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資料(3 / 3)

一般來說,人們很少把武術與古典文學拿到一塊兒來談論,尤其是在學術討論會上;而我們也很少在各種出版物上,看到武術與古典文學兩者相互滲透、相得益彰的探討與論述。尤其在武術與古典文學聯手合作,像是配合默契的兩個鐵匠一樣,經過了數千年的加溫、淬火,共同鍛造了中國人的理想人格和完善的民族性格這一點上,還沒有人發現、至少是沒有人明確地加以闡釋。當我驚奇地發現這一點時,我對武術與古典文學的敬意油然而生。恨不得在45歲的時候,開始聞雞起舞,鑿壁偷光。

《易經》誕生最早的武術觀念。

先秦時代的四書五經,都是很好的古代散文,完全可以當作文學讀本來欣賞。《易經》開篇就有一句鼎鼎有名的格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翻成白話文,是“天體的運行剛健不輟,君子也應自強不息。“這句話,怎麼看怎麼像是一位武術家對一位習武之人說的話。如果一個對中國武術情有獨鍾的外國人,問什麼是中華武術的精神,我們完全可以告訴他《易經》第一頁第一段的這個結句。“健“,是一個特別值得注意的字。它本身有兩個意思:一個是“剛強“,另一個是“康強“,前者指性格和精神的堅強,後者指身體和體質的健康。加上個“兒“字---健兒,就成了軍卒、壯士和劍客,劍客就是武術家。古樂府中有“健兒須快馬,快馬須健兒“的詩句。

《易經》中,明確地談到武術的,有“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之句,說的是“君子應整治兵器,以防不測”。這和現代人習武為健身、防身的觀念非常一致。其中,“利武人之貞”中的“武人”——則是武術家在古籍中的直接“亮相”。“剛健中正”說的是做人,也是練武。所謂“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以及對宇宙與人生規律的論述包括八卦概念的確立,都對後世的武術發展起到巨大而深刻的影響。

“一陰一陽之謂道。知乎萬物而道濟天下。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是固剛柔相摩,八卦相蕩。”——你把《易經》中的這些理念,說給現在八卦太極拳和八卦掌拳師,都像是在說他們行內的話。

。6奧運項目

武術已確定成為北京奧運會的特設項目,一共將會決出7枚金牌,其中武術套路5枚、男女散打各1枚。但是這7塊金牌不會占用奧運會的金牌名額,同時也不計入最終的獎牌榜。不過獲得武術冠軍的運動員,將會享受等同於奧運項目冠軍的待遇,而且所獲的金牌也將計入2009年的十一運會獎牌中。

盡管不是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但鑒於武術在中國人心目中的特殊地位,國人對這一項目的關注,不比其他任何項目差。

武術表演設15塊金牌

據了解,此次特殊的奧運武術表演賽,共設置男女套路10枚金牌,男女散手5枚金牌。比賽的具體項目是,套路:男子長拳、男子南拳南棍全能、男子太極拳太極劍全能、男子刀術棍術全能、男子槍術劍術全能、女子長拳、女子南拳南刀全能、女子太極拳太極劍全能、女子刀術棍術全能、女子槍術劍術全能。散手:男子56公斤級、男子70公斤級、男子85公斤級、女子52公斤級、女子60公斤級。

37名中國選手參賽

中國參加本次武術表演的共37人,都來自於北京體育大學武術學院,共排練了四組節目,分別為兵器類、太極類、長拳類和藝術類。

參演者享受奧運選手待遇

雖然參加奧運武術表演的武術健兒們,身份並不是奧運參賽運動員,但為了迎接世界各國武術代表團的到來,奧運村為他們開辟了特別的區域,住宿和生活享受與奧運參賽選手同樣的待遇。18日,中國武術代表團已正式入住奧運村。而由於武術展示節目中要使用各種兵器,怕傷著觀眾,出於安全考慮,所有“兵器”要想進賽場,都非常不容易,得向奧組委、文化部層層申報,經過統一安檢才能順利入場。而部分“兵器”為了不傷害場地,還改用了木製品,如木刀、木劍等。

。7武術名人

陳王庭

陳長興

董海川

孫祿堂

楊露禪

吳鑒泉

李瑞東

倪增兆(名號掃帚星)

吳鍾(字弘聲1733--1823回族,八極拳祖師)

李書文

劉雲樵

王正誼(大刀王五)

