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火焰山、大峽穀(11)(1 / 2)

從地理位置上看,這片區域離阿斯塔那古墓群倒是不遠,但二者有沒有聯係,僅憑這一點並不足以判斷。楚風看到絲路考古隊來了四輛車,大概有不到二十名隊員,隊員們正在組織民工施工,整個現場塵土飛揚。

楚風一到就到處察看地形,這裏就是《西遊記》中逼得孫悟空三借芭蕉扇的火焰山的山腳下。這裏的山體全由紅色砂岩構成,從上到下,呈現由淺至深的紅色,群山東西走向,宛如一條橫臥的赤色巨龍。

此時正是下午5點左右,這些附近的山頭在陽光下仿佛流火一般。楚風知道,等再過一陣子,夕陽西下之時,這種山體會發出七彩流光,美麗極了。

不過,他也明白,美麗歸美麗,到了夕陽西下後,他們可就該遭罪了。

此時雖說是初夏,可到了火洲吐魯番盆地,尤其是火焰山地區,最高溫度早已經到35攝氏度以上,這裏又是火洲的中心,雖然是下午,可也讓楚風感覺到燥熱難當。他隨身帶了電腦包,卻把行李丟在了胖子家,此時還身穿一件休閑夾克,連忙脫了,露出裏麵的藍色襯衣來。

這裏已經算是戈壁灘了,在這裏露營,別看現在這麼熱,晚上會很冷。楚風暗暗後悔,怎麼沒有買個睡袋帶來。

由於已近黃昏,桑布隊長顯得有點急,他大聲地喝喊著隊員們,紮帳篷的紮帳篷,召集民工的召集民工,隻要誰的動作慢一點兒,都會挨他一頓罵。

吩咐一陣之後,桑布走過來,喊上楚風,一起去了前麵民工們掘開的一個墓葬。

這一整個墓葬,就出土了一個陶罐,楚風仔細觀察這個剛出土的彩陶罐,以他目前的眼力,這個罐子的具體年代還看不出來,因為這種罐子太普通了,就是西域常用的那種窄口圓腹的彩陶罐,從公元3、4世紀到20世紀都有人在用,甚至連現在南疆有些地方的維吾爾族老鄉,都還在用這種罐子,也有當工藝品賣的。

這裏除了這個罐子外,旁邊還挖出了明顯是墓道的一條甬道,在出罐子地方的左邊,一直延伸進去,不知道有多長,而右邊則挖到了一個直立的墓,好像是一口井一般,陰森森的,80厘米見方,卻不知道有多深。

這一切都表明,這裏應該存在一個墓葬群,而且是一個有著複雜葬俗的墓葬群。隻不過,一般古代西域地區的少數民族墓葬,出土文物都很少,一則是沒有陪葬的習俗,二則當地物資稀少陪葬不起。

桑布指著那兩處墓葬跟楚風分析,直立墓葬通常見於北方少數民族,尤其是古塞種人的葬俗中,而有墓道的那個墓,墓主人則很可能是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