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一章 金融危機大爆發(2 / 2)

在此期間,美國政府也一直在尋求改革,布什政府正式向美國國會提交拯救金融係統的法案,財政部將獲得授權購買最高達7000億美元的不良房屋抵押貸款資產。美國政府希望兩年內將所有問題解決掉,希望在這個問題影響實體經濟之前把它解決掉,避免出現像三十年代那樣的大蕭條。

可是由於在此前次貸危機期間,美國政府和美國財團針對境外機構的狠毒,將幾乎所有的境外機構都坑了進去。其他國家徹底拋棄了美國,連他們的小弟日本和英國在內的西方七國集團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電話磋商後表示,西方七國集團其他成員國拒絕參與美國金融救援計劃。

這一下更是讓美國墮入了深淵,全美最大的儲蓄及貸款銀行,總部位於西雅圖的華盛頓互惠公司,於當地時間25日被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查封、接管,成為美國又一家倒閉的大規模銀行。

9月29日,美國眾議院否決七千億美元的救市方案,美股急劇下挫,道指暴瀉777點,整個美國市場信心薄弱,道指不斷沉底。

美國眾議院否決了七千億美元的救市計劃,參議院則試圖予以挽回,預定周三對該案進行表決。

10月2日,美國參議院74票對25票通過了布什政府提出的七千億美元新版救市方案,美參議院投票表決的救市方案總額從原來的七千億美元提高到了八千五百億美元,增加了延長減稅計劃和將銀行存款保險上限由2008年的10萬美元提高到25萬美元的條款。

這一目的是安撫緊張的美國公眾及支持經濟增長。預料可望對全球股市都有幫助,且將對眾議院造成壓力,一些眾議員正考慮轉向支持法案。

果然,在第二天的眾議院表決中,眾議員們終於通過了這一救市法案,讓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可惜的是,當天的股票市場並沒有因為這個好消息而上升,反而在繼續下滑。

救市計劃授權政府購買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不良資產,幫助它們擺脫困境。但是美國財政部,美聯儲眼下有諸多具體難題沒有解決。

他們麵臨的最棘手難題可能是如何為大量不良資產確定收購價。由於沒有潛在買家,許多不良資產和證券眼下毫無市場價格可言。如果政府製定的收購價格標準相當低,將有助於保護納稅人的利益,但不利於金融機構彌補損失和繼續發展,這與救市計劃最初目的相悖。而如果高價收購,意味著美國納稅人將付出更高代價,可能引起民眾不滿。

財政部長保爾森已馬不停蹄著手組建實施救市計劃的工作團隊,將招募五至十家資產管理公司協助救市。這一工作團隊將負責銀行不良資產的界定、資產價值評估以及收購等事宜。過去幾個星期內,財政部已就此接觸過布萊克羅克公司,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和萊格梅森公司,這三家資產管理公司在白宮與國會磋商救市計劃過程中為財政部提供非正式谘詢服務。

可是,錢從哪裏來,這是個大問題。美國政府自身捉襟見肘,加上國內納稅人壓力,決定了這筆巨款不可能由美國政府,也就是美國納稅人承擔太多。美國政府最終將通過出售自身所持債權,或者發放國債來為救市埋單。經濟學家估計,美國外債規模將因此被拉高至占GDP的百分之七十以上。高額外債規模已經嚴重影響外國投資人對美國國債的熱情。歐洲和七國集團的其他成員都未表現出對美國救市計劃的實質響應,而美國的最大債權國日本和中國,也變得更加謹慎。

好在此次金融危機期間,美國實體經濟的表現並不糟糕。金融市場裏,信心是關鍵,因此該計劃首先是要恢複市場信心。如果市場恐慌情緒逐漸消退,銀行恢複放貸,抵押貸款變得容易獲得,將促使房價回升或止跌。

美國政府近期還采取了一些相關措施,如政府為三點四萬億美元貨幣市場共同基金提供擔保,禁止賣空金融股票等,也就是說,不允許做空,即使有機構做空,也將麵臨巨額罰款和條約作廢的後果。

即便是計劃的設計者財政部長保爾森和美聯儲主席伯南克,也不敢擔保新計劃加上老機製就一定會成功。救市計劃能否成功取決於諸多因素,市場正變得格外敏感和脆弱,其他發達國家是否采取相關合作措施也至關重要。無論是計劃宣布後股市的大舉反彈,還是計劃在等待國會批準期間股市的大舉回落,都反映了這一點。對美國國會而言,救或不救,都是艱難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