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國主廚格爾對評委做出的評分不認可,不承認自己的菜品比華國菜品略低一籌。
F國提出異議,這完全屬於現場意外,讓主持人和各位評委始料未及。現場觀眾一片嘩然。
華國團隊成員現在對蘇錦的水準完全欽佩,自然對格爾的言行表示不齒。
賽前看他們主廚蘇姚小姐沒在,就趾高氣揚,賽後敗給新人大廚蘇錦先生,就翻臉不認賬。
這場比賽可是直播,不光是現場觀眾,網絡上還有無數觀眾,甚至被熱搜引過來的觀眾。
大眾通過蘇錦的介紹和評委們現場對華國菜品的品評,已經了解了華國和F國雙方菜品的真正水平。雖然沒親自品嚐,通過想象也能體會一二。
F國想不承認就能賴掉菜品輸給華國團隊的事實嗎?
各位評委互相交換意見後,為了表示對參賽團隊的尊重,示意主持人讓F國團隊的格爾先生先說說自己的想法。
格爾盯著華國的菜品,他本來就不太流利的中國話,因為激動,更加磕磕絆絆:“我們不認為,華國的,菜,比我們的,菜,更美味。我們,要,證據!”
各位評委聽明白了格爾的意思,凡事要講證據,這話有道理。
可是,證據呢?
他們做出評判的證據是什麼?這雙方的美味佳肴評判,全憑各位評委一致認可的口感,但是這口感全靠五官的官感,是感性的東西。
恐怕很難用言語就能讓別人也能如自己入口一般的感覺。
何來客觀證據?
況且此賽事曆史上,因為從未出現過雙方菜品很類似的情況,所以沒出現過哪方表示不服要證據的情況。
評委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也商議不出如何給F國格爾怎麼解釋的辦法。
同時,台下其他別國的觀眾,看到格爾強烈表示異議,也對評判表示懷疑。
畢竟,格爾在F國乃至西式飲食的美食界,享譽國際頂尖水平。他對自己的作品懷有完全的自信,對華國新人大廚作品表示懷疑,也是正常的。
任何行業,一屆初出茅廬,之前根本聞所未聞、籍籍無名的新人,能一手勝過大神,這樣的奇跡,不太可能發生在現實世界。
台下別國觀賽人,也開始跟著F國團隊起哄,在現場出聲表示支持格爾,他們也需要評委亮出足夠的證據。
主持人看著開始失控的賽場,無措的等著評委們給出有力的說法和證據。
“F國格爾先生,如果你們能給出必要的食材和時間,我可以勉為其難再給你們做一份今天的菜品。讓你們品嚐,對比一下我們今天雙方的菜品水準。如何?”蘇錦不緊不慢的拿著話筒,在現場一片無措中,平靜的開口。
華國隊員也同時注視向蘇錦,老大,食材也要讓對方知道嗎?不怕泄密嗎?
蘇錦的回答,給各位評委解除了尷尬,緩解了僵持不下的場麵。
台下起哄的別國成員,也覺得這個提議不錯,不再出聲,靜觀蘇錦和格爾兩人的態度。
評委們倒是被蘇錦的一句話提了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