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勤農館和司農寺簡直是他的人間理想型衙門。
他沒有什麼太大的野心,隻要上司同僚們好相處,每日按時完成自己的事務就成,升不升官的,他其實沒那麼在意。
青衫男疑惑:“你既然想去這兩個部門,為何不去學農?”
紅衣男特別惆悵:“你以為我不想啊,我考不上農學堂啊!”
誰敢信,他一個一次考上舉人的人,去考縣裏的農學堂,居然沒有通過!!!
說出去都沒人會信吧!
青衫男隻安慰道:“術業有專攻,你不是吃農業這一碗飯的,別強求。”
於姝幾個人穿梭在人群中,不期然聽見幾個人的對話,搖頭失笑:“也就是咱們家大人大氣。”
換個別的大人來,也不可能給那麼好的福利待遇。
最最主要的是,兩個部門都是她的,兩個部門的規章製度也是她定製的。
用大人的話來說就是提高福利待遇以提高下屬和學生們工作學習的積極性和責任性。
加之,自家大人出使海外後,司農寺和勤農館直接被陛下接手了,陛下也不是小氣人,也沒有更改自家大人提出的規章製度。
而上司變成了一國之主,底下的人更不敢不盡心。
五妹:“說起來,馬上就是陛下的萬壽了,咱家大人應該會回來吧?”
“應該會吧?誰知道呢。”於姝不確定道。
林大人每次來信都說快回來快回來了,事實是,過去了一年又一年,她還是沒有回來。
她本想自己的授官儀式由林大人來主持呢,最後,隻能以遺憾收場。
唉.......
徐禮彥瞥了瞥唇,一邊伸手阻攔邊上的人:“嘁——這些人長的不怎麼樣,想的倒挺美。
大人是不在司內,是沒有很多公務,耐不住各種內卷啊。
那一個比一個勤奮,恨不得天天住在司農寺才好。”
害的他不得不跟著卷起來,時不時還得出個外差。
外人不知內情,他們這些身在司農寺的人會不懂?
沒看見那些科舉選官的同僚們,現在一個個積極的學習農業知識嘛。
徐禮彥抹了把腦門上的汗:“這段時日,這人也忒多了。”
“唉——陛下萬壽節快到了,商人、考生、各國使臣,一股腦的全部湧入京城,沒見著最近的城防司快忙瘋了嗎。”
於姝回了一嘴,她覺得這京城快要被擠爆了。
五妹喘了口氣:“代和在招待中心那裏也是忙得不可開交。”
徐禮彥:“我眼瞅著,今年來考試的女學生多了不少。”
於姝感念了一句:“是陛下聖明,給了女子一個機會。”
她很感激,感激遇到了一個好先生,一個聖明的帝君,一個很支持她的夫家。
於姝回頭看了眼一直緊跟在她身後,幫她抵擋人流的徐禮彥,心下熱氣翻湧。
徐禮彥疑惑抬頭:“怎麼了?”
於姝勾勾唇,搖頭道:“就是忽然覺得,現在挺好的。”
不用困於後宅,可以為官,可以成為林大人那樣的人,真的很幸運。
五妹撥了下有些歪的官帽:“不隻是大豐的學子,周邊各個附屬小國,也弄了一批學生來,想要求得陛下的同意進入國子監或者是勤農館呢。”
於姝感慨:“現在的大豐,真乃天朝!”
又問:“也不知道陛下是否會同意呢?”
其餘兩人都沒有出聲,他們這種小人物,哪裏會懂君主的想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