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熱潮(1 / 2)

《夜店》劇組在一片歡笑聲中繼續拍攝,歡樂的氣氛讓魏齊心裏大為舒坦。拍攝進度比魏齊預計的速度提前了不少。有位客人的到來卻打斷了魏齊的拍攝。

來人是東方報社的文主編!

文主編從不掩飾對魏齊的欣賞。他前所未有的給了魏齊一個整版的專欄,他堅信《明朝那些事兒》會大火,但是火爆到這種程度實在是所料未及的!

由東方報社下屬東方日報連載的《明朝那些事兒》在香江掀起了一場“樂於讀史”的熱潮,而明史更是處於風口浪尖!東方日報的日銷售額度,更是大為增長。單日銷量竟然比連載之前增長了二十萬!

這是個駭人聽聞的數字!

東方日報可不是明報!明報奉行的是精英政策,因為明報集團掌舵人金大俠的文人身份,香江的白領、文化精英以及經理人大都是明報的忠實用戶。明報以犀利的時事評論,副刊高雅的文化氛圍,權威的財經專版把香江中上層的讀者一網打盡。華夏人都有從眾的心理,大眾會覺得如此優秀的人都訂購明報,為了擠進上層社會圈,好多市民也是訂購了明報!

東方日報和明報相比就是下裏巴人和陽春白雪一般。東方日報的服務對象可是普羅大眾,對於香江精英來說,東方日報的檔次太低。直到《明朝那些事兒》連載開始才改變這一狀況!

調查顯示,有百分之99的新增用戶純粹是喜歡《明朝那些事兒》才購買東方日報。在這新增的用戶中有百分之60的人訂閱了全年的報紙!

文主編可是立了大功!

不僅如此,傳媒對《明朝那些事兒》也是極盡讚歎之能事!

有媒體報道,香江大學曆史係教授隋定,自己出資訂閱了100份東方日報,上課時間作為講義就發給學生閱讀,課後還要求學生們寫讀後感!

香江人現在打招呼閑聊都以討論明史為榮,特別是《明朝那些事兒》。如果別人問你知不知道朱元璋名字的由來,徐達、常遇春的事跡,你目瞪口呆答不上來。很抱歉,別人就會用看土包子的眼神看你,往往讓沒有看過的慚愧無比,轉過頭瘋狂的收集連載有《明朝那些事兒》的東方日報,又進一步增加了東方日報的銷量!

不僅是市民熱衷,連香江的許多中學小學都極力推薦學生把《明朝那些事兒》作為有益的課外讀物鼓勵學生閱讀!

更離譜的是香江的古惑仔們都熱衷閱讀《明朝那些事兒》都以朱元璋為偶像!書中說了沒文化太可怕了。

香江左派報紙文彙報就在特別評論員文章中說“不是老百姓不愛讀曆史,不關心曆史!當年明月引發的熱潮告訴我們曆史寫的好看,照樣可以讓百姓樂於追捧閱讀!曆史也可以不是說教嚴肅,曆史也可以寫的好看!”

金大俠也在明報上感慨“香江似乎一夜之間變了樣,人人都是明史大家。”他對當年明月的評價尤其高“開前人所未開之路,堪稱一代大家!”

東方日報天天接到無數的讀者來信,大家紛紛以極大的熱情來討論讀書心得。報社不得不臨時加派十二位編輯來閱讀讀者的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