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校擴招後大學畢業生就業高潮的到來,大學生就業形勢變得前所未有的嚴峻起來,大學生就業市場出現較為嚴重的供求失衡現象。

從今年的畢業生人數來看,比去年增加了近50%,而相應人才市場對應屆畢業生的職位需求卻沒有同比例增長的趨勢。對此,社會各界都已經引起了高度的重視,從新聞媒體的報道介紹到各高校有針對性地就業指導和動員,都在探討大學生如何能在“買方市場”裏成功就業的課題。

在求職就業的過程中,很多大學生認為經過幾年的大學學習,自己的知識已較為豐富,在求職就業中表現得豪情壯誌,信心十足,想成為大經理、大老板,並為此準備大展身手。其實,大學生們接觸社會較少,沒有職場的經曆,也沒有在選擇職業時進行專門的職業測試,愛好、性格、氣質等客觀條件和他們理想中的職業存在著差距,往往是脫離現實,空有理想。

同時,大多數的大學生都願意從所學專業出發選擇職業,但是他們往往缺乏艱苦創業的心理準備,在現實中缺少吃苦精神,總想走捷徑,想一步到位、一舉成名。這使得絕大多數大學生寧可留在大城市裏艱難地找工作,也不去西部和邊遠地區成就自己的事業。

當代大學生大都是屬於溫室裏長大的一代,與社會接觸少,受挫能力差,對未來的期望值過高,社會實踐經驗少,怕苦,怕累,畏懼困難,不能接受到基層鍛煉的安排。但又一心想找一個薪金與待遇高於本身能力的工作,這也是大學生難於就業的一大原因。因此,大學生在找工作之前應先給自己定一個合適自己的目標,客觀地給自己估個“價”。

大學生求職就業首先要認識自我,了解自己的性格、氣質以及能力、興趣及特長,給自己恰當的認知和定位,清楚自己適合幹什麼,能幹什麼,從而確定大致的選擇方向和範圍。其次,必須明確職業價值觀,即確定自己在職業中最看重什麼。通過工作,是為了賺錢,還是希望有個良好的發展空間,或是為將來的長遠發展積累經驗和技能。在弄清楚階段性目的和價值取向之後,才會有一個相對明確的求職方向和目標。隻有弄清楚了自己的擇業標準,才能避免擇業時的盲目。

要想抓住機會成功就業,當代大學生還必須具有一定的競爭意識,以便在激烈的求職競爭中取得勝利。此外,自信是成功就業的基石,在求職過程中,不管環境多麼惡劣,命運多麼坎坷,大學生們都不能失去自信心。

本書從社會實踐出發,密切聯係大學生的實際情況,既注重授人以魚,更注重授人以漁,從國家就業製度、人才供求狀況、人才需求信息的收集和篩選、擇業技巧的學習和掌握、就業權益的自我保護等多方麵對大學生就業進行專業指導,是大學生順利擇業的良師益友。

求職需要勇氣,成功始於堅持!希望這本書能給大學生順利就業帶來實實在在的幫助,從而使你們求職成功,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本章完)