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探險記係列(四)》(1)(2 / 3)

普林斯頓大學的海斯最先提出海底擴張的觀點 之後,瓦因從不同角度審視了觀察的事實,結論是大陸並沒有主動發生漂移,但是如果大陸之間的海底發生擴張,大陸也會隨之發生移動。玄武熔岩不斷沿著海底擴張軸向外噴溢,在中央不斷形成新的地殼,勢必不斷地把老的地殼推向兩側,大洋兩邊的遙遠大陸當然也要跟著運動。這些年來,已經有許多資料證明海底擴張確是事實。瓦因的理論不僅解釋了大陸之間的顯著漂移,而且也歸納出大陸碰撞的邏輯結論。現在我們知道,像阿爾卑斯山脈、亞平寧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這樣巨大的山係,都是由大陸碰撞推擠而成的。

300萬年前,早已脫離了岡瓦納古陸的印度板塊開始與歐亞大陸板塊相撞,然後擠壓、抬升、隆起,被稱為“世界屋脊”的靑藏高原在地球上漸漸顯現出來,隨之而起的還有髙原南部邊緣的第一道褶皺帶——喜馬拉雅山脈和第二道褶皺帶——岡底斯山脈。隆起的進程極緩慢,經地質科學者繼續深入研究,時至今日,珠穆朗瑪峰每年還以15?20毫米的速度升高著,還無人知曉何時才能停止。橫空出世的軎馬拉雅山脈,由於以它命名了一個大規模的地質造山運動,由於集中了世界上10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和最高峰珠穆朗瑪, 由於東西蜿蜓2400千米阻隔了印度洋南來的濕潤溫暖的氣流,而成為人人皆知的世界級名山,也成了所有登山者終生向往的神山。

眾河之母——青藏高原

中國境內流域麵積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5萬餘條,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1580條,大於10000平方千米的有78條。其中的長江與黃河不僅是亞洲最長的河流,也是世界巨川,分別名列世界第3位和第5位,而瀾滄江和黑龍江也在世界十大河流之列。

中國的陸地麵積與歐洲和美國、澳大利亞相近,大河的數量卻遠多於歐美和澳洲。就連麵積為中國兩倍多的北美洲,長度超過1000千米的大河數目也僅為中國的2/3。中國天然河流的總長度為43萬千米。

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最龐大的“分水嶺”。長江、黃河、瀾滄江一湄公河、怒江一薩爾溫江? 雅魯藏布江一布拉馬普特拉河、印度河、恒河、伊洛瓦底江、阿薩姆河和塔裏木河等10條世界上著名的大河皆發源於青藏髙原。其中前8條水係屬外流河,後兩條歸內流水係。高原內部湖泊廣布,為地球上最髙的大湖區,它們與河流組合而成獨特的水係。

一、外流河之源

1.長江

全長6300千米,僅次於亞馬孫河和尼羅河。長江的經流模數卻以每千米17.6升/秒而位居世界第一。

漢代以前的《禹貢》有“岷山導江,東別為沱”之說,把岷江誤為長江源頭;《漢書》第一次提出金沙江為長江之源;唐代的《蠻書》認為長江源自通天河,徐霞客在其《江源考》中提出,金沙江、通天河是長江上源。淸代《小方壺齋與地鈔》中,有長江源的描述,並指烏蘭木倫河是長江正源。1949年前後的地理教科書說長江與黃河同源,前者源於巴顏喀拉山南麓,後者源於巴顔喀拉山北麓。

2.黃河

《水經注》稱黃河為河、大河。《漢書.溝洫誌》謂:“中國川原以百數,莫著於四瀆,而河為宗。”也就是說,黃河被尊為百水之首,四瀆之宗是很久很久的了。

早在1200多年前,7世紀上半葉,有人提出卡日曲是黃河的正源,但頗多爭論。1952年8月黃河委員會組織黃河源考察隊,又把約古宗列曲作為黃河正源,此說存在了20多年。直到1978年夏天,黃河源考察隊再次在黃河源地區實際査勘後發現,有三條河流彙人星宿海,它們是紮曲、約古宗列曲和卡日曲。其中,紮曲流程最短,水量又小,隻能箅約古宗列曲的一條支流。約古宗列曲和卡日曲相比,卡日曲的流域麵積700平方千米,長近30千米,水量也高出約古宗列曲2倍多,因此認定卡日曲為黃河正源的依據比較充分。這樣結論又追溯到7世紀上半葉,人們爭論的不少問題古人早已定論。

