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風很讚同這個判斷,但桑布卻沒有時間與他多談,很快就被隊員叫走了。
楚風一個人站在墓葬口邊,抬頭四望,卻看到那位王教授上了車,似乎要走的樣子,很納悶,招了招手,走過去問:“王教授,怎麼你才來就要走啊?”
王教授尷尬地笑笑:“我隻是順路過來看看,起先並沒有準備參加這次野外考古活動,所以一些應該帶的東西都沒有帶,現在隻有先回去。”
楚風理解地點點頭。不過,他不準備回去,既然桑布隊長肯帶上他,就不會沒有準備。
桑布安排好人手之後,突然讓人把那個已經打開的直立墓葬的口子給封上了。楚風不知道原因,隻好在旁邊保持沉默。太陽快要下山了,村長和村民們乘坐著拖拉機要回去,桑布招手把村長叫住,跟村長嘀嘀咕咕一陣,然後指了指楚風。楚風一見如此,心裏大致知道桑布正給他安排住處。
結果不出他的所料。這些村民都來自20多公裏以外的麻紮村,維語裏“麻紮”就是墓地的意思。這個村裏的村民都是維吾爾人,這個村子是世界穆斯林的七大聖地之一,是新疆最古老的維吾爾族村落,最為完整地保留了古老的維吾爾族傳統和民俗風情。
要到村子裏去,就必須經過吐峪溝大峽穀。吐峪溝大峽穀是中國西部最具有神秘色彩的地方。此峽穀長8公裏,平均寬度約1公裏,從北向南把火焰山縱向切開,火焰山的最高峰就位於峽穀之中。峽穀裏既有清真大寺,又有開鑿於兩晉十六國時代的吐峪溝千佛洞和建築布局互相環繞的藏傳佛教大寺院遺跡。所以位於峽穀南端河穀的這個村子,既是西北地區穆斯林心目中的“東方小麥加”,也是佛教徒心目中的“聖地”,每年都有不少穆斯林、佛教徒前來朝覲、朝拜。
很快桑布便讓考古隊員小王開車,送楚風去村長家住。
此時,正是吐峪溝大峽穀一天當中色彩最絢麗的時候。在夕陽的照射下,楚風雖是見多識廣,也不禁為這怪石嶙峋、溝壑縱橫的峽穀風光而驚歎!目前,這峽穀隻有這西岸的一條“連心路”可通。汽車奔馳在半山腰的“連心路”上,對岸是在夕陽中五彩流光的岩石和山體;下麵是蜿蜒的山道、深千尺的峽穀,依稀可見穀底流水潺潺、芳草如茵;遠望群山起伏、重巒疊嶂,令人不由得心胸浩然、氣息開朗。
本書精華已為您連載完畢,謝謝閱讀
尊敬的書友,本書選載最精華部分供您閱讀。留足懸念,同樣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