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豬的陰影(5)(2 / 2)

1918年流感病毒並不是從一開始就那麼毒,在第一波時相對溫和,直到第二波時才出現極高的致死性。

那麼會不會是兩種不同的病毒?

流行病學資料是否定的,因為在第一波流感中得病的人,在第二波流感中有免疫能力。

那麼剩下的一種可能,就是流感病毒本身發生了致死性變異。

流感年年有,為什麼偏偏1918年的流感病毒會發生致死性的的變異?

蕭普提出了一個假設,這個假設在很大程度上直到今天還影響著全球的流感控製和監測。

他說:因為流感病毒突破了人獸的界限。

蕭普的遺產

有些科學家認為,1918年大流感的第二波之所以致死性那麼高,是因為進入了動物體內,因為毒性發生了變化。

蕭普認為不是,因為如果毒性發生變化的話,原來患流感的人就不應該有免疫力。他認為豬肺裏的寄生蟲是流感的宿主,這樣流感病毒就能夠在豬體內繁殖傳代,其變異並不是毒性,而是具備了能夠和流感嗜血杆菌共同行動的能力,這才導致了那麼高的致死性。

這個假說今天被證明是錯誤的,流感嗜血杆菌和流感一點關係都沒有。

但是,這並沒有損害蕭普在流感研究史上的地位。正是他的研究,打開了流感研究的大門,讓後續著能夠沿著他的思路繼續研究下去,繼續尋找1918年大流感的病毒。

蕭普是第一個發現流感病毒的人,雖然是豬流感,而且是他將豬流感和人流感聯係在一起,告訴我們,起碼我們和豬一起共享流感病毒。

但是,蕭普也給我們留下了一筆巨大的遺產,就是他的假設。他警告我們,1918年大流感並沒有消失,而是在豬群裏潛伏的,總有一天會再次回到人群之中。

蕭普留下的是一個巨大無比的陰影,是一個和大流感的約會,雖然他的假設沒有得到廣泛認可,但是沒有人能夠忽視他的假設。

因此,當1976年狄克斯軍營出現豬流感後,森瑟等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蕭普的假設,免疫實踐顧問委員會的各位專家做出全民接種豬流感疫苗的建議,也是因為蕭普留下的巨大的陰影,也是因為他們要在大流感從豬群返回人群的關鍵時刻,製止一場浩劫。

1976年3月,當福特總統麵對蕭普的陰影,他隻要一個選擇。

2009年4月,當豬流感從墨西哥傳向全球的時候,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國家麵對的也是蕭普的陰影,對於這些國家的領導人和科學家來說,這個陰影巨大到了可怕的程度,使得他們也隻有一個選擇。

從這一點上來講,蕭普是曆史的巨人。

蕭普並不想成為巨人,成為知名科學家之後,他依舊一有機會就回到中西部的山中湖邊,釣魚打獵,享受大自然給予他的快樂和舒適,隻有在那裏,他才能擺脫自己背負的碩大的陰影。

讓蕭普沒有想到的事,有一個人從他的陰影裏看到了光環,從遙遠的瑞典來到他的母校,最終完成了他的心願:找到1918年大流感的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