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探險記係列(二)》(1)(2 / 3)

據悉,來自美國“全球探險公司”的探險家們早就對柏林檔案館中的納粹曆史文獻進行了廣泛研究,並從中發現奧地利托普利茨湖是最可能的納粹藏寶湖。

美國探險者還找到了一些當年的目擊者記錄,根據當時的目擊記錄,1945年5月,納粹餘孽曾經將成車成車的沉重箱子沉入了托普利茨湖底。目擊者對這些箱子的描述,完全和那些裝著“琥珀屋”的板條箱相符。

一些探險家已經潛入到托普利茨湖底,並且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刻著俄羅斯文字的板條箱,還有未經證實的謠傳稱,探險者們已經在湖底找到了被稱做“世界第八奇跡”的“琥珀屋”!

然而美國“尋寶獵人”們卻對他們發現了什麼守口如瓶,一名發言人說:“我們不準備詳細討論我們的研究結果,我們所做的就是將各種研究結合起來,並得出一個非常可信的結論,那兒到底隱藏著什麼。在二戰期間,托普利茨湖周圍曾被納粹列為一個高級機密地區,納粹這樣做顯然有某種原因。”

在過去幾十年中,托普利茨湖就一直和納粹寶藏聯係在一起,並且吸引了眾多尋寶獵人、曆史學家和對納粹寶藏感興趣的人光臨。托普利茨湖超過1英裏長,深103米。在二戰發生後,希特勒的軍隊曾將該湖用於秘密的水底炸彈和水下火箭實驗,但二戰末期,預感末日來臨的納粹德軍又將許多他們想藏匿的東西都投棄到了托普利茨湖底。

謠傳稱,包括“琥珀屋”和成噸金條在內的納粹寶藏,都被納粹士兵沉入了托普利茨湖中,當時一些當地人都被納粹雇作勞力,用來運輸這些沉重的大箱子。

二戰後,奧地利政府對到托普利茨湖私自潛水發布了禁令,任何人未獲政府特別許可,禁止再到湖中潛水探險。一些獲得授權潛入湖底的探險者們並沒有發現納粹寶藏,隻不過找到了一些戰爭遺物,譬如一些英鎊假幣,納粹曾試圖用這些假幣來擾亂英國的經濟;官方潛水者還找到了一些假郵票、炸藥、武器和其他紀念物。根據一個科學研究小組的發現,在托普利茨湖底還生存著一種不需氧氣就能存活的未知蠕蟲。

然而,奧地利當地政府承認,還有許多“尋寶獵人”未獲政府特別許可,就偷偷潛入湖底,夢想尋到納粹寶藏,許多人為這些財寶送出了性命。

1947年,一名美國海軍潛水員在托普利茨湖裏進行搜索時,身陷水中的沉木之中活活淹死。1955年,一名德國人又神秘地死在了托普利茨湖邊,當地人稱他也是一名“尋寶獵人”。

在重新研究大量材料時,尋寶人員發現德國一位研究琥珀極有造詣的藝術教授羅德博士是位知情人,原來羅德不僅從納粹手中接收了琥珀屋,並親自為它編排目錄,舉辦過小範圍展覽,而且在法西斯失敗前曾下令拆卸琥珀屋,但是,羅德對琥珀屋的確切收藏位置模糊不清,正當他繼續考慮線索時卻不明不白的暴死了。搜尋隊又將線索轉向一位名叫庫爾任科的蘇聯婦女身上,她曾與羅德一塊共事,並負責保管被認為是包括琥珀屋在內的藝術展品。

這位婦女回憶說:在德軍撤退時,一群軍人曾歇斯底裏地破壞這些藝術品,接著城市又燃起了熊熊大火,那些展品和放置它們的城堡被燒成一片灰燼。因此出現這樣一個問題:琥珀屋是否就混同在這批藝術品中?線索中斷了,但並沒有阻止搜尋隊的行動,而且不少德國人也紛紛協助尋找琥珀屋,一家圖文並茂的雜誌甚至登出廣告,號召人們提供有關琥珀屋的線索,一時間,從柏林、萊比錫、慕尼黑、漢堡等地來的信件猶如雪片飛向編輯部。一位青年提供了一條有價值的情報,他的父親喬治·林格爾曾是納粹的軍官,具體過問並執行了掩藏琥珀屋的命令,並在生前曾親口告之,琥珀屋藏在一個名為斯泰因達姆的地下室。這份情報又給人注射了一針興奮劑,搜尋隊推斷,琥珀屋至今未轉移出羅德博士所在的那座城市,也許它仍在一個地下室靜靜地放著。