霍元甲

王隱林(廣東十虎之俠家拳)

蘇黑虎(廣東十虎之鐵沙掌)

黃麒英(廣東十虎之無影腳)

黃澄可(廣東十虎之九龍拳)

周泰(廣東十虎之軟綿掌)

蘇乞兒(廣東十虎之醉拳)

黎仁超(廣東十虎之七星拳)

潭濟筠(廣東十虎之鶴陽拳)

梁坤(廣東十虎之鐵橋三)

陳鐵誌(廣東十虎之鷹爪王)

黃飛鴻

杜心武

萬籟聲

許世友(1905年2月28日~1985年10月22日)

顧汝章

嶽飛

關羽

趙雲

呂布

羅光玉

丁子成

王子平

李泰

王鳳亭

常東升

馬鳳圖

李洛能(1808-1890著名武術家近代形意宗師著有《形意拳譜》)

尚雲祥

郭雲深

張監

梁讚

洪熙官

馬永貞

葉問

李小龍

李連傑

成龍

田秋信

劉根深

李存義

程廷華

張占魁

王薌齋

趙道新

韓慕俠

薑容樵

王朝選

董心朗

李興美

李榮基(鷹爪拳名人)

鄧洪先

崔泓熙

崔龍述(韓式合氣道創始人)

植芝盛平

嘉納治五郎

格雷西家族

石井和義

宮本武藏

阿裏

安東尼·馬庫斯(黑市拳比賽名人)

鄭新書

王星然

。8武術流派

【國外武術流派一覽表】

截拳道(截拳道是李小龍創立的,李小龍是中國人。但李小龍的國籍是美國,所以截拳道既是中國的也是美國的)

巴西武術:

卡波耶拉(也叫巴西腿法、巴西戰舞)

巴西柔術

考姆巴托(Kombato)

韓國格闘技:

跆拳道

花郎道

太手道

韓式合氣道

東南亞武術:

柬埔寨血鬥(柬埔寨)

泰拳(泰國)

斌道(也叫緬拳、緬甸拳,是緬甸的)

赫拉

越武道

菲律賓魔杖(菲律賓塔裏棍術、菲律賓的)

菲律賓拳(菲律賓的)

俄羅斯武術:

俄式古典式摔跤

俄式自由式摔跤

俄式詠春拳

西斯特瑪(Systema)

桑搏(Sambo)

俄羅斯摔跤

俄羅斯擒拿

日本武術:

太氣拳(也叫日本意拳、日本大成拳。意拳是20世紀20年代時,武術名家王薌齋先生研創的一種實戰性很強的拳法,也稱“大成拳”。

澤井健一敗於王薌齋手下,他轉向王薌齋學習意拳。四十年代後期澤井健一回到日本宏揚意拳,並根據實際情況更名為太氣拳,日後被日本武術界公認為“武聖”)

空手道

糸東流空手道

肯波流空手道

極真空手道

鬆濤館流空手道

剛柔流空手道

和道流空手道

唐手

那裏手

首裏手

合氣道

日本柔術

日本忍術

陰陽流拳法

擊劍道

居合道

棍道

柔道

劍道

武術名言:月棍年刀一輩子槍寶劍隨身藏。

弓道

弩道

剣道

少林寺流拳法

陰陽流拳法空手術道

大道塾空道

真剣道

拳道

體道

射道

全射道

時津流自成道

柔法

柔法徹化拳

新體道

製圏道

禪刀道

刀道

太道

禦互道

心體育道

默比烏斯氣流法

親和體道

スポーツチャンバラ

美國格鬥技:

美式拳擊

自由搏擊(也叫踢拳、踢拳道)

美式摔角

法國格鬥技:

法國踢腿術

歐洲武術:

古羅馬角鬥

以色列武術:

以色列自衛術

馬珈術

加拉夫自衛搏擊

英國武術:

英式拳擊

土耳其武術:

土耳其摔跤

印度武術:

卡拉裏帕亞多

施萊邦

琉球武術:

琉球武道

鍬術

釵術

首裏手

那覇手

唐手

禦殿手

泊手

琉球棒術

琉球雙節棍

琉球拐

二丁鐮

鐵甲

希臘武術:

古希臘式搏擊

其他國家武術:

克拉術

西洋擊劍

西洋拳

Kampfringen

希臘武術:

古希臘式搏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