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鯰魚效應:(1 / 2)

讓自己保持適度的緊張

【挪威人喜歡吃沙丁魚,尤其是活魚。但是從深海捕撈的沙丁魚,總是還沒到達岸邊就已經口吐白沫,漁民們想了無數的辦法,想讓沙丁魚活著上岸,但都失敗了。然而,有一條漁船總能帶著活魚上岸,他們帶來的活魚自然比死魚的價格貴出好幾倍。這是為什麼呢?這條船又有什麼秘密呢?原來,他們在沙丁魚槽裏放進了鯰魚。鯰魚是沙丁魚的天敵,當魚槽裏同時放有沙丁魚和鯰魚時,鯰魚出於天性會不斷地追逐沙丁魚。在鯰魚的追逐下,沙丁魚拚命遊動,激發了其內部的活力,從而活了下來。這就是“鯰魚效應”的由來。

鯰魚效應的道理非常簡單,指人們通過引入外界的競爭者來激活內部的活力。】

合理引入鯰魚型人才

拿破侖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獅子率領的兔子軍遠比兔子率領的獅子軍作

戰能力強。”這句話一方麵說明了主帥的重要性,另一方麵還說明這樣一個道理:智慧和能力相同或相近的人不能紮堆兒。能人紮堆兒對企業發展不利。

三個能力高強的企業家合資創辦了一家高新技術企業,並且分別擔任董事長、總經理和常務副總經理的職位。一般人認為這家公司的業務一定會欣欣向榮,但結果卻令人大失所望,這家企業非但沒有贏利,反而是連年虧損。原因是不能協調,三個人都善決斷,誰都想說了算,又都說了不算,最後啥事也沒幹成,管理層內耗導致企業嚴重虧損。這家公司隸屬於某企業集團,總部發現這一情況後,馬上召開緊急會議,研究對策,最後決定敦請這家公司的總經理退股,改到別家公司投資,同時也取消了他總經理的職位。有人猜測這家虧損的公司再經這一番撤資打擊之後,一定會垮掉,沒想到在留下的董事長和常務副總經理的齊心努力下,竟然發揮了公司最大的生產力,在短期內使生產和銷售總額達到原來的兩倍,不但把幾年來的虧損彌補過來,並且連連創造出相當高的利潤。而那位改投資別家企業的總經理,自擔任董事長後,充分發揮自己的實力,表現出卓越的經營才能,也締造了不俗的業績。

這個案例說明三個都是一流的經營人才,可是搭配在一起卻慘遭失敗,而把其中一個人調開,分成兩部分,反而獲得成功,關鍵在人事協調上。每一個人都有他的智慧、思想和個性,如果意見不一或個性不投緣,往往容易產生對立和衝突,這樣一來,力量就會被分散或抵消。一加一等於二,是盡人皆知的算術問題,可在用人上就不同了。配置得當,一加一可能等於三,等於四,甚至等於五;配置不當,人員失和,一加一可能等於零,也可能是個負數。

一個單位或一個部門的管理人員,最好不要都配備精明強幹的人。盲目引進會造成“鯰魚”未到,“沙丁魚”開溜。企業決定是否引進“鯰魚”時,一定要看有沒有實際需要,如果盲目引進,就可能使一些有抱負的“沙丁魚”由於看不到希望而另謀高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