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得大門打開,進來兩名武將、兩名文士。四人方坐定,腳步聲又響起,進來一位武將和一位貴婦。那後進來的武將虯髯滿麵,相貌頗為醜陋;那貴婦杏眼鳳眉,甚是美貌。四人又站了起來,施禮道:“參見將軍,參見夫人。”兩人點了點頭,那婦人道:“自家人別拘禮,都坐下吧!”
唐振心道:看來這便是武安節度使馬殷和他夫人了!
兩位武將一位姓趙,一位姓魏;兩位文士分別是姚先生、盧參謀。隻聽六人先議了些荊楚地方庶政,片刻之後,話題轉到與西川軍的戰事上來。那趙將軍道:“今一十八萬西川軍已然集結,各種攻城器械,也在日夜打造,我荊楚人心惶惶,皆道李穿喉必攻打荊楚,是否備戰,當早有定論!”
眾人一時沉默。梁上唐振心中奇怪:既然戰爭在即,武安軍卻如何不備戰?
聽得那姚先生輕歎一聲,道:“西川十八神射被一夜盡殺,那李穿喉誓言報仇,若我等公然備戰,顯然是承認十八神射為我等所殺,便給了他興兵的由頭;可若不備戰,大軍殺來,更難抵擋。”
唐振暗暗點頭,軍旅之事他知悉不多,此時方明白武安軍的苦衷。
那魏將軍嗓門甚大:“大將軍,俺也聽過‘臥薪嚐膽’的故事,今大將軍也如勾踐般忍辱了八年,我荊楚之境百姓富足,如今那十八神射又被射殺,更是天賜良機!”
那盧參謀冷笑道:“十八神射雖已亡故,但那李穿喉不過損了騎射親兵的一十八員將領而已。兵法有雲: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卻不知魏將軍對西川軍又知曉多少?”魏將軍怒道:“本將軍豈能不知!蜀軍現總不過一十八萬人馬,比我楚軍還少了一萬,懼他何來?”
那盧參謀卻不再辯,說道:“大將軍,非是下官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此事萬望大將軍慎重。”聽得馬殷寬厚的聲音說道:“嗯,多計議總是好事。姚先生,你如何看?”
那姚先生頓了頓,道:“那李穿喉所治西川,十餘年未經戰亂,又從未聽得他大興土木,百姓實是富足。以今日李穿喉之能,養兵五十萬當不在話下,但他僅練兵十八萬,這一十八萬兵馬,實皆當以精銳視之。姚某非敢妄言,以今日之勢,蜀楚大戰,我荊楚之軍,實勝算無多……”
唐振久在江北,今日方知李穿喉之西川軍竟如此強盛,尋思道:這李穿喉擁有如此軍力,卻不行兼並天下之事,卻是怪了。
那姚先生似乎威望頗重,他一發言,求戰之聲立時弱了下去。聽得馬殷道:“以先生之計若何?”姚先生道:“十八神射畢竟非我等派人伏殺,今日之事,尚還有轉圜之地。兩家能和最好,否則戰事一開……”隻聽得馬夫人打斷他:“先生此言差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