迄今,琥珀屋到底是沉睡在托普利茨湖底的某處,還是藏身德國某個城市一個被人遺忘的地下室裏,仍是人們極其關注的未解之謎。

四、神秘的“錢坑”寶藏

1795年10月,三位少年登上距離加拿大海岸不遠的橡樹島旅遊。他們發現朝海一麵的大片紅橡樹林中突然出現一塊空曠地,地中間獨立著一顆古橡樹,樹枝上似乎掛過一個古船的吊滑車,正下方有一個淺坑。根據跡象判斷,這裏可能埋有海盜的寶藏。原來,橡樹島在17世紀時是海盜出沒之地。有一個著名海盜叫威廉·基特。1701年,他在倫敦被處決,臨死前提出一個交換條件:若能免他一死,願說出藏寶之處。但他遭到了拒絕,連同那個寶藏的秘密一道被送進陰間。那麼,基特的寶藏是否就埋在此地呢!三位少年開始挖掘,發現那坑像個枯井,每隔3米就碰到一塊橡木板,最終毫無結果。1803年,又有一群人繼續挖掘,當挖到27米深時,發現了一塊刻有神秘符號的石板,經專家破譯,意思是:在此下麵12米埋藏了2000萬英鎊。人們欣喜若狂,他們一邊抽水一邊挖掘,當一天晚上用標杆探底時,在30米深處觸及到了類似箱子的硬物。當即大夥兒談起了寶藏分配。可是第二天,人們驚訝地發現,坑內積水已達18米深,於是希望成為了泡影。

1850年,人們又有個奇怪的發現,退潮時,“錢坑”東麵152米處海灘上不斷冒出水,猶如吸滿水的海綿受到擠壓一樣,同時又發現了一套精巧複雜的通向“錢坑”的引水係統。它們使“錢坑”變成一個蓄水坑。於是人們做出一個推斷:海盜將“錢坑”挖得很深,然後從深處倒過來挖出斜向地麵的側井。寶藏可能離“錢坑”幾百米遠而埋在斜井盡頭,離地麵不過9米深,這使海盜們可以迷惑掘寶者而自己卻能輕易挖出寶藏。

1897年,人們又在47米深處挖出一件羊皮紙卷,上用鵝毛筆寫著兩封信,有的人還挖出了鐵板,這些發現更使人相信:海盜們埋了一筆巨大財富。20世紀時,這筆財富人們估計價值1000萬美元,在60年代便傳說有1億多美元了。在“錢坑”挖掘時,曾有一個傳說:必須死掉7個人才能揭開其秘密。到目前,已有6人在企圖到達坑底途中喪生。看來,真正秘密的揭開已為期不遠了。現在,一個由加拿大人和美國人組成的聯合公司正在對“錢坑”進行前所未有的大規模發掘,在島中心投資1000萬美元鑽了一口巨井,深達20層樓,並在其他地方鑽了200個洞,有的達50米深,已接近岩層;鑽頭從地下帶出了金屬製品丶瓷器丶水泥等物。“錢坑”之謎的揭曉為期不遠了,它可能猶如埃及的圖坦卡蒙陵墓一般舉世震驚,但也可能是一個耗費巨資掘出的空洞。

五、洛豪德島的海盜遺產

在澳大利亞,有一個名為洛豪德的小島,該島並非鳥語花香、景色宜人的勝地,然而,“島不在美,有寶則名”。相傳島上藏有無數財寶,周圍海底也鋪滿耀眼炫目的寶石.

在17世紀70年代,一位名叫威廉·菲波斯的人,在偶然中發現一張有關洛豪德島的地圖,圖上標有西班牙商船“黃金”號的沉沒地,他驚喜若狂,感覺到一個發財的機會到來了。原來,“黃金”號商船有一段神秘的故事,那是在16世紀50—70年代,西班牙人沿著哥倫布的航跡遠征美洲,從印地安人手裏掠奪了無數金銀珠寶,然後載滿船艙回國。

然而,他們的行動被海盜們覺察了。於是,海盜們瘋狂襲擊每一艘過往的商船,慘殺船員,搶奪了大量財寶。如山沉重的財寶,海盜們無法全部帶走,於是將剩餘部分埋藏在洛豪德島,並繪製了藏寶圖,海賊們發血誓表示嚴守秘密,以圖永享這筆不義之財。哪知海盜們終歸是海盜,哪有信用可言,一些陰謀者企圖獨吞寶藏,一時間血肉橫飛,一場火並留下了具具屍體,勝利者攜帶藏寶圖混跡天下,過著花天酒地、驕奢淫逸的生活,而藏金島的傳說也不脛而走,風靡世界。菲波斯懷揣這張不知真假的藏寶圖,登上荒島,四處勘察,然而一無所獲。正當他徘徊海灘時,無意中腳陷入沙中,觸及到一塊異物,經發掘是一叢精美絕倫的大珊瑚,在珊瑚內竟又藏有一隻精致木箱,箱中盛滿金幣、銀幣和珍奇寶物。菲波斯狂喜萬分,他在島上待了3個月,瘋狂地尋覓,整整30噸金銀珠寶裝滿了他的縱帆船,他實現了發財夢。

菲波斯發橫財的消息像颶風一樣傳開去,一股尋金熱席卷洛豪德島以及附近海域,流浪漢、冒險家甚至王公貴族們都不遠萬裏來到這個荒島,人們認為菲波斯發現的財寶僅是海盜遺產中很少很少的部分,那麼更多的寶藏又在哪裏呢?一時間許多真真假假的“藏寶圖”應運而生,充斥歐洲,高價出賣,不少發財狂們重金購買,不惜血本,結果呢?不少人或葬身海底,或暴死荒島,或苦苦尋覓,久遠蹤影。海盜的遺產成了一個充滿誘惑的謎團。

六、恐怖的亞利桑那州金礦

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有一個被稱為“迷信山”的山區。在山中的某一個不知名的地方,有座被人們稱為“迷失荷蘭人金礦”吸引著無數探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