是田納西州BUN 公

司總裁兼CEO 給出的最有價值的建議。

隻有很好聽取別人的,才能更好說出自己的,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是一個人進步的必要條件。自己意見不成熟時不能發表,說得過多了,說的就會成為做的障礙。多聽、多做、少說是一個人成熟的表現。

因此,多聽少說應該是我們的首要準則。我們大部分人都有點囉唆,告訴別人的比他們需要了解的要多。很多人說話愛跑題,喜歡不著邊際地胡吹神侃。如果你認識到自己存在這些問題,就應該學會簡潔表達,讓別人喜歡聽你說話,而不是不得不聽你說話。如果你老是說的比聽的多,你可能就會在與人溝通上受挫,也容易讓別人感到厭倦。

傾聽能力是企業領導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它可以使同事、下屬樂意傾訴,令對話持續不斷,有利於消除隔閡、減少誤會。

微軟CEO 史蒂夫·鮑爾默曾說:“我的大腦時刻不停,即使聽完一個人說的事情,但不能真正消化理解這些東西,我也要認真傾聽。這就是我大腦工作的方式,它總是在不停地接受、分析、思考、理解、反應。如果你真想激勵人幹好工作,那就必須傾聽他們所說的,並讓他們感覺到你是在傾聽。這對我及周圍的人都有好處。”

營造良好的企業溝通氛圍

英國管理學家L·威爾德說:“管理者應該具有多種能力,但最基本的能力是有效溝通。”管理者在實踐中常常發現,自己在工作中出現的矛盾、問題,往往是由於溝通能力差、與下屬缺少交流造成的。當代社會,溝通已經成為各級領

導的必備能力,以至哈佛的權威教授一致認為:領導者的真正工作就是溝通。所以,對決策層和管理層來說,溝通不僅是必要的,更是必需的。

企業營造一個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良好的工作氛圍,是實施人性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礎,有利於振奮員工的精神,激發他們的熱情;有利於加強員工對

企業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從而更有利於提高工作效率。具體方法如下:1. 調解好企業內部人際關係

調解好企業內部人際關係屬於情感管理的範疇,它是企業的內部黏合劑。無論一個人的外在表現如何,人總是有情感的。發現員工之間有矛盾時,要善於進行溝通、協調和處理,消除誤會,重修舊好。

領導者要參與員工的工餘活動,並要注意八小時內外有區別,管理者平日的態度,也不必要非得執著於“我是上司,你是員工”的界限。其實大家對自己的身份都非常清楚,隻要各盡其責就可以了,沒有必要過分標榜自己。領導可以如朋友般有限度地透露自己的一些私人事情,拉近與員工之間的距離。

組織各種活動時應該鼓勵員工攜帶家眷參加,一是可增強企業的凝聚力,二是使家眷互相認識,可增加員工之間的聯係和認識,工作上的默契和合作性也因而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從而更有利於企業的發展。

2. 鼓勵員工暢所欲言,傾聽員工的心聲言論是一種個人觀點,一種個人理念,不必求同,對一些與自己差異大的言論,也要表示理解並認真傾聽,不打板子,不扣帽子,並善於傾聽和分析與自己觀點不同的言論,進行揚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反省自身的觀點和決策,並通過員工的言論,發現自身的缺點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