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夫人道:“盧參謀,姚先生,你二人所言蜀軍軍容強盛,固是實情。但兩位請回想,十六年前李穿喉擊敗吐蕃,是人數比吐蕃多嗎?是兵馬比吐蕃強盛嗎?還是兵甲比吐蕃堅固?”馬夫人每問一句,盧參謀便回答一聲不是。馬夫人道:“那八年前我長信山慘敗,也是人數、兵馬、兵甲等不如李穿喉嗎?”
姚、盧二人搖搖頭。八年前長信山大戰,楚軍無論是人數還是兵甲皆數倍於蜀軍,天下皆知。馬夫人道:“可知一時軍容之強盛固然重要,但並非成敗之關鍵,今西川軍雖盛,但我觀李穿喉,卻有三不利!”
馬殷問道:“哪三不利?”
馬夫人道:“兵法曰,王不可怒而興師,李穿喉誓言複仇,是為怒而興師,此一不利也;西川軍騎兵雖強盛,但此次是敵攻我守,我駐兵堅城,其騎兵無用,此二不利也;兵法有雲:哀兵必勝!李穿喉坑我士卒十餘萬,荊楚人神共憤,是以我楚軍二十萬,皆為哀兵,李穿喉以驕妄之師犯我哀怒之師,此其三不利也。”
她這一說,頭頭是道,其餘四人俱點頭。連橫梁上的唐振也暗暗歎服,心道:早聽得馬夫人睿智過人,果不其然!
那魏將軍道:“夫人這一番話,真說到俺心坎裏去了,大將軍,那還說啥,打他娘的就是!”
那馬夫人卻又歎道:“李穿喉雖有三不利,但其有一利,卻足以抵過這三不利!”
馬殷道:“哪一利?”
馬夫人道:“李穿喉的箭!”
眾人一時不語,氣氛凝重起來。李穿喉的神技這些人自然了然於胸,所謂兩軍相爭勇者勝,而李穿喉在戰陣上,總是能出其不意射殺對方大將,奪其三軍之氣,是以總能在劣勢下反敗為勝。
馬夫人續道:“是以我們最好以靜製動,等我們的神射將軍到來!”
那姚先生道:“夫人讚譽過重了,神射將軍左不過一人而已!”
馬夫人道:“不然。西川軍所倚重者,不過神射之術,若知神射將軍在我,並一夜之間射殺十八神射,氣焰已奪去一半;若臨陣之時,再射殺他幾員大將,豈不氣焰盡失?又萬一……”
馬夫人後麵的話沒說出來,大家也都猜到,馬夫人想說的是,萬一她的神射將軍把李穿喉給射殺了。但大家也都沒吭聲,因為誰都知道,這事沒有萬一。
唐振在橫梁上,欣喜不已,尋思:神射將軍,莫非就是那凶手?
魏將軍道:“姚先生,那啥嚴老大,首級都送來了,咋還沒把那神射手弄來?”
姚先生道:“此事夫人自有安排!”
馬夫人嗯了一聲,道:“你們放心,我已安排,讓殷仲達前往迎接,一有消息,馬上出發!”
一群人又計議了一番,基本上以馬夫人的意思為主,還是要暗自備戰,之後眾人離開。唐振從梁上飄然而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