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君也沒有想到薑黎如此不按常理出牌,這麼蹩腳地理由也能想得出來!
對此,薑黎有話說:有理由就行,誰還管蹩腳不蹩腳。
她也不說自己的身心受到了傷害,以免他人詬病她毫無容人之量,就打著維護父親的旗號出兵褚地。
原本褚君並不在意,畢竟他是守城一方,薑黎卻要遠距離調集糧草,難道他還怕了不成。
況且他打心眼裏覺得女人難以成事,之前若非顧辛總在他耳邊鼓吹薑氏女日後必是大患,他不一定將薑黎放在眼中。
然而事實就是叫人不敢相信,薑黎率眾一路勢如破竹連克三城,直逼對方大本營聊城。
別說褚君,就是各方觀望的勢力都大跌眼鏡。
薑黎卻根本不給對方反應的時間,一舉帶領賬下精銳直搗黃龍,攻到聊城。
若是瞻前顧後見好就收,隻怕褚君要聯合其餘勢力先把她滅了,現在她先下手為強,根本不給褚君聯合的時間。
聽聞氣得對方已經毫無涵養的在官邸罵了薑黎整整幾日!
但這並不能改變什麼。
十日後,聊城破,褚君被俘。
薑黎率軍進城後沒有第一時間去見褚君,反而是命手下去尋褚君賬下的顧辛。
“他還沒死吧?”
一位而立之年的青年聽聞此話,眉頭微皺,拱手詢問:“主公......是要殺顧辛泄憤?”
這是薑黎手下的一位新進的謀士——鄭會,由廖文推薦,薑黎剛剛三顧茅廬才請來的。
“.........”
“鄭先生多慮了!”
“我先前不過是氣話,他寫檄文罵我不過是因為各為其主,現在整個褚地都是我的,這樣的人才當然也是我的!”
要是對方抵死不從,不願歸順,嗬嗬,不歸順就是敵人,薑黎對敵人從來不手軟。
鄭會麵露羞愧之色:“是會小人之心!”
薑黎麵色驚詫:“先生所做何錯之有?我到底年輕,難免有思慮不周的時候,能得諸位先生的提醒,才能時時審視自身,不叫我犯下大錯!”
廖文從外麵進來時,正好聽到這番話,不禁心下感歎薑黎的確是天生的政客。
“主公,城中駐軍兵防都已經換上了我們的人,百姓的安置工作也都在進行中了。”
這算是薑黎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場大仗,她手下的謀士們都想做到盡善盡美。
“何將軍也已經帶領一半人馬回防蘭陵,以免後方有變。”
薑黎點頭表示知道了,這是之前就已經約定好的。大部分兵力被薑黎調走,要是這時候老巢讓人給占了,那才成了天大的笑話了。
“剛剛攻下一郡之地,我等自身也有損傷,此時不宜再動兵戈,先休養生息。”
幾人又就褚地的建設和褚君及其門客的後續安置等問題討論了一番,最後還是薑黎拍板,褚君及其家眷找個別莊好生養著。
除了限製他們的人身自由,其餘都以貴客的標準相待。
甚至薑黎還準備辦一場宴會來接待褚君,表達自己的善意。
至於褚君信不信,那薑黎也沒辦法!
反正她是做給天下人看的,表示她對其餘諸侯的態度。
若是歸降者,她不僅不殺,還好吃好喝的養著,來日天下大定封個爵位不成問題。
褚君其下門客,大多數人都願意歸降繼續發光發熱實現抱負,畢竟都是打工人,給誰打工不是打。
在這個亂世,能讀書的人不多,若打下一個地方就將對方門客都殺光,那薑黎也走不長遠。
尤其是褚君座下首席謀士顧辛,薑黎十分重視。
不僅僅是對方的才華和收服對方能帶來的好名聲,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顧幸出身世家大族。
雖然薑黎自己也是世家出身,但因為她女子的身份,拜入她門下的極少有士族子弟。
若是有顧辛加盟,以他的身份和名聲加持,必然有更多士子前來相投,可以暫時緩解一下她的用人壓力。
不過,當顧辛跟著兵卒來到薑黎跟前時,薑黎的態度並不如廖文和鄭會想的那般禮賢下士,反而開門見山:
“顧先生出世輔佐褚君是為何?”
顧辛眉頭一皺,對眼前這個近幾年聲名鵲起的年輕女子輕哼一聲:“自然是為了期遇明主,一展抱負,得見天下承平。”
“那褚君可能實現先生願望?”
“.....他若早聽我的,如今哪裏還有薑君站在聊城的機會!”
薑黎雖手握實權,但到底沒有朝廷封的官職,故而外人隻能尊稱一聲薑君。
說起這個顧辛就來氣,他老早就向褚君陳述隔壁蘭陵的薑黎狼子野心,一係列動作都能看出此人必然不俗,所圖不小,不能不防。
結果,嗬嗬!
現在褚君腸子估計都悔青了。
事實上顧辛自己都後悔怎麼追隨了個這麼優柔寡斷的人!所以麵對薑黎的招攬,顧辛沒有一口應下來,而是問了個至關重要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