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貨幣與貨幣製度(1 / 1)

一。貨幣的購買力

價格的倒數就是貨幣購買力,價格高,貨幣的購買力低,反之,購買力高,貨幣購買力變動趨勢和幅度是物價指數變動的倒數。

二。本位幣和輔幣

本位幣是指用法定貨幣金屬按照國家規定的規格經過國家造幣廠鑄成的鑄幣,它是一國流通的基本通貨,輔幣的麵值大多是本位幣的1/10,1/100,多由賤金屬鑄造,而非足值通貨。

三。有限法償和無限法償

無限法償是法律規定的無限製償付能力,指法律保護取得這種能力的貨幣,不論每次支付數額如何大,無論屬於何種性質的支付,既不論是購買商品,支付服務,結清債務,繳納稅款等,支付的對方均不得拒絕接受。(取得這種資格的貨幣在金屬鑄幣流通時是本位鑄幣,後來是不兌現的中央銀行的銀行券,活期存款雖然在經濟生活中被普遍接受,但一般不享有法償資格。)

有限法償主要是對輔幣的規定,是指在一次支付行為中超過一定的金額,收款人有權拒收,在法定限額內,拒收則不受法律保護。

四。計算機的運用

計算機運用於銀行的業務經營,使得很多種類的銀行卡取代現鈔和支票,成為西方社會中日益廣泛運用的支付工具,由於網絡迅速覆蓋,全世界純粹的網絡銀行出現了,傳統的銀行業務也有越來越大的部分在網上運作,第3方支付平台也異軍突起,這種趨勢將使貨幣本身乃至市場經濟的運作發生變化。

五。數字貨幣

數字貨幣是中央銀行發行的貨幣,具有讓大眾繞開商業銀行能夠與中央銀行直接交易的功能。

六。無現金社會

由於互聯網的發展,銀行卡的廣泛使用,第3方支付平台的異軍突起,有人認為他們終將取代現金,進而出現無現金社會。

七。貨幣的主要職能

賦予交易對象以價格形態,交易媒介或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累計和保存價值手段,用於國際交往中的貨幣。

八。貨幣製度由哪些方麵構成?

幣材的確定,貨幣單位的確定,流通中貨幣種類的確定,對不同種貨幣的鑄造和發行的管理,對不同種貨幣的支付能力的規定。

九。建立貨幣製度

建立貨幣製度的目的是保證貨幣和貨幣流通的穩定,使之能夠正常的發揮各種職能。

十。建立貨幣製度的構成要素

一、幣材的確定,規定幣材是貨幣製度最基本的內容。哪種或幾種商品一旦被規定為幣材,即該貨幣製度為該種或該幾種商品的本位製,在很長的曆史時期中往往兩三種幣材並行流通。

二、貨幣單位的確定,包括貨幣單位的名稱和值,最早與貨幣商品的自然單位和重量單位一致,後來由於種種不同原因,日益與自然單位重量單位脫離,有的是保持原名內容發生變化,有的則完全擺脫舊名,重立新名,法律規定的名稱通常都是以習慣形成的名稱為基礎,按照國際習慣一國貨幣單位的名稱往往就是該國貨幣的名稱,貨幣單位的確定,更重要的是確定幣值。

三、對不同類型的貨幣鑄造和發行的管理,對不同種類貨幣的支付能力的規定。

四、本位幣和輔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