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近代,最常見的貿易戰形式通常為關稅壁壘。關稅壁壘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關稅戰,關稅戰曆史上曾經多次發生過:1893年,法國與瑞士爆發了一次貿易戰,其主要形式就是相互提高關稅,這次關稅戰的結果是,法國輸出到瑞士的商品減少了43%,瑞士輸出到法國的商品減少了27%;1893年,俄國與德國也發生了一次關稅戰,加征的附加稅達到了50%,由於雙方均損失巨大,一年後不得不握手言和。
而“二戰”後,除了關稅壁壘這種傳統的貿易戰形式外,非關稅壁壘也成了普遍的貿易戰措施。非關稅壁壘涉及的範圍非常廣泛,它是指除關稅之外的所有貿易幹預措施。常見的政策工具包括進口配額、出口補貼、自願出口限製、自產比例限製、國產化要求、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進口許可證、技術性貿易壁壘、政府采購限製以及根據國內的貿易法條款進行調查後製裁等。在美歐香蕉貿易戰、鋼鐵貿易戰中,我們都能看到這些更複雜、更隱蔽的貿易戰形式。
三、那些改變了曆史走向的貿易戰
曆史上,有很多或大或小的貿易戰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曆史走向,與人類的命運息息相關。其中,小則可能影響一個朝代的興亡、決定數十年的區域政治格局,大則影響了整個人類文明的進程。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這類經典貿易戰,下麵僅舉幾例。
·終結百年戰亂的鐵鍋貿易戰。明朝時期,韃靼部落連年侵擾長城沿線,北方邊關戰亂不停。名臣張居正靠著互市與“鐵鍋大戰”兩張牌,不動聲色地消弭了威脅北方和平的因素,昔日戰亂頻繁的長城沿線,變為紅紅火火的貿易市場,許多著名的商幫與貿易路線都應運而生,助推了明朝“隆萬中興”的輝煌。
·香料貿易戰與大航海時代。中世紀時,威尼斯與阿拉伯人聯手壟斷了香料貿易,歐洲人對香料的強烈渴望直接催生了大航海時代,成就了歐洲幾百年的世界霸主地位——在此之前,世界隻是一個以臆
想形式存在於人們頭腦中的概念,大航海時代到來後,人類曆史上第一次出現了東西半球多種文明的彙合,世界才成為一個相互影響的整體。
·關稅大戰助推世界大戰。1929年,美國爆發了一次股市大崩盤,股災造成的更可怕的連鎖反應很快發生:瘋狂擠兌、銀行倒閉、工廠關門、工人失業……整個銀行業和經濟體係陷入危機。為了轉嫁危機、振興國內市場,美國大幅提高關稅,引發了一場席卷資本主義世界的關稅貿易戰,世界經濟因此進入了長達十餘年的大蕭條時期。蝴蝶扇動的翅膀帶來了一場颶風,德國因長期的經濟蕭條逐漸走入歧途,而美國巨大的關稅壁壘也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硝煙和混亂坍塌。
四、貿易戰回望:自由貿易與貿易保護主義
無論過去還是現在,自由貿易和貿易保護的爭鬥從未停止,自由貿易雖然長期被以美英為代表的資本主義國家所推崇和倡導,但是在這些國家,貿易保護主義始終擁有一席之地。
曾經的“日不落帝國”英國,在擊敗了荷蘭和西班牙後獲取了海上貿易霸權,而當時其執行的就是保護主義的重商主義經濟政策:1485年,亨利七世推出了大力支持羊毛工業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1587年完全禁止羊毛出口;1699年通過“羊毛法案”禁止進口殖民地的羊毛製品;1700年英國國會通過一項禁止銷售印度棉布的法令;1815年英國通過了新的穀物法,提高了對農業的保護力度。直到工業革命開始後100年,英國成為世界上最發達的工業資本主義國
家,才取消了貿易和關稅限製,轉而倡導自由貿易。
美國的情況也與之類似。作為資本主義世界的後起之秀,美國其實是在高關稅的保護下成長起來的——從19世紀20年代到20世紀30年代將近一個世紀的時間裏,美國實行了世所罕見的高關稅保護主義政策,美國新興產業、成長期工業以及弱小工業一直被“銅牆鐵壁”保護著。
有人總結了一個經濟規律:為了保證國家利益最大化,每當發達國家經濟不景氣時,就實行貿易保護主義,當經濟繁榮時,又極力鼓吹貿易自由化;貿易戰一般都是在經濟遇到危機或行業遇到困境的狀況下爆發,經濟危機時的貿易戰相對廣度更大,行業困境時的貿易戰規模和範圍則相對較小。這個規律從本書中給出的一些經典貿易戰裏也能得到印證,比如1930年世界性的關稅貿易戰、美國與歐盟之間持續了將近20年的香蕉貿易戰等。從下麵的表格中,讀者可以更直觀地看到這種相關性。
20世紀以來主要貿易戰
貿易戰
發起國
貿易戰形式
發生背景
時間
結果
斯姆特-霍利關稅戰
美國
關稅壁壘,對兩萬多種進口商品征收高關稅
大蕭條前期
1930—1934年
引發30多個國家抗議與關稅報複,歐美兩敗俱傷,導致了全球大蕭條
貿易戰
發起國
貿易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