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酸葡萄甜檸檬定律:(2 / 3)

長久以來,人們也習慣性地認為,工作是重要而嚴肅的,或是單調而乏味的,或是緊張而沉重的,甚至認為工作和娛樂、工作和樂趣、工作和快樂往往是相互對立的。其實,不論是做一名小職員,還是身為一位主管,隻要快樂地把本職工作做好,對自己的工作保持激情與興趣,就能從工作中得到更多的快樂和收獲。

1901年當安德卡耐基創辦的鋼鐵公司被美國鋼鐵公司收購時,美國鋼鐵公司必須履行的合約之一,就是付給卡耐基鋼鐵公司首席執行官施瓦布先生年薪100萬美元。這個要求令美國鋼鐵公司的老板摩根先生十分為難,因為那個時代大公

司的老板年薪一般在10 萬美元左右,100 萬美元簡直是個天文數字。

於是摩根先生召見了施瓦布,含糊其詞地征求他的意見,如何處理好這件事。

施瓦布對摩根說:這好辦!當場撕壞了那份合約。其實摩根先生並不知道,在這

之前卡耐基鋼鐵公司支付給施瓦布先生的年薪是130 萬美元。事後施瓦布在接受

記者時說:“我不在意他們給我多少錢。我工作的目的是為了得到快樂和滿足。”

事實也確實如他所說,施瓦布從賓夕法尼亞州一個卑微的山村馬夫,到美國

最著名的企業家之一。施瓦布成功的秘訣之一就是:他從不把薪水視為重要的因素,他隻關心新職務是否適合他的發展,是否給他帶來更多的快樂和滿足。

當一個人快樂地工作,並從工作中得到滿足感時,至於收入多也罷、少也好,隻是暫時的。因為他相信隻要幹好工作,憑自己的能力收入遲早會多起來的。

如果你為工作中的種種差事而情緒低落,或者感到對日複一日的工作喪失了激情,那麼,反思一下,是否是因為你忽視了工作帶給你的快樂因素和資本,是否是因為你從事工作的時候就已經帶著厭煩和不滿的態度了。

大致說來,在職場中有兩種人。一種人,無論他幹什麼,永遠感覺不合心意,總是不滿、抱怨;另外一種人,無論他幹什麼,永遠充滿激情,充滿快樂和愉悅。

第一種人永遠無法成為優秀的人,他們不願承擔任何責任,稍有壓力便滿腹牢騷;而第二種人是注定要成功的,他們永遠充滿熱情,樂於承擔責任,他們是最受老板和客戶歡迎的那類人。在他們身上,看不到絲毫的抱怨和不耐煩的痕跡,相反,他們是具有高度責任感和創造力的人。

你想做哪種人呢?當然是想做優秀的人、業績突出的人!那就快樂地先把本職工作做好吧。所謂“快樂地工作”,就是不把金錢當作工作的主要目的,因為一旦這樣,就會患得患失,影響自己的心情。當一個人心情不快樂時,工作就無精打采,感到悶悶不樂,感到委屈,甚至牢騷滿腹,這樣也就幹不好工作,薪水當然也就很難提高。相反,快樂地工作,沒有思想負擔,工作有熱情,有創新,取得了成績,隨之自己的收入也就會提高。

知足常樂是一種處世態度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禍莫大於不知足。”意思是說一個人最大的壞處

就在於他的不知足,奉勸人們學會知足。孟子說:“養心莫善於寡欲;其為人也寡欲,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說的也是知足常樂的道理。一個人,活在世上,首先要學會知足,一個不知足的人,永遠和快樂無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