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洞穴擺滿了橫七豎八的屍體。
醃臢的鮮血潵得滿地都是。
因為入口處那道水幕屏障依舊大雨傾盆的緣故,煙煙並未著急著離開此地。
她蹲下身來,一邊檢查著地上的屍體。
一邊在腦海之中盤點著原主的記憶與心願。
這是一個架空的女尊位麵。
原主年幼之時,母親為護這大弈國的天下江山,戰死沙場,父親聽聞母親的死訊後,鬱鬱寡歡,沒過多久,也病逝在了家中。
先皇在世時,身為原主姑母的女帝,憐她年幼孤苦,盡管原主並非她嫡親的血脈,也照舊將她接入宮中,同她的兩個女兒,一同撫養。
原主自小便與當朝女帝,鳳熙王二人,在皇家書院中念書。
年少時,三人的關係,原是極為親厚的。
後來隨著三人漸漸年長,因著爭奪皇位的緣故,鳳熙王漸漸同女帝,關係疏遠,而原主得先皇信任,手握重權,又因幼時與二人交好的緣故,奪嫡之爭,兩不相幫。
後來,先皇即將病逝前夕。
為下一任女帝之事,將原主招入宮中,要她扶持如今的女帝上位。
至於另一個,則讓她當個沒有實權的閑散王爺吧。
原主當時不解,明明當時鳳熙王在朝臣中的聲望,要遠勝於當今女帝。
而先皇卻覺得,鳳熙能力雖強,心思卻太狠,若是繼位,女帝和原主,大概都會被她不動聲色的弄死,以絕後患。
而如今的女帝,能力雖不及鳳熙,卻生了一顆仁愛之心,她若繼位,一定會念著幼時的情分,善待鳳熙王與原主。
在能力與仁善麵前。
先皇選擇了仁善。
但,為君之道。
單有仁善,無法守一國長久昌盛。
於是她便懇求原主,擔下這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攝政重任,護著女帝上位。
讓女帝以仁治國。
而身為攝政王的她,則是成為女帝的鎧甲與手中的劍,保護女帝的仁愛之心,同時,也守護好整個大弈江山。
先帝臨終懇求,原主自然義不容辭。
隻是當時卻在先帝麵前笑談。
權力給得這麼大,就不怕她謀權篡位?
“你們三人我從小看著長大,為君多年,又怎會識錯人?”
先皇的信任,讓原本臉上帶著笑容的原主,心頭很是動容。
拋卻皇權江上,她又如何拒絕得了自小將她養大的姑母的請求。
後來,先皇病逝。
原主拿出遺詔,力排眾議,扶持了如今的女帝上位。
自然而然的,也就遭到了鳳熙王的記恨。
在鳳熙王眼裏,若是沒有原主,這帝位,本該屬於她。
宮中戒備森嚴,她奈何不了女帝,便隔三差五到原主的跟前投個毒,派人暗殺原主,拐彎抹角的往原主府上送間諜。
女帝繼位後,因著兒時情分的緣故,對鳳熙王和她都很好。
這也是當年先皇臨死前想要看到的局麵。
所以暗地裏這些醃臢齷齪事,原主照單全收後,從來不告訴女帝,一直保護著女帝的一顆仁善之心。
即便是中毒墜崖,臨死之前,心裏想的也是,性命將失,無法再護著女帝。
從而心中生出執念來。
想要以身為鎧,護著女帝,以及整個大弈江山,一世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