3.雅魯藏布江

為中國第四大河,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河,曆有“天河”之美譽。它從源頭的傑馬央宗冰川一瀉千裏,全長2840千米,在中國境內長度為2057千米,江段落差近5000米。到墨脫出國境處的巴昔卡,始稱布拉馬普特拉河,然後與恒河交彙,注入印度洋的孟加拉灣。在藏族同胞心目中,雅魯藏布江是一條生命河、母親河。有著千餘年燦爛光輝的文明史,代表著喇嘛教文化之源的古吐蕃部落就是在其雅魯藏布江的中遊地區繁衍強盛起來的。

4.瀾滄江

發源於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南麓,在青海省紮多縣境。其上遊紮曲在靑海省內長180千米,流經紮多、囊謙二縣後,進入西藏與左岸子曲相彙,在流入昌都後,又與右岸吉曲彙合後稱為瀾滄江。然後流經察雅、茫康、下鹽井穿入滇西北山地,再經德欽、維西白濟訊等縣,在西雙版納的南阿河口流出國境,稱為湄公河。經老撾、東埔寨、越南流入南海。

5怒江

發源於青藏高原中部唐古拉山脈中段的巴薩通木拉山南麓。先依地勢由北向南流,經安多的那捎河折向東流,穿行在唐古拉山脈與念青唐古拉山脈之間。在比如縣下左岸與索曲彙合,流至沙丁附近與右岸與姐曲彙合後稱為怒江。

6伊洛瓦底江

發源於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山地。該江有三條支流,自北向南分別是獨龍江、大盈江、隴川江。這三條支流從西藏的東南和雲南的滇西邊緣流過,分別在馬庫、芒允和瑣麗以下流出國境,進入緬甸後注入印度洋。

7恒河

發源於喜馬拉雅山脈的西端山地,由朋曲和孔雀河組彙而成。朋曲是青藏高原西南端較大的一支河流,全長376千米,源於希夏邦馬峰北坡的野博康加勒冰川,由西向東流,然後與自東向西流的絨布曲相彙後,在陳塘的龍堆村之下流入尼泊爾。在尼泊爾該河又稱阿龍河、科西河,經印度彙入恒河。

8印度河

它也源於喜馬拉雅山脈的西端。屬於印度河水係的河流在靑藏離原阿裏地區主要有兩條:一為郎欽藏布,漢語意為象泉河,是印度河最大支流薩特累季河的上遊,全長309千米;另一條為森格藏布,漢語意為獅泉河,是阿裏地區最大河流,長340千米。

二、內流河之源

1.塔裏木河

從葉爾羌河源箅起,全長2179千米,是新疆最長的河流,也是 我國乃至世界上最長的內陸河。它彙集了西昆侖山、帕米爾及天山 西段南坡的眾多河流,如葉爾羌河、和田河、阿克蘇河,等等。

2.河西走廊內陸水係

黑河源於青藏高原祁連縣八一冰川、海拔詔64米的素珠蓮峰。 上遊303千米,中遊2?千米,下遊223千米,全長821千米,僅 次於塔裏木河。河水徑流總量69. 3億立方米,流域麵積7. 68萬平方千米。流經甘肅張掖、臨澤、高台、金塔等縣市。從正義峽開始 稱弱水,流入內蒙古的額濟納旗呈潛流。

疏勒河源於青藏髙原祁連山主峰團結峰或宰吾結勒峰,海拔 5808米。向西北流經甘肅昌馬、雙塔堡、安西等地後注人塔裏木盆 地,但現在達不到塔裏木盆地就斷流了。該河下遊最大支流為黨河。 石羊河源於走廊南山東端(冷龍嶺)北麓,海拔5600米。上遊 有古浪河、黃羊河、紮木河、白塔河、西營河、東大河等支流,在 武威彙集後,向東與紅水河彙合,稱石羊河。

這三條內陸河是甘肅河西走廊農業基地生產和人民生活的生命 之水。

3.柴達木盆地內陸水係

烏圖美仁河(又叫楚拉克阿拉幹河),源於青新交界處的昆侖山 北麄。年均流量33. 8立方米/秒,是柴達木盆地最大的河流。注人 東、西台吉乃爾鹽湖。

格爾木河源於昆侖山北坡脊的馬可波羅山,上遊稱奈齊果勒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