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丟失的一年(9)(1 / 1)

人們在不停的祈禱,可是號稱是萬能的上帝,此時無聲無息。在遙遠的西藏高原,廟裏的鼓聲日夜不停,企圖喚醒昏睡的病人,不要被魔鬼帶走。

人們在麻木中迎接著末日的到來。

往事如風

往往在最絕望的時候會出現奇跡,正當人們喪失了與瘟疫抗爭的勇氣的時候,德國因為流感大流行而徹底喪失了戰爭能力,不得不宣布投降。1918年11月11日,以外交大臣為首的德國代表團走上聯軍總司令、法國元帥福煦乘坐的火車,簽訂了十分苛刻的停戰的條約,這場曆時四年奪去1500萬人生命的世界大戰在人類最灰暗的日子結束了。

人們一下子從西班牙女郎的陰影中解脫出來,戰爭結束了,一切都會光明起來。盡管在歐洲,第二波流感剛剛開始,可是在美國,流感的自然傳播已經進入了末期,患病的人越來越少,城鎮的生活恢複正常,劇院發廊學校圖書館重新開放,對美國人來說,勝利來得正是時候。

汽笛長鳴,旗幟飛揚,歡聲笑語一下子充滿了美國所有的角落,慶祝活動從白天持續到黑夜,興奮異常的美國人以為戰爭和流感都過去了,然而結束的僅僅是戰爭,第三波流感開始於年底,已經下降的流感病例重新上升,僅僅紐約市1918年12月到1919年1月就有3000人死於流感。

在被戰爭折磨得麻木的歐洲,盡管巴黎在12月和1月之間也有3000人死於流感,巴黎和會的新聞徹底掩蓋了流感的存在。1919年1月,在巴黎召開國際會議,經過六個月的爭吵,最後製定的凡爾賽條約一方麵對德國大肆勒索,一方麵沒有徹底防止德國重新武裝,另外一方麵在各戰勝國中製造了新的矛盾,正如福煦所預料的:“這不是和平,這是二十年休戰。”整整20年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其禍根正是巴黎和會埋下的。

美國總統威爾遜是這次和會的倡導者,他帶去的“十四點計劃”強調重建國際秩序和製約,但是除了沒有多大用處的國際聯盟外,其主要內容都被改得麵目全非。戰後實力最強大的美國在巴黎和會中並沒有起到主導作用,而且威爾遜這位當時世界上最有影響的人在和會期間屢次舉止怪異。

原來在巴黎和會期間威爾遜突然病倒,咳嗽高燒呼吸困難,他的私人醫生首先想到的是中毒。發病最初12小時之內,總統生命垂危。威爾遜躲過西班牙女郎的致命誘惑,可是他的身體和精神再沒有恢複過來,於1919年秋天因流感後遺症誘發中風,很快地從公眾的視野裏消失了。他恰巧病倒在關鍵時刻,讓本來應該消除隱患的會議成為戰爭的引子。

最後的豔舞之後,西班牙女郎終於消失了,人們也終於能夠清點一下這一場浩劫了。

在短短的十個月裏,西班牙流感成為人類曆史上最凶狠的瘟疫,從來沒有一種疾病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殺死這麼多的人。據估計全球有五分之一的人感染,最初估計共有2000到4000萬人死亡,目前的估計是5000萬到1億人。全球所有的國家和地區無一幸免,隻有南大西洋上的小島、特裏斯坦-達庫尼亞群島是唯一沒有得到西班牙女郎的光顧的有人居住的地方。相比之下,曆時四年的一戰的死亡人數為1500萬。

在美國,28%的人感染流感,部隊的感染率更高,海軍為40%,陸軍36%,可以說是西班牙流感使交戰雙方不得不停戰。西班牙流感感染者中死亡,比正常流感的死亡率高25倍。美國的死亡人數為60多萬,超過一戰死亡人數十倍,也超過美國曆次戰爭死亡的總和。

有些地區更為嚴重,以阿拉斯加為例,很多愛斯基摩村落死亡率達到90%,幾乎遭受滅種之災。

1919年春天,西班牙流感徹底地在地球上消失了。也很快被人們遺忘了,包括當時參加防疫的專家們,他們很少提起,因為慘狀讓他們不敢回憶,希望永遠地把這一切忘掉。甚至在專業教課書內,對這一場大流感最多就是三言兩語。

這場為期一年的流感所殺死的人,要比黑死病在二百年中殺死的人多,要比艾滋病在過去四分之一世紀殺死的人多,也就是說從來沒有任何一場災難或者瘟疫,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殺死這麼多的人,而且讓這個星球的每一個有人存在的角落,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人們衷心的希望西班牙流感徹底消失,讓1918年的一切都被風吹得一幹二淨。

西班牙女郎真的永遠消失了嗎?

那曾經如魔如幻的身影沉沒美軍的病理樣品庫裏、消失於挪威外島的十字架下、隱藏在阿拉斯加的永久動土中,在靜靜地等待著。

等待著北極風中的飄逸柔絲。

等待著華府郊外的稚氣未脫的臉龐。

等待著萬古冰原上的蕭蕭白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