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點滴以求(1 / 1)

小人物幻想一舉成功

有些人自認為有一個人生目標,這個目標是發財、出名或當官。但他們從來不知道從貧窮到富有的路程有多遠,從來不知道從凡人到名士的差距有多大,從來不知道從平民到政客的界河有多寬,他們甚至根本不知道應該從哪個方向出發。

他們隻好用幻想跨越跟目標的距離。他們發財的方式是:用兩元錢買到一注特獎彩票,用一元錢買到一個超級古董,或者幹脆走路踢到一個金元寶。他們出名的方式是:希望某個人落難,自己義施援手,然後一舉成名——最好此人是一個美女,連婚姻問題也可順便解決。可是真的遇到這樣的機會,又嚇得逃之夭夭。“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水滸的好漢,誰不是苦練十年八年才有那等膽氣?他們當官的方法是:希望遇到某個貴人,他不知睜開了哪隻慧眼,突然認出自己乃是大器之才——最好他還有一個漂亮女兒,親上加親。可是遇到的每一個貴人,都沒有看出自己是個大器之才。

小人物的人生目標,不過是鏡花水月而已,並不是真正的目標。好比那個“桃花源”裏的故事一樣:有一個神秘的地方,那兒的人們平等、自由、富足、快樂,隻要走進這個理想的樂園,就會幸福一生。可是這個樂園不在任何地方。假設真的存在,被一班懶漢闖進去,風氣就壞了,跟現實生活也沒有什麼兩樣。所以,無論如何,小人物也隻能接受最逼真的現實。

大人物點滴以求勝利

美國著名的專欄作家查理庫金先生說:“成就偉業的機會並不像急流般的尼亞加拉瀑布那樣傾瀉而下,而是緩慢的一點一滴事實正是如此。

日本三洋公司創始人井植熏,14歲進鬆下電器公司當學徒。他的誌向是成為鬆下老板那樣的企業家,並願意為這個誌向付出十倍辛苦。白天,他認認真真地幹好本職工作,任勞任怨,一絲不苟。晚上或工休日,當別的學徒玩耍時,他去附近的學校補習知識,為將來出人頭地準備條件。由於他的工作業績和個人素質都優於別人,19歲即被任命為廠長,並逐步升遷到製造部長的高位。後來他又與自己的兩位兄長合夥,創辦了今日名聞天下的三洋公司。

大人物一旦立定人生目標,就點滴積累成功資源,一步一步向目標邁進。也許他終其一生也未能到達理想目標,但由於他從未停止前進,他的人生也就能到達常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境界。

寧越是中牟的一個農民,他覺得每天耕田種地太辛苦了,就向朋友請教:“有什麼辦法可以免去這種苦差事呢?”朋友說:“最好的辦法是讀書,二十年就可出人頭地寧越說:“我要用十五年達到這個目標。別人休息,我不休息;別人睡覺,我不睡覺自此,寧越利用一切餘暇刻苦。十五年後,他因為學識淵博,被聘為周朝天子的老師。

人的材質有高低,就像走路有快慢一樣。走得快的人,日行百裏卻止步不前,也不過百裏而已;走得慢的人,日行不止,行萬裏路,也不是難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