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reference_book_ids":[7208392286533585959]}]},"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風水基本常識
第一節 風水的源起
“風水”一詞,最早見於托名晉代郭璞所著的《葬書》:“葬者,乘生氣也,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風水,又稱為堪輿、地理、相地、形法、青囊、青烏等,是一種從古代傳承沿襲至今的擇吉避凶的術數。中國人崇信風水,每逢婚喪嫁娶、蓋房子、選墳地、修橋築路乃至於打灶挖井等,都要請風水先生勘察地利,選擇良辰吉日。可以說,風水觀念浸潤於人們的思想之中,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有著幾千年的文化土壤。這種源遠流長的風俗,逐漸積澱為頗具特色的“中國風水文化”。
風水的產生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外力強加於先民的,它有著深刻的社會背景。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源於貧困和愚味而產生的崇拜意識。
一、自然崇拜
在遠古時代,人們無力改造自然,無法認清自然界所發生的一些現象,因而隻能夠順從於自然,屈服於自然。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所說:“自然界起初是作為一種完全異己的,有無限威力的和不可製服的力量與人們對立的,人們同它的關係完全象動物同它的關係一樣,人們就象牲畜一樣服從它的權力。”
人們認為大自然有著無比的造化,可以任意主宰人類,人應當順從大自然。於是就神化大自然,對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飛禽走獸、土石草木等等自然界中的一切莫不崇拜。這正是風水觀念的基本前提。一句話,就是為了順應自然。
二、土地崇拜
人們生活在土地上,土地給了人們各種生存的資源,同時也常常帶來像洪水、旱災、蟲豸、冷暖等多種災害。由此,對於土地,人們既熱愛,又敬畏。他們沒有辦法弄明白一些與土地有關的自然現象,就把能給他們帶來好處的地塊看作吉地,而把帶給他們災禍的地塊視為凶地。
三、大山崇拜
我國地形以山地為主。在先民看來,綿延的山脈,巍峨的山峰,雄偉高聳、含澤布氣,是神靈的住所。《山海經-海外北經》記載山神的氣息就是風。它吹氣時,世界就是冬天;吸氣時,世界就是夏天。傳說在原始社會末期,先民就已經開始祭山了。到了後來的封建時代,祭山活動愈加隆重、頻繁。秦始皇等曆代皇帝都曾祭祀過泰山,山下的岱廟,就是帝王們封禪告祭的居所和舉行大典的地方。
四、風崇拜
《白虎通》:“風之言萌也……條風至地暖,明庶風至萬物產……廣莫風至則萬物伏。”風有助於草木萌發,花粉傳播;風也可毀壞房屋,影響氣候。《史記-天官書》記載:“風從南方來,大旱;西南,小旱;……東方,大水;東南,民有疾疫,歲惡。”因此,先人很尊崇風。伏羲氏、女媧氏以風為姓。黃帝之相有風後。春秋時,任、宿、須句、顓臾四國都姓風。
五、水崇拜
水是“萬物之本原,諸生之宗室”,是人們的生活必需品。水能造福於人,也能肇禍於人,衝毀田地、住宅,淹死人畜。人們感激水,也害怕水,稱水為神。
六、龍崇拜
龍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異動物,潛伏在九重深淵,掌江河湖海之水,能騰雲駕霧,穿透鐵石,摧毀山嶽。我國先民很早就有了對龍的崇拜。如漢族人祭祀龍,求龍不要發洪水,不要鬧旱災,農業有好收成。我國少數民族白族有龍圖騰,村民認為自已與龍有血緣關係,是龍的後裔。普米族有龍潭祭,祈禱龍神,保護人畜兩旺。風水術借用了民間有關龍的觀念,稱逶迤曲折的山為龍脈,或稱山龍;稱源遠流長的江河為水龍。可見,風水中的龍觀念是由龍崇拜演變出來的。
七、靈魂崇拜
古人認為人死後靈魂還在,“魂氣歸於天,形魄歸於地”,並且有著超人的能力,能夠幫助兒孫,給活人帶來吉祥。對於靈魂不死的觀念,恩格斯曾經分析過其產生的淵源:“在遠古時代,人們還完全不知道自己身體的構造,並且受夢中景象的影響,於是就產生一種觀念:他們的思維和感覺不是他們身體的活動,而是一種獨特的,寓於這個身體之中而在死亡時就離開身體的靈魂的活動。”由此,人們對安葬死者的地方很是看重,認為選擇了風水寶地,死者的遺體就不會腐爛,死者的靈魂就會蔭福生者。
第二節 風水的發展
從時間上看,風水觀念肇始於先秦,至今已有兩三千年曆史,其中尤以南北朝到清代為興盛時期。從地域上看,以江南的江西、福建、安徽、浙江為中心,遍及全國。從民族上看,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中也有滲透。
一、先秦時期
