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黎明風景(2 / 2)

從《哦,傻樣兒》和《小百合》,我們看到了青春微瀾,從《風景》,我們看到了生命的激浪。

我想我們應該為兒童文學創作的每一步進展高興。促使少年兒童成長為具有現代人素質、適應現代社會、富有創造力和奮進精神的一代社會主義新人,已成為許多作家不懈的追求。《風景》與《古堡》相通,其哲理性意象的營構甚為近似,但《風景》的畫麵更充滿動感,人物更顯活潑豐滿,也更具魅力。《風景》的內涵與更早出現的《新星女隊一號》也一脈相承,而它的氣質和表現形態,更具當代生活的新氣息、新活力,藝術描摹中的語言和語體,也頗有當代生活的韻味。

玉清的作品似乎不多,但他以他的少而精、創作個性和藝術特色新異的作品,為兒童文學,特別為少年心理小說、青春小說的創作,揭開了新的一頁。

一九九一年新春,雨後初晴日

補記

“玉清的作品似乎不多”,這句話應該改寫了:進入九十年代,玉清可謂“一發而不可收”,新作如噴泉汩汩噴湧,已經是一位步入創作盛期的青年作家了。記得有一年——1992年,那年上海《少年文藝》“好作品獎”的讀者投票中,玉清竟囊括了小說欄的第一、第二名。因此,說玉清的少年青春小說不僅“獨樹一幟”而且“獨領風騷”,大概不算是套話或過譽之詞。

美與美的情感,足以陶冶人,以至能改變人。在這方麵,我想,或多或少,或隱或現,玉清的小說總是能作用於喜愛它們的少年人的心靈的。這是玉清作品的主要方麵。

近幾年玉清的小說是有變化的。他自稱時不時陷於困惑之中。而就作品看,玉清的視野較前開闊,觀察與體驗也較深入、精到。在一部分作品中,或濃或淡地融入了幽默與調侃,作者的新的情感形態逐漸萌生了。《老A》,少年讀者不難從中領略初涉人世時的辛酸;那滿懷同情的戲謔,導引著讀者去慢慢咀嚼生活的澀味。《無暇》刻畫了一個不多見的數學教師——“數學怪人”式的既堅毅又脆弱的人物形象;從含淚的笑到隻有淚而沒有笑的悲劇故事裏,顯露出的是玉清的一種悲憫之心。《音樂教師張咪和她的學生們》,寫一群準男子漢和他們的小老師之間有趣的恩恩怨怨,以及師生們麵對汙濁的正義感和襟懷。即以仍著重寫少年青春心理的《姐姐比我大兩歲》而論,那弟弟們和姐姐們青春萌動期的悲喜劇,玉清輕車熟路寫來,人物刻畫上可謂遊刃有餘,詼諧之中流溢著少年人種種成長的煩惱與遭遇世事時的憂鬱。

從相對單純的詩化,到不那麼單純的散文化,這也許便是玉清創作的變異或曰發展。玉清近期作品更著重敘述,《無暇》通篇是敘述型句式。他的敘述語態與語體,鬆弛、瀟灑而又鮮活,有時又流暢而沉重,充滿生活的質感,與題材相諧和,與讀者心緒相契合,讀來沒有隔膜感。這種變化,使玉清作品中青春與人生的變奏曲,顯得豐富起來,而且有了某種生活的厚度,因而也較為耐讀了。

一九九五年炎夏匆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