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木鳶血滴子3:江湖雲海》(7)(1 / 3)

7.宮廷酣宴

罕王宮始建於老汗努爾哈赤年間。天命十年,老汗定盛京中衛為都城,調撥工匠及民夫開始營建宮闕樓宇。皇太極繼承汗位之後,又對王宮進行了更大規模的擴建營造,以盛京中衛南北走向的中軸線為劃分,分別營建了崇政殿、鳳凰樓、清寧宮等殿宇,構建成一片綿延有序的建築群。整座王宮坐北朝南,劃分兩進院落,今日大汗便是在第一進院落外的崇政殿大宴群臣。

入了夜,天氣驟然變得寒冷起來。北風呼嘯著卷起大殿外明黃色的旗幟,遼東大地的寒意直往人的骨頭裏鑽。侯在殿內的小奴紛紛點起了火盆,又取來燒的滾燙的熱水盛放在銅盆裏,提前將酒壺泡在熱水中溫著,預備等群臣入座之後再給大人們奉上。

待眾人入殿落座之後,小奴們恭恭敬敬地為諸位大人奉上溫酒。今夜是為多爾袞將軍凱旋歸來設下的宴席,多爾袞的席位自然緊靠著大汗,更旁側則是大汗之子豪格。可大汗身邊的另一處席位卻空空如也,全場唯獨隻空出這麼一個位置,侍奉的小奴一時間有些茫然,不知手中的酒該做何處去。

“不必等他,隻管將酒放下。”大汗麵無表情地說道,語氣略有幾分不快,“他在外邊跪著冷了,自然會進來。”一旁的豪格聽來不由暗自擦了擦冷汗。

沉默了片刻,大汗忽然又揮手招來一名侍衛,低聲吩咐道:“去看看我那好哥哥是不是還在外邊跪著。不必勸說他,若是他願意起來,便告訴他,殿內為他溫好了酒。若是他還想跪著,便繼續跪著好了。”

侍衛點點頭,正要離去,大汗又喊住了他,無奈地歎了歎氣:“去取件狐裘大衣,別讓人著涼了。”

“嗻。”侍衛領命退出大殿。豪格目送著侍衛的身影消失在大殿外,一旁的多爾袞將一切默默看在眼裏,正色歎道:“人人皆傳大汗寬厚,縱使莽古爾泰幾番衝撞,大汗終究還是念著幾分兄弟情誼的。”

豪格不由多看了多爾袞一眼,莫名發覺到他的話裏似乎還含著別樣的含義。

皇太極微微一笑,不置可否,而先舉起酒杯:“我先敬得勝歸來的將軍一杯,願將軍繼續為大金建功立業!”

“末將必赴湯蹈火,萬死不辭,唯大汗一人驅使!”多爾袞說罷便一飲而盡。

“將軍今夜得勝歸來,朕設宴既是要慶賀,也是一場小考。朕有幾個問題問你,不知將軍能否對答如流。”

多爾袞一愣,旋即坐直了身子:“大汗的提問,於末將而言是莫大的榮幸。”

“那麼將軍可聽仔細了。”放下酒杯後,皇太極意味深長地笑了笑,“大金興起之初,明國對是否要與大金開戰爭論不休,以致白白耗費無數人力錢財。以如今的視角,將軍如何評價明國的爭議?我大金未來對與明國的國策,是戰是和?”

多爾袞沉思起來。他知道,早在明國崇禎初年,明國都督袁崇煥便派人來吊唁老汗,並向大金傳達了招安的心思。盡管袁崇煥如今早已身故,但明國內有義軍作亂,外有大金為敵,必然不願兩麵開戰,明國的皇帝難保不會繼續動和談的心思。

“此事末將略有考量。”多爾袞思索著說道,“中原地區少馬,靠近塞外的幾大養馬場如今幾乎無法產出軍馬,這早已是明國內部公開的事實。起先有蒙古不斷劫掠明國北方邊塞,如今明國與人民開放互市,蒙古便從善如流地停止了戰爭。如今明國大臣中的主和派,應當是想要重複與蒙古的和平狀態,以開放互市和朝貢來換取和平。隻不過遭到了主戰派的極力反對,因此戰戰和和爭論不休,白白貽誤了戰機,讓我大金得以趁勢崛起。”

“答的好,看來將軍平日沒有少做研究。”皇太極輕聲讚歎。

一旁的豪格聽來不由感到危機——今夜隻怕是要讓多爾袞出盡風頭了!

“可你還沒有回答朕的第二個問題。”皇太極低聲說,“我大金與明國打了十幾年,對麵打不動了,我大金也不見得期望一直打下去。那麼將軍認為戰與和當如何決斷?”

多爾袞略一思考,忽然有了答案,意味深長地笑笑:“末將願以漢人兵書中的方略回答大汗的問題。”

“哦?將軍對漢家典籍也有了解?”皇太極眼睛一亮,“但說無妨。”

“回大汗,以明國君臣的角度看,正麵作戰,大金沒辦法一口吃掉龐大的明國,明國可以敗無數次,但總有充足的人力供明國恢複,對大金而言若是敗一次便是萬劫不複了。如此看來,劣勢在我大金,似乎應當與明國議和為穩妥。”多爾袞斟酌著用詞,“可換個角度看,明國也無力消滅大金,從明國萬曆皇帝的薩爾滸之戰到最近的大淩河之戰,明國屢戰屢敗,正說明在軍力上明國遠不如我。無論是昔日蒙古諸部還是今朝我大金騎兵,都具有運動優勢,而明國則隻能守在漫長的防禦線上,需要投入的精力成本遠高於我大金。大金騎兵全然可以依靠騎兵的運動性,在任意一處邊塞發起襲擊,隻要能像當年一樣,大汗領軍殺到明國京師城下,明國總有崩潰的一天。從這個角度看,我大金能夠經得起失敗,明國卻不行。明國擊敗我軍十次,也無法徹底收複遼東,而我軍隻需要再碰上諸如“京師之圍”一般的疏漏,明國的國運便岌岌可危了。”他冷笑了兩聲,“畢竟,袁崇煥與毛文龍之流,已經成為曆史了,明國再沒有強悍的武將,最後又能靠誰來防衛京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