中國人的風水意識產生的很早,“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在那種危機四伏的自然條件下,人們先以樹木為巢舍,後來在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實踐中,首先對居住環境進行了改造。
到了殷周時期,關於住宅風水的活動已經見於文字記載。如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大量的關於住宅風水的卜辭,如作邑、作宗廟、作宮室等等。那時,已經有了專門從事相宅活動的人。一方麵是相活人居所,即陽宅,《尚書-召詔序》雲:“成王在豐,欲宅邑,使召公先相宅。”另一方麵是相死人墓地,即陰宅。《孝經-喪親》雲:“卜其宅兆而厝也。”《詩經 公劉》中也有此類的記載,諸如周朝的先祖公劉率眾由邰遷豳,並親自勘察宅塋:“既景乃岡,相其陰陽,觀其流泉。”
到了戰國時期,各種風水理論逐漸形成。多種學派,如陰陽、方術等,都對當時的社會產生了重大影響,也出現了一部分著名的風水大師。其中,比較受風水師們推崇的人物之一,就是秦惠王的弟弟樗裏子。相傳,他曾經預測,百年後在自己的墓地兩側會有天子的宮殿出現。果然,漢朝時的長樂宮和未央宮就分別位於其墓地的東西兩側。
二、秦漢魏晉時期
秦漢時期內,大規模的宮室營建活動為風水術的發展提供了環境。董仲舒的陰陽五行學說和孟喜、京房等人的易學理論為風水以及一切術數的發展提供了理論與方法。特別是東漢神學讖緯思潮使得建築中各種禁忌與迷信越發盛行。
這時期,人們將陰陽、五行、八卦等互相配合,形成了獨具中國特色的對宇宙總體框架的認識理論體係。這個框架是風水學的理論基石,對風水的應用與發展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它使風水由以前人們隻是用於卜宅、相宅的機械活動,升華到理論階段。如“起宅蓋房必擇日”,“太歲頭上不能動土”已成為住宅建築中普遍遵循的重要原則。
與風水活動頻繁的同時,秦漢時期還出現了一批有關風水的專著,秦代朱仙桃所著的《搜山記》,成為風水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除《搜山記》外,見於《漢書-藝文誌》的還有《堪輿金匱》、《宮宅地形》、《周公卜宅經》、《圖宅術》、《大衍元基》、《葬曆》等。可惜這些書已經失傳,今日無法找到。但這表明,秦漢時期風水術已經完成了從實踐到理論的形成過程。當時的風水師也頗受推崇,如管輅,他是三國時平原縣的風水術士,因占卜墓地靈驗而聞名天下。現在流傳的《管氏地理指蒙》就是托名於管輅而作。據說有一次,他經過魏國大將母丘儉家的祖墳,就“依樹哀吟”,人們問他原因,他說:“樹木雖茂,無形可久,碑誄雖美,無後可守,玄武藏頭,蒼龍失足,白虎銜屍,朱雀悲哭,四危已備,法當滅族。”後來母丘儉起兵造反失敗,被誅滅九族,果然應驗了管輅的預言。
魏晉時期,風水理論已經逐漸完善。其時風水界出現了一位大師,叫郭璞。他編著的《葬書》和《青囊海角經》一直被後學者推崇為風水理論的“經典”之作。
郭璞自己的事跡在《葬書》注評中也有詳細介紹。郭璞的母親死後,他選了一塊地安葬,四周全為水,有人認為地方不好,水一漲就會淹沒墓地,郭璞預言以後此地大水幹涸。果然過了不久,大水退去,墓四周幾十裏都成了上等良田,從此郭璞名聲大震。
三、唐宋時期
唐宋時期,風水學進一步普及,最突出表現是《葬書》的流行、風水羅盤的廣泛使用。《青囊奧語》的誕生,使風水學成為一門獨立的理論,形成了一定的體係和流派。這是由當時的曆史環境和科學的發展所決定的。
隋末到唐初時,李播、李淳風父子作《天文大象賦》、《大衍曆》,李淳風負責編篡的《晉書》、《隋書》中的天文誌等諸多的天文書籍,都對天上各大星座作了詳細的描述,使風水之學與天地相對應。在地理學上則興起了對山川地形進行考察的熱忱,從而促進了風水學理論應用於對山川地形的踏勘。唐代高僧一行在公元710年就提出了磁偏角的敘述。李淳風、一行禪師因此而被後世尊為風水學一代宗師。
另外,唐代佛、道盛行,與風水學互相滲透,尤其是道家關於“氣”的學說,以及《易經》、太極、陰陽、八卦等理論,成為後期風水學的理論核心。
這個時代,新形成的風水理論十分繁雜,總括起來可以分為兩大流派。一是江西派稱為形勢派,也叫巒頭派;二是福建派稱為理氣派,也叫宗廟派。
江西派肇始於贛州楊筠鬆、曾文迪、賴大有、謝子逸等著名宗師,其專以山川的起止為主體,以龍、穴、砂、水、向相配為內容。楊筠鬆,名益,尊稱楊公,是竇州人,擔任掌管靈台地理的官職,被封為金紫光祿大夫。黃巢起義攻陷長安時,楊筠鬆攜帶皇宮中的風水禁書《玉函經》秘本逃隱民間。後來他著有《疑龍經》、《撼龍經》、《葬法十二杖》、《青囊奧語》等。為風水理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尤其是《青囊奧語》一直被推崇為至寶。楊筠鬆也被尊奉為一代風水祖師,又因為他常常通過陰陽宅風水轉變人們的氣運,後世也稱他為楊救貧。
理氣派也叫宗廟派,主要是從時間和空間上考察人體與地理、氣候、地極、磁波等變化的關係。此派在實踐中總結出形勢為體,理氣為用,體用結合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