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有誌不甘為下流(1 / 1)

小人物貪圖享受

小人物並不缺少天賦和才能,有的人還讀過很多書,或者有豐富的社會經驗。對身邊的事,他們都能看得很明白;對世界大事,他們也有自己的見解,有些見解甚至跟專家一模一樣。

小人物有這麼高的才能,為什麼終其一生,卻無所成就呢?美國伊利諾技術學院發明的一個簡單測驗能解答這個問題:如果一個人記的單詞很多而成就很少,表明他是絕對懶惰。為什麼呢?記的單詞多,說明在智能方麵天賦很高。有這樣好的天賦而不能有所成,說明根本沒有在應用天賦方麵做出努力。

小人物的最高願望是開心享受生活,任何需要付出艱辛努力才有所成就的事他們都不感興趣。天賦和才能隻是他們向人炫耀的羽毛,他們是千裏馬,但從不賽跑,更不上戰場。他們隻想輕輕鬆鬆獲得“一食或盡粟一石”的待遇。如果得不到,他們就抱怨“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然後使出一匹驢子的力量來應付差事。他們還嘲笑那些勤於事業的人說:不會生活。如果小人物有什麼人生目標的話,那就是工作輕閑一點、生活富裕一點、享樂多一點。可是,工作輕閑跟生活富裕享樂多,卻是相互矛盾的。所以,絕大多數小人物不能實現他們的目標,隻能生活在缺憾和不滿足中。若是僥幸致富,他們就由享樂而墮落,直到成為世界上最糜爛的一群人,最後被當作垃圾掃掉。

大人物胸懷大誌

有一年,英國的政客發動政變,他們將王子關押在一個古堡裏。為了從精神上摧垮王子,政變者給王子準備了最精美的食物、最漂亮的女人和最有趣的遊戲。但是,王子不為所動。經過長期關押,王子心如磐石。政變者為之折服,終於擁立他為國王。後來,有人問這位年輕的國王為什麼能在種種誘惑麵前不動心,他說:“我生來就是當國王的

一代名臣曾國藩說:“有誌則不甘為下流大人物胸懷大誌,絕不會讓自己淹沒在感官享樂之中,對那些有汙名聲、有虧德行的享樂,更是謹而慎之,避之惟恐不及。他們並非從不享樂,但他們麵對誘惑的定力,勝過常人何止一倍!

南北朝時,楊堅官居上柱國、大司馬,他的女兒是皇後,地位顯赫。周宣帝知道楊堅誌向遠大,產生了疑忌之心。有一次,他讓四個寵姬打扮得分外妖豔嫵媚,站在他的兩側,又派人去召喚楊堅,然後對左右武士說:“如果楊堅進來神色有什麼變化,你們就立即把他殺掉不料楊堅上殿後,目不斜視,一臉正氣。宣帝隻好讓他退出。

後來周宣帝因荒淫過度而死,幼子即位,楊堅入朝主政。不久後,他廢帝自立,建立了隋朝。

大人物一旦立定誌向,就會投入百倍熱情,全力以赴,而不在世俗的享樂麵前徘徊滯留。他們看起來是世界上最辛苦的人,其實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因為他們能從己所做的每一件事中感受到快樂,他們更能從成功中享受到至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