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瘟疫年代(1)(1 / 1)

世上本來沒有病,人一多,病就出現了

1918-19年大流感如狂飆一樣在整個地球劃過,其迅猛程度、其凶悍之勢。連黑死病也相形見絀,毫無疑問地穩坐人類瘟疫史的頭把交椅。

對於身臨其境的人們來說,這場大瘟疫,讓他們最為吃驚並非這場大流感的凶猛程度,而是為什麼會出現。

在二十世紀初人們的固有思維中,二十世紀應該是人類的黃金世紀,從古到今,人們認為,疾病是伴隨著人類的出現而存在的,通過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最終會征服所有的疾病,進入一個沒有疾病的年代。十九世紀是人類對疾病的征服世紀,自古以來困擾人類的很多烈性傳染病的致病源被確定,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方法也陸續被發現,給了人類巨大的信心,人們有理由相信,最黑暗的瘟疫年代已經過去了,未來是光明的。

但是,大流感的出現讓這種信心在一刹那間化為烏有。瘟疫不僅沒有消失,而且還以前所未有的形式出現。

於是,在大流感麵前和大流感之後,人們的第一個反應是為什麼,為什麼大流感會在二十世紀出現?

這是因為大多數人都錯了,錯在他們對疾病的認識上。

魯迅曾經說過: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句話也可以套用在疾病上:世上本來沒有病,人一多,病就出現了。

遠古的人類是沒有疾病的,考古學證明遠古的人類幾乎不存在現代醫學史認定的任何疾病,死因除了各種意外以外,就是營養不良。說明疾病是隨著人類的繁衍,達到一定程度後陸續出現的。尤其是傳染性疾病。天花、鼠疫、流感、艾滋病等傳染病並不是隨著人類出現而在人類中存在的,而是後來進入人類並在人類中流行的。這一點可以用美洲土著居民為例,在歐洲人到來之前,美洲並沒有上述這些在舊大陸流行了數千年的傳染病,這些傳染病都是因為偶然的機會而進入人類社會的,是人類社會的毒素。

但是,傳染病在人類中出現,也有它的必然性,這是和人類社會化所分不開的,是人類靠自己的力量違反了自然的準則。

人類數量上的增長,到了最近幾千年,由於技術的進步,人口迅速膨脹,使自然不可承受,這才是疾病出現的前提條件。以中國人口為例。公元初漢人口達到將近六千萬,其他朝代除了南宋人口上億以外,到了清朝這個基數才穩定下來。歐亞大陸的情況莫不如此。傳染病正是從公元前後開始頻繁初選的,正是自然界對人口膨脹的自然反應。

對於傳染病來說,必須要有一定的人口基數。遠古時代十幾個二十個獵人在一起遊蕩,一旦出現傳染病,至多是這一群人死絕,不會出現大規模流行病。隻有當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出現了大規模的城鎮以後,疾病才能夠傳播。

人口增加,就要不斷地大幅度地進入未開墾的土地,和各種野生動物的接觸也會越來越多。人在進化和適應,野生動物和微生物也在進化適應,最近幾千年動物和微生物在生存上主要適應的就是人類。尤其是微生物,要靠宿主才能傳宗接代。地球上到處都是的生物種類隻有人,能夠在人身上繁殖的微生物最容易生存下來,於是很多原來在動物身上繁殖的微生物經過變異來到人身上,其中就有傳染病的病源。

人群之間的交往是傳染病得以出現和猖獗的另外一個原因,到現在為止,隔離是對付傳染病最好的和最有效的辦法。人群之間的交流一方麵催生新的致病源,另一方麵使傳染病得以流行開來。早期的傳染病絕大多數源於人類文明的發源地和人類交往的中心,比如中東和小亞細亞,就是因為這些地區是人類貿易的中心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